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近期經濟成長放緩,房地產業衰退,還面臨通貨緊縮壓力,外界看衰龍年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但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沃夫認為,雖然以往亮眼的經濟數字可能再也看不到,中國大陸今年還是能維持至少4%的成長率,而且這樣的成長數字有望維持十到二十年。但北京方面出台的相關政策,可能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一大變數。
有官方數字認證,中國大陸國家主席打包票,強調中國經濟風景獨好。但長期觀察全球政經走勢的金融時報首席評論員沃夫認為,高度經濟成長的榮景早就已經成為過去式。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沃夫:「連續40年以每年10%或接近這速度成長,都是很驚人的。這種增長勢必會放緩,許多很棒的機會,像是在科技上的進步、中國大陸大規模城市化,雖還未完成,但其中很多部分已經實現,這些建設都帶來的巨大投資熱潮,這一切都已經結束。」
在沃夫眼裡中國大陸都市成長幾乎已經完備,能再升級的空間有限,因此也降低推進經濟成長的動能,但研判龍年中國大陸還是有望保四,對未來20年的發展也是樂觀看待。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沃夫:「中國政府將採取哪些措施,讓經濟更有效益更具活力?如果他們能夠做到,我認為在未來20年內,仍然可以有4%的經濟成長甚至可能超過4%,這仍然是美國經濟成長率的兩倍,他們仍然在追趕,只是再也不會是以往那種經濟成長速度了。」
不過沃夫強調,政策仍然是左右中國大陸未來經濟走向最重要的原因。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沃夫:「習近平並不是個將經濟成長列為最優先考量的人,尤其是如果這種成長方式將減少,或威脅到國家對經濟的控制。但在這個階段他們也必須做出改變,因為以往以出口導向的成長模式,和高投資導向的模式已經結束,他們必須做出許多改變。」
專家認為,北京在疫情後並沒有祭出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可見端倪。現在又面臨房產泡沫化以及股市崩盤,恐怕也會影響後續經濟情勢的走向。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沃夫:「他可能也認為從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大陸一直在刺激經濟,但得到只是讓人頭痛的結果及巨額債務。中國大陸的債務比那時增加了三倍,因此不能繼續這樣下去,不能再持續,而且還產生這些荒謬又無用的房產,沒有人想要買,所以他也不喜歡那樣。我認為他似乎在道德上持反對意見,他討厭浪費,但並不表示他有替代方案。」
而且中國大陸還面臨地方政府債台高築的沈重負擔,在全球都還在為通膨擔憂的時機點上,包括今年一月在內,中國大陸居民消費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已經連續四個月都落在通縮的區間。因此外界也憂心,中國大陸恐怕會像日本陷入失落的十年。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沃夫:「問題在於他們是否能提高生產率?關鍵是由於他們仍然不富裕,所以他們具有這樣的成長潛力。這就是他們跟日本不一樣的原因,但要利用這個潛力,他們必須進行許多重要的事情,將使經濟再次朝更有動力的方向發展。」
儘管認為中國大陸不會步入日本的後塵,但包括勞動力不足,以及社會高齡化等問題緊接而來,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數字很難像以往這麼亮眼,不過仍舊能維持3%到4%的成長。但這樣的成長幅度,是否還能帶動全球經濟向前衝,將成為未來最受關注的焦點。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