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川普主張「大加關稅」恐害苦百姓?分析曝關鍵:美國經濟經不起折騰

作者 香港01 責任編輯 黃韻璇 報導
發佈時間:2024/11/05 09:45
最後更新時間:2024/11/05 09:45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1992年柯林頓選舉時的口號:「笨蛋,問題在經濟!」(It is the economy, stupid),讓所有人知道,經濟表現一直是影響大選結果的最主要因素。坦白說,川普在2020年選舉敗給拜登,也是由於出現了經濟衰退。且,歷屆選舉,經濟問題都是選民最關心的議題,沒有之一。按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於上月初發表的調查報告,經濟是選民考慮的最主要議題,有81%選民認為非常重要,遠高於排第二的醫療(65%)。

當前美國的宏觀經濟情況,通脹雖放緩,失業率約4%,表面上看相對穩妥,但9月聯儲局開始減息周期,減幅0.5釐高於市場預期,普遍認為美國經濟放緩的速度比預期快。加之,從1970年到現在,薩姆規則已經準確預測了每一次美國經濟衰退的信號,而數月前美國觸發了薩姆規則,而後美國政府又搞出來一堆「騒操作」,這讓市場進一步擔心。這是不利於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的。而在過去,拜登任內經歷了美國40年來首次達到8%的高通脹,讓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在這方面有相對「優勢」, 選民更信任川普。

 

美國經濟衰退風險陡增

美國聯儲局的褐皮書每年會發布8次。根據大選前最後一次褐皮書顯示,在截至10月14日的六周內,美聯儲12個轄區中,有3個地區報告經濟增長,9個地區報告經濟活動持平或下降。簡單總結那就是美國經濟陷入了持續性疲軟中。

美國勞工部10月4日公布了一份相當「炸裂」的非農就業數據。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9月非農就業人數激增25.4萬人,為2024年3月以來最大增幅,高於8月修正後的15.9萬人,遠超市場普遍預期的15萬人。這顯然是一份「傲人」的數據。而事實上,8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4.2萬人(修正後15.9萬人),不及市場預期的16.5萬。當時,美國勞工部還對6月份和7月份的非農就業人數進行了調整。調整之後6月份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從17.9萬人被下修至11.8萬人;7月份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從11.4萬人修正至8.9萬人;兩個月合計減少了8.6萬人。
 

衡量美國經濟衰退的信號有一個重要的規則,就是薩姆規則。薩姆規則旨在通過觀察美國‌失業率的變動來預測經濟衰退。根據薩姆規則,當美國失業率的三個月移動平均值比過去12個月的低點高出0.5個百分點或更多時,就被認為是經濟衰退的早期信號。從1970年到現在,薩姆規則已經準確預測了每一次美國經濟衰退的信號,無一例外,其準確率高達100%。通過觀察2023年9月份到2024年8月份美國的失業率數據,其中移動三個月移動平均值最低發生在2023年的9月份以及2024年的1月份,這兩個時間點移動平均值都是3.7%。而6月、7月、8月的移動平均值是4.2%。也就是觸發了薩姆規則。

當市場一片非議的時候,9月數據就出現了一個極致拉升。且,9月以來,美國政府公布了6大經濟數據,8月職位空缺數、9月ADP就業人數、9月非農就業人數、9月失業率、9月CPI,以及9月零售銷售增長率無一例外都是超預期的。可是如今聯儲局的經濟數據卻顯示美國經濟持續疲軟,這說明聯儲局跟美國政府的數據出現打架。究竟發生了什麼?懂的人都懂。正在進入大選的最後衝刺時刻,特意「創造」一份超預期的經濟數據,反正過後還可以修正數據。「我認為這些數字不僅僅是不準確的,還是不誠實的」是市場普遍的認識。

然而看更長一段時間以來的各項宏觀數據表現,整體表現都並不太樂觀。比如最近幾個月,美國PMI數值就並不太理想。PMI是衡量行業發展狀況的「晴雨表」,指數一般以50為臨界點,當PMI高於50代表行業處於擴張狀態,低於50則處於萎縮狀態。而過去兩年時間,美國PMI很多月份都是處於50以下。根據有關數據統計,8月份美國的PMI是47.2,雖然比7月份有所回升。但在過去22個月中,美國PMI有21個月低於50,只有2024年3月達到50.3。這說明目前美國製造業整體是處於收縮階段的,這實際上勢必會影響非農就業數據。

再來看一下美國的消費。聯儲局發布的全國經濟形勢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最近美國大多數地區經濟表現不佳,大多數地區的消費者支出有所下降。這點也可以從美國的通脹水平看出來。經過兩年的努力之後,美國的通脹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過去12個月美國CPI已經從3.7%下降到了2.9%。但通脹水平下降也從側面反映出消費者的需求放緩了。

當然除了這些宏觀數據之外,從市場的實際表現來看,也反映出美國經濟有衰退的苗頭。其中最典型的一個現象就是企業紛紛裁員。今年以來,美國已經有多個大型企業宣佈裁員,裁員的這些企業涵蓋金融,高科技以及普通製造業。所有這些都表明,美國的經濟已經處於衰退的前奏。

美國9月份的經濟數據可能無法反映真正的情況。如果用這個逆向的思維來思考,如果美國經濟真的那麼強勢,那美國為何要降息?什麼時候才需要降息?那就是經濟疲軟的時候。如果經濟強勢,那應該是加息遏制通脹才對。所以降息本來就意味着經濟下行。

川普大加關稅害苦百姓
 

基於上述美國經濟的基本看,分析川普的政策主張,將其概括為七個關鍵詞,分別是對內減稅、對外加徵關稅、放鬆監管、驅逐非法移民、鼓勵化石能源、重視科技、外交孤立主義,其中對內減稅、對外加徵關稅是經濟面最主要的政策導向。關於低稅收這一部分,川普和賀錦麗方向是一致的,最大的差異就是關稅。

對內減稅:川普計劃將此前的減稅法案「永久化」。川普曾在2017年第一任期內推動了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的通過,該法案將於2025年到期,川普希望將法案中的部分減稅內容永久化,以此繼續激勵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他還希望將美國企業稅率從目前的21%進一步降至15%,以此鼓勵製造業回歸美國本土。

減稅是共和黨傳統的經濟政策。減稅不可避免的會造成政府收入的下降。如何彌補政府財政的缺口將成為關鍵因素。

「川普1.0」時代,採用的政策就是擴張型的財政政策,借債擴大政府的財政赤字。「川普1.0」時期,美國政府先後數次陷入政府停擺的狀態,共和黨與民主黨在財政赤字方面分歧很大,雙方唇槍舌戰,為各自爭取最大的利益。不過,這次選舉共和黨有望在參眾兩院都取得優勢地位,這會為川普2.0時代大幅舉債提供便利條件。

顯而易見的擔憂是,稅收削減將繼續推高已然膨脹的聯邦赤字。跨黨派研究機構「負責任的聯邦預算委員會」(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10月7日發布的預測顯示,在川普的領導下,赤字佔GDP的比重將從去年的約7%攀升至2035年的12%。此前,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債總額首次達到35萬億美元,相當於中國、德國、日本、印度、英國五國的經濟總量之和。
 

美國國債規模快速增加,直接導致未來所需支付利息也相應增多。數據顯示,國債利息支付預計將成為未來30年聯邦預算中增長最快的部分。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預測,到2033年,美國國債利息支付額將從2022年的近4750億美元增加兩倍,超過1.4萬億美元。到2053年,美國國債利息支付額預計將飆升至5.4萬億美元。這將超過美國在社會保障、醫療保險、醫療補助等項目上的支出。一些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擔憂,當前美國債務水平已超過諸多危險指標,給美國乃至世界未來埋下隱患。

值得慶幸的是,川普提出的許多減稅措施很可能只是淡倉支票。財政立法必須通過國會批准才能成為法律。即使共和黨最終控制了參眾兩院,黨內的温和派也一定會反對川普一些更為異想天開的提案。長期擔任共和黨經濟顧問的艾金(Douglas Holtz-Eakin)指出,這些體系大多是交易性質的,是為了贏得選舉而做出的廉價承諾,事後很容易棄之不顧。

對外加徵關稅:川普表示將加倍推進「美國優先」議程,其核心內容是對進入美國的商品徵收10%的基準關稅,同時對產自中國的商品加徵關稅,並針對某些地區或行業還會徵收「特定稅」。川普多次表達了對關稅的熱情,他認為關稅不僅能為國家創造收入,還能作為談判籌碼,並可用於鼓勵企業在美國本土投資。

2018年初以來,川普政府先後根據歷史上的201、232和301條款,對美國進口自全球(主要是中國)的商品加徵了10%-25%不等的關稅。美國稅務基金會(Tax Foundation)基於2018年的進口額估算,「川普1.0」關稅覆蓋超過380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累計徵稅額接近800億美元。2021年執政後,拜登政府保留了大部分關稅,僅對部分關稅進行了調整。

如今回到看川普的「關稅戰1.0」階段,主流的判斷基本是:得不償失的「脫鈎」。 經濟增長方面,各項測算大致認為川普關稅對美國實際GDP的負向衝擊為0.3-0.5個百分點。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的研究認為,關稅顯著提升了美國進口商品的價格,且關稅的主要承擔者是美國的進口商和美國的消費者。

而如今再戰總統大選,川普在競選中依然提倡升級貿易衝突,提議取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夥伴關係」(PNTR),對中國徵收全面60%關稅,對中國在墨西哥生產的商品加徵關稅,還將矛頭指向所有國家、要求公平貿易、威脅徵收10%關稅。如今,新一輪貿易衝突又將「箭在弦上」。

毫無疑問,如果美國全面升級貿易衝突,從GDP總量上看相當於「自損一千、傷敵八百」。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2023)的測算結果表明,「關稅1.0」對美國GDP的衝擊是-0.12個百分點,「關稅2.0」中,如果美國對中國全面徵收60%關稅,對美國GDP的衝擊是-1.6個百分點;如果美國對中國徵收60%全面關稅,對其他國家徵收10%全面關稅,對美國GDP的衝擊是-1.9個百分點。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2024)將關稅2.0拆分成三個籃子,認為:(1)關稅1.0對美國GDP的衝擊是-0.4%;(2)將中國301關稅稅率提高到60%對美國GDP的影響是-0.4%;(3)將中國非301關稅提高到60的影響是-0.4%;(4)對其他國家徵收全面10%關稅的影響是-1%——因為覆蓋商品規模高達GDP的10個百分點。所以,關稅2.0的總效應是-1.8%,與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測算大致相當。要知道,這個測算都還有計算如果美國對中國徵收60%關稅,中國反擊對美徵稅的情況。

中金公司更是做了一個極端假設情形:假設川普除了對中國加徵關稅,還對所有經濟體施加10%的普遍關稅。最近川普在接受採訪時甚至表示,要將對所有國家的關稅稅率從10%提高至20%。這些措施或將使美國平均關稅稅率進一步上升至17.4%甚至更高。中金公司預計這會降低GDP增長0.6個百分點,推高CPI通脹1.5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關稅疊加減稅的影響在不同收入群體中效果是不平等的,研究顯示,低收入群體將受到較大沖擊,因為他們在商品上消費比例更高,而高收入群體則可能是受益者。這意味着川普的稅收政策會加大貧富分化,不利於美國經濟長期可持續增長。

其實加徵關稅,最後一定是美國百姓買單的。只不過以川普第一任期看,川普在2017年初就任總統,到年底成功通過《減稅和就業法案》,其中一些入息稅的削減,希望長期維持較低的稅率,並以關稅所得彌補政府入息稅所失,這明顯是愚弄和收買人心。選民或會只看表面,認為降低入息稅對自己有利,但沒有考慮到加關稅會提高自己購買外國產品的價格。美國著名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計算,如果根據川普建議,維持個人所得稅較低的稅率,但對中國產品關稅提高至60%,以及從其他地區進口的關稅增加至20%。這樣的話,一般家庭會繼續繳付較低的入息稅,但要付出較高價格購買外國產品,結果是得不償失。一個在收入中位數水平的家庭,每年的淨損失為2600美元。

事實上,川普第一任期的貿易戰,已經用實際結果證實是「損人害己的瞎折騰」。折騰後最直接的受害者是美國企業和民眾,讓他們不得不為川普政府的「任性」買單。加之,貿易戰後這幾年不僅是美國、中國,全世界經濟體都受到經濟放緩的影響,川普再扛起關稅大棒,就是再次折騰美國、折騰全球,什麼結果,其實一目瞭然。


延伸閱讀:
美國大選・經濟|毫無經驗的賀錦麗如何應對美國經濟衰退風險?

本文獲「香港01」授權轉載。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2024美國總統大選

川普新內閣

#美國大選#2024美國總統大選#川普#美國總統#經濟政策#賀錦麗

專欄作者介紹

作者

香港01

由零到一,從無到有,看似單一的方向,卻有無限可能,等待被發掘。香港01,作為倡議型媒體的先行者,推動市民積極參與共建社會,憑藉專業和富靈感的新聞內容,驅動思維改變,鼓勵有建設性的互動和交流,建立社會歸屬感,推動社會進步。

看更多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94

0.0741

0.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