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貓常給人呆萌又胖的印象,日本與美國史丹佛大學的兩項最新研究發現,決定貓咪毛色變橘的關鍵原因,也同時解釋了為何8成的橘貓都是雄性的。
《今日美國》(USA TODAY)報導,日本及史丹佛大學遺傳學家的各別研究在週四(15日)發表,這兩項獨立研究都發現,負責貓毛顏色的「ARHGAP36」,旁邊一小段DNA缺陷是導致貓毛呈現橘色的原因。
更多新聞:別進加護病房才後悔!「1疾病」被嚴重低估 醫曝30年觀察
史丹佛大學遺傳學教授、研究合著人巴什(Gregory Barsh)表示,那段DNA缺失時會導致「ARHGAP36」增加,進而產生紅色、橙色、黃色的色素摻入貓毛。
巴什表示,這種突變是「不尋常的」,從人類遺傳的情況,突變是使基因失去作用或功能,但貓的那段DNA缺失反而促進「ARHGAP36」的表達,也就是色素細胞增加。
更多新聞:存在26年沒幾個人用 Google首頁「冷門按鈕」恐被AI取代
美國地區動物保護協會一項數據顯示,8成的橘貓都是雄性的,而「ARHGAP36」存在於X染色體。女性有2條X染、男性1條,如果突變在母貓身上,需要發生在2條X染,於是這種突變在雌性身上出現的機會相對小。
此外,兩項研究雖然是獨立完成,不過巴什透露,兩方的研究人員之間直到去年都有保持聯繫,也是共同決定在同本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發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