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日物價開始漲! 主婦買菜靠「比價APP」

記者 廖珮君 外電 報導
發佈時間:2013/07/01 23:55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台後,日圓狂貶,連帶引發國內通膨,物價開始上漲,7月1日起,又有新一波漲價潮,像食用油至少就漲了1成,家庭主婦叫苦連天,只好省點用,有人把過去會丟掉的洋蔥皮跟蘿蔔皮拿來熬湯,有人則很科技化,利用手機軟體比較菜價,挑有特價的商家買。

日本神奈川的野上太太,每天上街買菜,手指頭老是滑啊滑。日本民眾野上太太:「不好意思,在手機上看到你們店的情報,今天蘆筍跟杏鮑菇是不是比較便宜啊?」

這是最近風靡日本菜籃族的手機軟體,不但搜出附近商店什麼食材特賣,順道連能做的料理都列出來。野上太太:「這是紫蘇豬肉捲。」

選了軟體上推薦的料理,看看還缺什麼,繼續點下去,還能再循線找店買便宜豬肉。肉販:「不管標價多少,所有部位都是100克129元。」

野上太太:「沒辦法,物價總會漲,只能多看這些特賣情報,想辦法買打折商品,好去補漲價的部分。」

原來日本首相安倍上任之後,日圓狂貶,引發國內通膨,7月1日起,麵包漲2到7%,油更貴1成,日子難過,太太們各自出招。日本民眾神田太太:「這些都是要拿來熬高湯的材料,(洋蔥的皮耶),洋蔥皮、 青椒的籽啊。」

東京的神田太太,她把過去會丟掉的洋蔥皮、蘿蔔皮拿來熬高湯,省了錢,也賺到健康。神田太太:「與其把不要的部分丟掉,倒不如全部拿來用,這樣有省到錢,心理上也充實。」

但有趣的是,日本很多超市最近反而是切成小塊、相對較貴的食材更加熱賣。NHK記者:「一般我們會覺得蔬菜要買整顆才划得來,但現在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買小顆或分裝,能夠方便進行烹調的食材。」

原來日本很多主婦看到什麼都漲,偏偏老公薪水沒漲,決定出門上班貼補,少了過去備菜的時間,難怪愛買這些半完成的食材。日本民眾:「與其全部都買熟食,倒不如(買小包裝食材)做菜,這樣算一算還是划得來。」

博雅堂研究員酒井崇匡:「對很多人來說,如果家裡成員沒辦法增加收入,就會樽節開支,才能多一點生活上的安全感,這種趨勢未來恐怕越來越明顯。」

日本物價通膨看來不可逆,市井小民怎麼從「吃」開始省,成為每天絞盡腦汁的民生課題。

#物價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66

0.0371

0.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