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通膨緩步降溫 物價不降美民眾抱怨感受不到改善

記者 俞璟瑤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05 12:47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05 12:47

儘管美國消費指數持續下降,但從物價上來看卻感受不出來通膨減緩的現況。經濟學家分析認為,面對這場完美的通膨風暴,聯準會的升息其實使不上力。而且就算商家成本下降,售價也回不去了,也讓民眾怨聲載道,直呼生活過得遠比五年前還要糟。
 
美食網紅露姬:「我用50美元的食材,採購預算做20份健康晚餐,而且在2024年喔。」

 
 
以往美食教學影片,只要求色香味俱全,現在網紅要獲得青睞,還得教網友怎麼為自己的荷包做打算。
 
美食網紅露姬:「現在所有產業價格都在上漲,對許多人造成了沉重負擔,但是如果我們每週在日常採購能節省一點,或許會稍微減輕負擔。我試著將此列為優先事項,但即使在我個人生活中商品變得更加昂貴,生活各方面都要花更多錢,我只能把焦點放在我可以控制的事物,並試圖降低相關開支。」
 
雖然通膨率不斷下降,但食物還有能源價格,卻還是不斷上升,也讓半數民眾覺得,現在過的日子遠不如五年前。
 
 
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史蒂格利茨:「仔細觀察通膨的原因,我們會發現其實是疫情,導致供給短缺,俄烏戰爭以及需求轉移等因素,所導致這些才是導致通膨的根本原因。聯準會單純提高利率的做法,並未解決問題,反而在某些方面使情況變得更糟。」
 
先前疫情後振興經濟的刺激措施,再加上這些意料之外的因素,形成通膨的完美風暴,無奈升息還是無法將日常生活所需的用品價格拉低,還得面對貨幣幻覺造成的負面效應,導致民眾抱怨連連,
 
心理學家羅曼諾芙:「受貨幣幻覺影響的人,沒有將經濟中的通膨情況納入考慮,因此錯誤的相信今天一美元的價值與一年前相同,所以即使收入每年都在增加,並根據通膨率調高薪資仍然覺得收入沒有增加,因為所有東西的價格都變得更貴,這會讓人感覺就像在滾輪裡的倉鼠,人們會因為咖啡店的一杯咖啡感到憤怒,因為原本4美元現在卻要價10美元。」
 
而且儘管通膨降溫,商家成本下降,但售價增加之後就回不去了。跟持續攀升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相比,生產者物價指數確實有下降,但卻沒有反映在市場價格上。
 
華府智庫負責人歐文絲:「過去幾個季度中,推動價格上漲的主要驅動力,實際上是利潤,公司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它們對底層成本的加價幅度,當消費者必須購買某種商品時,當它是必需品而非奢侈品時,公司擁有更大的定價權力,當公司在市場上佔有很大份額時,它們也擁有更大的定價權力。」
 
再加上薪資成長幅度,長時間跟不上通膨腳步,直到這個月,薪資成長才追上物價。
 
華府智庫負責人歐文絲:「長期以來員工的薪資停滯不前,有些人甚至數十年來僅獲得微薄的加薪,不過現在有跡象顯示薪資水準還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未來薪資成長還有相當大的空間,企業在國民收入中所佔的比重持續上升,但勞工所得收入卻沒有同步快速成長。」
 
 
專家擔心民眾薪資還沒上漲,已經在貨幣幻覺當中迷失。想維持同樣的消費,但必須付出比以往更多的錢,導致入不敷出欠下大筆卡債,去年就有近半數美國民眾信用卡帳單沒繳清。因此也建議民眾在通膨壓力大的情況下,要更注意物價,在購物前先寫好清單避免不必要的購買,才安心能度過這波通膨難關。
 
#通膨#經濟#美食網紅#生活成本#消費者物價指數#生產者物價指數#定價權力#利潤#薪資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172

0.0661

0.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