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先前已矢言自4月2日起,將不分敵友的全面課徵對等關稅。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18日接受福斯財經新聞專訪時提到,川普特別關注那些與美國有大量貿易往來且關稅最高的15%國家,他稱之為「骯髒15國」,《路透社》在圖表中指向,台灣也入列。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認為,台灣對國外課徵「萬萬稅」來保護汽車業,卻始終沒什麼國際、國內競爭力,是扶不起的阿斗產業。
貝森特在接受福斯商業網(Fox Business Network)節目《與瑪莉亞早晨有約》(Mornings with Maria)專訪時指出,川普將在4月2日給貿易夥伴國一個互惠關稅數字,反映它們自己的關稅率、非關稅貿易壁壘、貨幣操縱行為和其他因素,但可以通過談判來避免「關稅高牆」。他表示,有些國家的關稅可能相當低,而另一些國家的關稅可能相當高。
貝森特說,美方將告訴貿易夥伴:「看!這是我們認為的關稅水平、非關稅壁壘、貨幣操縱、不公平資助、勞工壓制,如果你們停止這些行為,我們就不會設置關稅高牆。」他樂觀地認為,在4月2日之前,一些關稅可能不必實施,因為協議已經預先談妥,或者一旦國家收到關稅數字後,他們會立即來談判。
川普經常將印度列為在主要貿易夥伴中平均關稅率最高的國家,而歐盟國家則因對汽車徵收10%關稅率而受到批評,該關稅率是美國2.5%乘用車關稅率的4倍,但低於美國對皮卡車徵收的25%關稅。
貝森特表示,川普政府特別關注那些與美國有大量貿易往來且關稅最高的15%國家,他稱之為「骯髒15國」(The Dirty 15)。這些國家還經常制定有關國內生產或食品安全的法規,共同阻止美國產品進入它們的市場。
根據《路透社》引述對美貿易量的圖表顯示,台灣也在名單之內。圖表中包括墨西哥、加拿大、中國、德國、日本、南韓、台灣、越南、英國、印度、荷蘭、愛爾蘭、義大利、法國、巴西。
白宮官員指出,印度等國已經在努力搶先應對美國的行動。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和川普上個月會面後,兩國同意解決關稅爭端,並在2025年秋季前達成協議的第一部分,目標是在2030年實現5000億美元的雙邊貿易。
英國商業和貿易部長喬納森·雷諾茲(Jonathan Reynolds)本週到華盛頓,與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和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葛里爾(Jamieson Greer)面談,雙方討論了以技術為重點的雙邊貿易協議的可能性。
一位白宮官員表示,該計畫的細節仍在制定中。川普在自家社群媒體Truth Social平台發文強調:「如果有國家覺得美國關稅太高,他們只需要降低或終止對我們的關稅。如果在美國製造或生產產品,就不會有關稅。」
陸行之:台灣對國外課徵萬萬稅 來保護「阿斗產業」汽車業
對此,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表示,台灣被美國財政部長列為「骯髒15國」,主要是台灣對美國徵收高關稅且貿易量大,之前說過貿易量大有可能是台灣的產業政策不反對做大量且高單價但低毛利的代工,但主要利潤被零組件及品牌商賺走。他建議:「台灣是不是應該考慮逐步改變產業政策,看獲利而不是看營收。」
陸行之表示,徵收高關稅好像不只對美國,尤其是油車、電動進口車萬萬稅。油車有17.5%進口關稅,25%/30%貨物稅,5%營業稅,累計55-61%,完稅超過300萬再被課徵10%奢侈稅,來保護台灣扶不起及沒什麼國際、國內競爭力的阿斗產業。
陸行之還指出:「看起來以後有機會買便宜的美國各種產品,及美國電動車(除了Tesla, Rivian, Lucid Air 之外,實在乏善可陳),不知道歐盟跟日本會不會看到美國這樣也學著來要求台灣關稅對等一下,讓我們有機會可以買便宜的歐洲、日本國民車?」
◤旅遊優惠搶先看◢
◤啟動夏日換季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