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能源轉型失敗?彭博:台風電實施保護主義又壟斷 不改恐更多停電

編輯 丘力龍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4/17 16:20
最後更新時間:2024/04/17 17:45
台灣離岸風電區。(圖/TVBS資料畫面)
台灣離岸風電區。(圖/TVBS資料畫面)

蔡英文政府2016年上台後,喊出「非核家園」願景,將2025年綠能發電占2成,作為施政目標之一,並大力推動離岸風電。然而《彭博社》分析,台灣風電的「政策衝突和誤導性目標」可能導致綠能願景岌岌可危,新任經濟部長郭智輝上任後若沒改變現有政策,台灣民眾和企業得為未來更多的停電做好準備。
 
彭博社
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在文中指出,台灣離岸風電的多個階段都暴露出政策缺陷,包括實施保護主義和壟斷,使潛在承包商離開,導致台灣重蹈過去十年的停電覆轍。他表示,政府若不放寬採購法,堅持一面培植本土風電產業、一面追逐風力發電目標,就必須砸更多錢,同時接受失敗率極高的事實。

 
 
高燦鳴表示,情況本來不應如此。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著名教授本特(Bent Flyvbjerg)研究的24項大型經濟建設中,風力發電是最可靠的之一,他在《如何完成大型專案》(How Big Things Get Done)一書中提到,建設核電廠最容易超出預算,平均成本超支238%,辦一場奧運平均超支157%;但相較之下,風電只會超支13%,僅次於輸電基礎建設(8%)和太陽能(1%)。
 
高燦鳴強調,風電和光電能夠按時、按預算交付是有原因的。兩者的基礎設施都是模組化,可從先前的經驗汲取教訓,開發過程都是從較小的發電設施逐一設置,可漸進式的改進。他提醒:「台灣決策者應該記住這一點。」
 
相反的,蓋核電廠、辦奧運,每次都得從頭來,先前的經驗不見得適用,本質上就有「永遠的初學者症候群」(Eternal Beginner Syndrome)。
 
 
本應建設在台灣西岸的離岸風電場,照理說也能獲得同樣好處,丹麥廠商沃旭能源(Ørsted A/S)、日商捷熱能源(JERA)等國際承包商,可將過去經驗帶到台灣,但受台灣採購法限制,合約規定他們6成零件得向台灣採購,而非從過往熟悉且經過認證的供應商購買。

外媒指台灣發展風電有政策衝突和誤導性目標。(圖/TVBS資料畫面)

台灣政府明確規定哪些東西得向台灣採購,從基礎管架到探勘船都必須遵守要求,但台灣沒有經驗,也沒有足夠能力製造這些零件,使外國廠商自帶的規模經濟和經驗都無用武之地。

某些情況下,台灣只有一兩家公司具備風電零件生產能力,形成壟斷,進而推高價格,但又沒有按時交貨能力;主要承包商必須為延誤支付罰金,從而又推高成本。而早期階段的廠商就出現預算超支和延誤問題,導致後面的一些承包商根本毫無用處。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數據,2022年的一場風電競標中,至少7個財團以接近0成本的價格得標,即以0元售電給台電。之所以敢出0元,就是打賭未來可以找到替代買家,讓需要綠電又願意簽長期合約的台灣企業來買單。
 
但台灣採購法使風電成本提高,也推升開發商獲利的門檻。最大的風險是,一些得標的開發商如果沒和企業簽下售電協議,擱置風電廠開發權直到失效又不受罰,就可能導致台灣無法獲得急需的再生能源,畢竟台灣已將發電主力核電廠關閉。
 
高燦鳴認為,台灣新任經濟部長郭智輝若想挽救風力發電目標,就得盡快更改政策,唯一出路是放寬採購規定,允許承包商以具有競爭力的全球價格向任何一方購買零件,政府也可以考慮透過補貼、或強制企業購買再生能源。
 
 
而若台灣政府不願更改政策,想利用保護主義來培育本土風電產業,那麼就必須願意在電力上花更多錢,並接受失敗率很高打算:「台灣民眾和企業該為未來幾年更多的停電做好準備。」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全球必讀

ESG環境

#台灣風電#台灣綠能#台灣再生能源#台灣風電缺失#台灣停電#ESG#TVBSGOOD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25

0.0750

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