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BBC》專訪黃捷談LGBTQ 苗博雅被高層建議「淡化同志身分」

編輯 丘力龍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25 12:57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25 12:57
黃捷、苗博雅皆為台灣多元性別政治人物。(圖/翻攝自 FB@黃捷、苗博雅)
黃捷、苗博雅皆為台灣多元性別政治人物。(圖/翻攝自 FB@黃捷、苗博雅)

台灣在2019年成為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政壇上不乏多元性別政治人物,例如民進黨立委黃捷、台北市議員苗博雅等人。《BBC》今(25)日在首頁刊登專題報導,指台灣是亞洲同性權益最進步地區之一,但觀察家表示,社會上仍有部分人士沒那麼接納同性議題,有人擔心,在最近的選舉之後,保守主義可能會重新崛起。
 
BBC報導,台灣曾在同志權益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但政府民調顯示,在過去5年中,支持率有所上升。目前約69%的人支持同性婚姻,約77%的人支持同性領養。數萬人參加台灣一年一度的同志遊行,這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同志遊行,全年有更多的同志遊客湧入首都台北,享受其充滿活力的LGBTQ氛圍,台北因此贏得「東方舊金山」稱號。

 
 
在台灣多元的政壇中,31歲黃捷可謂是非常突出的人物,不僅是因為她頭髮上的粉色亮點和對角色扮演的熱愛。她以激昂演說和進步觀點聞名,在1月的選舉中當選立委,成為台灣首位公開出櫃的女同志立委,創下歷史新頁。
 
黃捷告訴《BBC》:「我認為這是台灣的一個新里程碑,作為第一位公開出櫃的立委,我也承擔著一定的責任,那就是要更加努力,向大家展示我在推動LGBTQ權益方面的努力。」
 
事實上,黃捷先前遭八卦媒體披露私生活,才迫使她澄清自己是雙性戀。她向《BBC》表示,自己是被媒體強迫出櫃,連父母都是看報紙才得知消息。如果可以選擇,她不會透露這一點:「我從未迴避談論我的性取向,我也不認為自己有義務特別解釋自己的性取向。當我們必須表明我是性少數族群時,這向社會傳達了同志是例外、特殊且不正常的訊息。」
 

台灣同志遊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黃捷表示,反對者「可能會利用性取向和同志身分批評她」:「如果我的表現沒有達到期望,他們會說這是因為我是同志立委。」她說,這是一個「社會環境不夠友善」的例子,這就是為何「即使在台灣,每個人都覺得同志已經很開放,但實際上仍有許多公眾人物非常害怕透露自己的身分。」
 
除了黃捷外,目前台灣有十多位政治人物已公開自己的LGBTQ+身分,其中包括女同志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另外早在2016年,前總統蔡英文就任命唐鳳(Audrey Tang)擔任數位政委,讓台灣乃至世界首次出現跨性別內閣部長。
 
苗博雅向《BBC》表示,她初入政壇時,黨內高層曾建議她「淡化同志身分」,例如留長髮,競選時多用粉紅色文宣,但她拒絕了。她希望選民將關注焦點放在超越性傾向的層面。
 
儘管台灣政府十分開放,但觀察人士表示,社會上仍有部分人士沒那麼接納同志。研究華語社區酷兒議題的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劉文指出,雖然年輕父母的態度正在改變,但「在台灣社會,我們認為其他孩子是LGBTQ沒關係,不過不能是我的孩子。」
 
1月大選期間,一位來自台灣民眾黨(TPP)的候選人質疑苗博雅的外表和性別表現,還有一個小黨以反跨性別為平台競選,一個保守團體警告不要投票給LGBTQ立委。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的學者兼活動人士章英華(Rita Jhang)說:「我不是100%樂觀地認為我們會繼續變得更加進步,因為我們確實看到保守意識形態正在崛起。」婚姻平權大平台執行長滕芸(Joyce Teng)也表示,同性戀話題「仍可能被保守政治勢力操弄」。
 
至於未來台灣會不會出現同志總統?苗博雅認為:「希望未來台灣選民在選擇總統時,會將性向作為關鍵決定因素。」黃捷也認同:「我與其他人沒有不同,我仍然可在公共領域努力工作,並因我的表現獲得認可。」
 
 
 
 
 

全球必讀

#台灣同志#台灣同志政客#黃捷#苗博雅#台灣同志議題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72

0.0875

0.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