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閉門雙邊會談,拜習會正式落幕,隨後美國總統拜登單獨舉行記者會,提到與中方取得「真正進展」,美中雙方除了同意攜手合作打擊毒品外,也將恢復軍事高層對話,不過,當拜登在會後記者會上被問到習近平是不是獨裁者,他則說「是」,且中美雙方對於這場會議的措辭不同,白宮使用的是「美中峰會」,大陸卻使用「中美元首會晤」,顯示雙方認知還是有差異。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6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劉亭廷線上訪問表示,「根據會後的記者會及中美雙方所公布的宣讀,即便沒有共同聲明但中美雙方都希望營造比較和諧的氣氛,所以如果雙方真的有共識,是希望中美能夠降溫,緊張關係能夠緩和,這就是雙方的共識,但中美到底有沒有正式的做出突破,雖然拜登總統想要傳遞出非常正向的正能量,強調雙方已經有實質上的共識跟突破,但也只是講到中美雙方願意在關鍵時刻、有歧異需要溝通時,拜習兩人都願意拿起熱線電話直接溝通,這就是關鍵突破。」
翁履中提到「拜登總統也特別提到,中美雙方未來會重新啟動高層對話,可是恢復過去的關係到底算不算突破,如同會前多方預測,大家都認為這場會面主要是希望能夠看到氣氛轉折,並非真的有突破,所以就算有雖然看到正向氣氛,但是正向氣氛並不代表完全的在競爭關係上做改善,此外,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即將登場,美國現在比較高漲的反中或對大陸反感的氣氛,短期之內還沒有辦法消除,而拜習會選在大選年之前這個關鍵時刻,就是做氣氛轉換,對於接下來進大選年可能會有比較激烈的言詞,至少有緩衝的意義,總而言之,和緩的跡象也會影響到中美雙方在經濟上的期待,希望能夠中美雙方能夠降溫,拉抬自己國家的經濟表現,台灣則可以觀察,中美雙方背後的盤算是否會影響到整個印太戰略。」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