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莫迪上週訪問美國,受到高規格接待,並捧回許多大禮,特別是在國防與科技方面。美國釋出的善意是否能讓印度鬆動不結盟思維,成為在印度太平洋區域的堅實盟友?
莫迪(Narendra Modi)21日至23日訪美進行國是訪問,22日在白宮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舉行高層對話,傍晚接受國宴招待。從電視轉播中可見,白宮為莫迪鋪了紅地毯,拜登與莫迪熱情相擁、親切交談。
兩國還宣布了多項重大國防與科技合作案,印度外交部形容,莫迪此行是「形式」與「實質成果」兼收。
在科技方面,美國將透過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 Inc.)、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以及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等公司前往投資,協助印度打造朝思暮想的半導體生態系。
在國防方面,美國將與印度推進「國防產業合作路線圖」,實質作為包括透過技術轉移共同生產戰機引擎,以及出售31架MQ-9B「掠奪者」(Predator)攻擊無人機,助印度提升防衛能力。
從這些合作案來看,美國已給予印度「盟友」級的待遇,但印度基於不結盟思維,一直視美國為「夥伴」,而非「盟友」。印度的立場未來是否會鬆動,進而靠向美國及西方陣營,是外界後續關注的焦點。
莫迪訪美,兩國發布了一份聯合聲明,其中「夥伴」(partners)和「夥伴關係」(partnership)兩詞一共出現了40多次,仍未見「盟友」一詞。
在不結盟思維之下,印度在國際事務上向來是力求不選邊,在多極化的世界中游走各方,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以俄烏戰爭為例,印度迄今未曾公開譴責俄羅斯,也不參與西方陣營的制裁,且持續向俄羅斯採購石油。
多位歐洲領袖對此不以為然,但華府官員則表示理解印度的決定。此外,印度向俄羅斯購買S-400防空飛彈系統,也沒有遭到美國制裁。
僅管美國態度包容,但印度許多民眾仍對美國缺乏信任,這可追溯於美國早年屢屢抨擊印度的人權情況、核試爆,加上美國對巴基斯坦的持續提供軍事援助。
印美兩國早時互無好感,但近年來能夠漸行漸近,主要是因為雙方面對共同的威脅-中國,而聯手抗中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
自2016年起,印美兩國陸續簽署後勤交流備忘錄(LEMOA)、通訊相容與安全協定(COMCASA)和地理空間基本交流與合作協定(BECA)。此外,兩國也定期舉辦「2加2」對話,舉辦聯合軍事演習的頻率也愈來愈高。
評論人士認為,只要印美在共同利益上有交集,夥伴關係就會延續下去;而對美國而言,或許只要雙邊關係能持續深化,印度在印度太平洋戰略上能有符合期待的貢獻,是「盟友」還是「夥伴」,並不是那麼重要。(中央社)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