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布希亞洲行 人權外交多於實質意義

記者 史哲維 段士元 北京 報導
發佈時間:2005/11/21 13:28

美國總統布希為時一個多禮拜的亞洲行,今天將在訪問蒙古之後劃下句點。整個行程下來,除了在台灣相關議題上,一如預期沒有意外的發展之外,美國主流媒體也多認為布希這次的亞洲行,並沒有達成太多實質性的進展。特派記者史哲維來自北京的報導。

TVBS記者史哲維:「布希總統將這次亞洲行的主軸設定在『人權』議題上,是有跡可循的。因為早在布希啟程出發前,白宮幕僚就預告布希總統在日本京都的民主人權演講,會是重頭戲。而演講稿中布希將台灣拿來當例子,一般認為針對胡錦濤政府的用意明顯。」

美國總統布希:「你問我是不是該叫中國大陸,趕緊追上台灣的腳步,我則覺得自由的民主社會,對大陸和其他各國都是有益的。」

布希總統在北京停留期間,除了安排教堂禮拜外,也不斷的利用各種機會,倡導「民主自由」和「人權」的重要性。

美國總統布希:「社會政治宗教的自由,在中國增進是很重要的,我們鼓勵中國繼續走,目前是更大程度自由的歷史過度期。」

事實上,布希最近在美國內政問題上諸事不順,民調滿意度更是慘不忍睹,就連他的死忠票源基督教福音派的數千萬信徒,都開始鬆動,所以布希總統將這次出訪重點放在「人權」上面,鞏固美國內政的效果,應該遠大於實質外交議題上所能獲得的成就。

但要達成這個目的,當然必須與北京當局事先取得諒解,做為交換的,就是美國這次在貿易赤字、人民幣匯率、和智慧財產權等等議題上,不強求獲得具體成果。連過去每次美國總統到訪大陸前夕,中方都會做做樣子釋放幾名異議人士,這次也都免了。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布希這次亞洲行,是從另一個角度實踐「外交是內政的延長」這句格言。

#布希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11

0.0404

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