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過世引發全球關注,教宗是什麼?怎麼選出來?本文解析天主教教宗體制、秘密會議選舉流程與教宗影響力,一次看懂教宗制度與歷史背景。
目錄快速導覽:
- 新教宗誕生!「良十四世」美籍樞機主教普瑞弗斯特就任
- 方濟各教宗逝世!生平貢獻、任內成就回顧
- 教宗是什麼?天主教教宗地位與權力解析
- 教宗怎麼選出來的?教宗選舉制度懶人包
- 教宗過世後會發生什麼事?梵蒂岡進入「教宗出缺期」
- 教宗由誰選出?「樞機主教團」負責選舉
- 選出新教宗的秘密儀式「選舉教宗會議」是什麼?
- 白煙或黑煙是什麼意思?投票結果如何對外公布?
- 新教宗會取什麼名字?為何方濟各會選這個名字?
新教宗誕生!「良十四世」美籍樞機主教普瑞弗斯特就任

稍後,執事級首席樞機曼貝蒂在聖伯多祿大殿陽台宣布:「我們有教宗了!」正式揭曉由來自美國芝加哥的羅伯特.普瑞弗斯特(Robert Prevost)當選新任教宗,尊號「良十四世」(Pope Leo XIV),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美籍教宗。普瑞弗斯特曾在秘魯擔任多年傳教士,並由方濟各任命為教廷主教部部長及拉丁美洲宗座委員會領導人,具備豐富的牧職與領導經歷。

更多新聞:快訊/首位美國籍!普瑞弗斯特當選新教宗 名號「良14世」
方濟各教宗逝世!生平貢獻、任內成就回顧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2025年4月21日上午7時35分在梵蒂岡辭世,享壽88歲。羅馬聖教會總司庫凱文.法雷爾樞機代表教廷宣布此一訃聞,讚揚他一生奉獻於上主與教會,以愛與勇氣實踐福音,特別關懷貧弱者,並將其靈魂託付於三位一體天主的慈愛中。
方濟各原名豪爾赫.馬里奧.貝爾格里奧(Jorge Mario Bergoglio),1936年生於阿根廷,是首位來自美洲、南半球及耶穌會的教宗。2013年3月13日當選為第266任教宗,名號取自「亞西西的聖方濟各」,象徵簡樸、謙卑與改革精神。
更多新聞:「人民的教宗」方濟各逝世!首位拉美出身教宗 親民純樸受愛戴

方濟各任內推動教廷財務透明、反貪腐,開放神職體系與社會對話,主張包容LGBTQ群體,亦重視女性在教會的角色。方濟各也積極發聲關注氣候變遷、社會的不正義與難民議題,於2015年發表通諭《願祢受讚頌》,呼籲全球守護共同家園。
教宗是什麼?天主教教宗地位與權力解析
「教宗」(Pope)是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亦為梵蒂岡城國元首,兼具宗教與國家元首的地位。其頭銜包含「羅馬主教」、「耶穌在世的代表」、「普世教會最高教長」等,象徵對全球信徒的牧養與指引。
天主教傳統認為,教宗為耶穌宗徒聖伯多祿的繼承人,自第一世紀起即為羅馬教會的領袖。隨著教會制度發展,教宗地位逐漸穩固,尤其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成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精神與政治權威。

今日教宗在信仰教義、道德倫理、教會紀律與神職任命等方面,擁有最終決定權。他領導的「聖座」是全球天主教的中央機構,並被國際承認為主權實體,與各國維持正式外交關係。教宗的影響力橫跨宗教、政治與文化層面,是全球最具象徵性的宗教領袖之一。
教宗與主教的差別是什麼?
教宗也擁有召集主教團體進行世界主教會議(Synod)的權力,討論教會面臨的普世議題。主教可視為地方領袖,教宗則是普世教會的象徵與決策中心,地位獨一無二,無人可與之等同。
更多新聞:方濟各逝世!生前褒貶兩極改革爭議一次看 未圓中國之行夢
教宗怎麼選出來的?教宗選舉制度懶人包
教宗並非世襲職位,而是透過「樞機主教團」召開的秘密會議(Conclave)選出。選舉制度可追溯至中世紀,1274年第二次里昂大公會議後,正式制定樞機主教團應在封閉空間內完成選舉,以防政治干預,這項制度沿用至今。
歷任教宗多由樞機主教(紅衣主教)中選出,須獲得三分之二以上選票方可當選。選舉地點自15世紀以來固定在梵蒂岡的西斯汀小堂,當白煙自禮拜堂煙囪升起,即代表新任教宗已產生。

教宗一旦當選即具終身職權,惟近代亦可自願辭職。整個選舉過程極度保密,會場全面封閉、無線電封鎖,嚴防資訊外洩,體現選舉的神聖性與獨立性。
當教宗辭世後,天主教會將依循既有程序展開新任教宗的選舉。這段期間不僅是宗教上的空缺期,也是教會體制重整與過渡的關鍵時刻。從教宗安葬儀式到選舉會議召開,每一項程序皆根據長久傳統進行,展現出天主教會對信仰儀式與制度的嚴謹態度。
更多新聞:方濟各將長眠羅馬!百餘年來首位教宗不葬梵蒂岡 背後原因曝
教宗過世後會發生什麼事?梵蒂岡進入「教宗出缺期」
當教宗辭世後,梵蒂岡即刻進入被稱為 sede vacante 的「教宗出缺期」,拉丁語意為「聖座空缺」。此期間代表天主教會最高領導職位暫時懸缺,所有重大決策與新任命均須中止,教會運作轉為過渡管理狀態。
在此期間,教廷日常行政由宗座總務(Camerlengo)負責,他將確認教宗的死亡事實、封存教宗印璽與漆印,並正式對外發布訃聞。宗座總務亦需與梵蒂岡國務院密切合作,維持教廷機能穩定,確保教會秩序不致中斷。

教宗辭世後的宗教儀式極為莊嚴隆重。通常會先在聖伯多祿大教堂舉行多日的追思彌撒與公開靈柩瞻仰,讓信徒、神職人員及各國元首政要前來致意。其後,將依傳統舉行國葬儀式,並安葬於梵蒂岡地底的教宗墓室,與歷代教宗長眠同地。
在整個出缺期內,任何以教宗名義發布的新命令、法令或人事任命均屬無效,強調此期間的聖座為「等待」狀態,直到新任教宗正式選出並就任為止。此制度確保教會最高權力的穩定過渡,也象徵神職承續的神聖儀節。
教宗由誰選出?「樞機主教團」負責選舉
新任教宗的產生,由天主教會的「樞機主教團」(College of Cardinals)負責選舉。依照教會規定,僅有年滿80歲以下的樞機主教具備投票資格,參與選舉人數最多不得超過120人。這些樞機來自全球各大教區與教廷核心部門,代表天主教會的多元面貌與地域聲音。
樞機主教由歷任教宗親自任命,是教廷中地位僅次於教宗的重要神職領袖。他們不僅在教宗過世後集結於梵蒂岡主持選舉程序,更是平日輔佐教宗治理教會、參與重大決策的重要顧問群體。此制度強調繼承與集體智慧,確保新教宗的選出能反映教會普世共識與神職脈絡的延續。
選出新教宗的秘密儀式「選舉教宗會議」是什麼?
「選舉教宗會議」(Conclave)是天主教最神聖且機密的選舉儀式,自1492年起固定於梵蒂岡西斯汀小堂舉行,歷任教宗均於此產生。Conclave 一詞源自拉丁語 cum clave,意為「鎖起來」,象徵參與選舉的樞機主教必須與外界完全隔絕,直到選出新任教宗為止。
選舉期間,所有具投票權的樞機主教將入住「聖瑪爾大之家」(Domus Sanctae Marthae),每日步行前往西斯汀小堂進行投票。進入會場後,非選舉人員會被請離,小堂將完全封鎖,禁止任何通訊設備與媒體接觸,並配有無線電干擾與反竊聽裝置,以確保選舉絕對保密。

選舉程序每天最多可進行四輪投票,每輪採不記名方式,由樞機逐一投入選票。投票結束後,票紙會被集中焚燒;若未達三分之二門檻,將加入特製化學藥劑產生黑煙,表示尚未產生新教宗;若成功選出,則燃起白煙,象徵新任教宗誕生。這道煙囪上的煙霧,是全球信徒得知選舉結果的第一訊號,也承載著數世紀以來的宗教傳統與信仰期盼。
白煙或黑煙是什麼意思?投票結果如何對外公布?
在選舉期間,西斯汀小堂屋頂的煙囪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每次投票結束後,票紙會連同特製化學藥劑一併焚燒,燃起的煙霧顏色即為外界判讀選情的指標。若冒出黑煙,表示本輪投票未達成共識,教宗尚未選出;而當白煙升起,則代表新任教宗已正式誕生。
更多新聞:白煙將起誰繼任?教宗方濟各逝世 「溫和派」帕羅林樞機呼聲高

為了讓煙霧顏色更為明顯、清楚辨識,自1963年起,梵蒂岡開始在燃燒過程中加入特定化學物質。2013年教宗方濟各選舉期間,教廷首度公開使用配方:製造黑煙時會加入過氯酸鉀、蒽和硫;而製造白煙則使用氯酸鉀、乳糖與松香,確保世界各地信徒能清楚看到象徵結果的訊號。

這道升空的白煙,是全球信徒得知選舉結果的第一訊號,象徵聖神的引導與教會領袖的誕生,極具象徵與儀式意義。片刻之後,教廷將由首席執事樞機(Protodeacon)站上聖伯多祿大殿中央陽台,正式向全世界宣布:「Habemus Papam」(我們有教宗了),並公布新教宗的本名與其所選擇的教宗名號,全球隨即進入新一任聖座時代的序章。

新教宗會取什麼名字?為何方濟各會選這個名字?
當選教宗後,首要的一項傳統儀式便是選擇教宗名號。這項源自公元6世紀的習俗,象徵新教宗對其任期願景與精神方向的宣示。所選名號通常向一位歷史上具影響力的聖人或前任教宗致敬,藉此傳遞其信仰立場與領導風格。

教宗方濟各是史上首位採用「方濟各」為名的教宗。他之所以選擇此名,是為了向亞西西的聖方濟各(Saint Francis of Assisi)致敬——這位聖人以貧窮、謙卑與和平著稱,長年服務窮人與弱勢群體。這一命名不僅彰顯方濟各教宗對社會正義與教會簡樸改革的重視,也成為他整個任期的精神指標與價值象徵。
※ 本文章之所有內容,未經作者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節錄、轉載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