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觀點/G7峰會衝著中俄 中亞峰會似針對美國、實則針對俄國

作者 黃清龍
發佈時間:2023/05/24 14:40
最後更新時間:2023/05/24 14:40
七大工業國峰會。(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七大工業國峰會。(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作者:黃清龍(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獨立媒體人)

七大工業國峰會(G7)與中國—中亞峰會上週幾乎同時召開,被形容為美中外交擂台賽,甚至引申為21世紀版的海權與陸權國家之爭。
 

隨著兩大峰會落幕,從G7發布的「廣島願景」和中亞峰會的「西安宣言」內容來看,G7峰會確實是衝著俄羅斯和中國(還有北韓),中亞峰會表面上是要和G7峰會比拚、貌似針對美國,實際上卻是對著俄羅斯而來。這也顯示中國看壞俄羅斯,正和美歐同樣在為後烏戰的局勢進行部署。

G7本來只是一個經濟性的組合,但此次在廣島舉行的峰會,參加國家從原本的美、英、加、法、德、意和日本等七個成員國,另廣邀全球南方主要國家參與,包括八個非成員國及七個國際機構。其中,印度是今年二十大工業國(G20)輪值主席國,印尼為東南亞國家聯盟十國主席國,葛摩聯盟代表非洲聯盟55國,庫克群島是18個成員組成的太平洋島國論壇主席國,藉以擴大G7與上述國家地區的交流及影響力。

G7會議期間同時又舉行四方會談(QUAD),以及美日韓三國高峰會,顯示它已超越原有的七國格局,脫胎換骨為一個對抗中俄的包圍網,在功能和任務上更加重要。
 

峰會議題之一是針對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實施新制裁,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特別風塵僕僕遠從基輔前來赴會。澤倫斯基上次訪日是在2019年10月,今年3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訪問烏克蘭時,特別邀請他出席G7峰會。澤倫斯基搭乘法國總統馬克洪提供的專機,先到沙烏地阿拉伯出席阿拉伯聯盟峰會,再到日本參加G7峰會,整個行程本身就饒富意義。阿拉伯聯盟因為與俄羅斯有OPEC+1的特殊關係,在俄烏戰爭中向來保持沉默,聯合國投票時大都是投棄權票,現在卻邀澤倫斯基出席峰會,已經是一種變相表態。

澤倫斯基來到日本,除了與七個成員國密切互動,還與印度、巴西等在烏戰持中立的國家領袖會晤,在國際外交上可說打爆已被孤立的普欽。當然他最實質的收穫是,就在聯合公報發表前不久,美國政府終於同意為F16戰機「開綠燈」,容許盟友移交給烏克蘭使用,美國也將參與代訓飛行員等連串計畫,並加碼再添3億8千萬美元軍援。

澤倫斯基形容這是「歷史性決定」,以其十分有利於烏國針對烏東地區進行春季大反攻。在此之前,英國已率先為烏克蘭提供遠程導彈,即射程達250公里的「暴風影」導彈,將對俄軍後方補給線構成威脅,亦可飛抵克里米亞和黑海,為烏軍反攻創造條件。

澤倫斯基赴日出席G7峰會。(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除了俄羅斯,這次峰會更大的目標是應對中國的擴張。從峰會聯合聲明來看,幾乎就是美國對中政策和立場的翻版,聲明強調無意與中國脫鉤,但必須去風險,把供應鏈多元化。所謂的「去風險化」,就是基於「經濟安全、國家安全和能源安全」,針對供應鏈、半導體以及其他諸多行動,要從源頭遏制中國的經濟脅迫作為,與中國進行「戰略性脫鉤」(不是全面脫鉤),這是G7的轉捩點。

峰會剛結束不久,日本經濟產業省23日宣布,針對23種半導體製造技術的出口限制措施將在7月23日正式生效。這一項措施被認為是日本跟進美國加強限制中國取得關鍵半導體製造術的行動。

更大的意義或許是,原本對跟進反制中國顯得遲疑的歐洲,經過此次峰會後已經與美國立場一致。過去中國常以「戰略自主」提醒歐洲,不要當美國的跟班,所謂歐洲的「戰略自主」,是要解決三個層面的依賴,即安全上依賴美國,能源上依賴俄羅斯,經濟上依賴中國。但在俄烏戰爭後,這三個依賴已經發生轉變,北約重新復活,歐洲對美國的安全依賴更深,另一方面,歐洲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已經減輕,現在又強調對中國經濟要去風險化。代表由美國領導的西方聯盟,已經從價值聯盟擴大為技術聯盟,將共同對中國祭出更多技術管制措施。

 
因去風險化就包括確保全球供應鏈的穩定,如此一來,歐洲勢不能不關注台海問題。東道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9日晚間表示,與會國同意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並主張兩岸問題應和平解決。從G7公報重申台海和平穩定對國際社會的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意謂著過去安倍說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經過此次峰會後已經提升為「台灣有事,就是世界有事」。

中亞峰會非針對G7 是針對俄羅斯

再來看在西安舉行的首屆中國—中亞峰會。許多觀察家把中亞峰會,與隔一天舉行的G7峰會相提並論,認為是美中在互相揪團擺外交擂台賽。G7峰會確實是針對中國,至於中亞峰會,中共宣傳上說是針對美國,但實際上是衝著俄羅斯而來。

中國外交部表示,這次峰會是中國與中亞五國關係的里程碑,過去僅有中國與中亞各國的雙邊高峰會,或是有俄羅斯參與的上海合作組織的多邊高峰會,但從來沒有將俄羅斯排除在外,單獨中國與中亞國家舉行的高峰會。

之所以有此「里程碑」出現,主要是烏克蘭戰爭導致俄羅斯國力與影響力大為衰退。中亞五國過去是俄羅斯的「後院」勢力範圍,但是戰爭發生後中亞各國並不願替俄羅斯背書,在聯合國譴責投票時,都投了棄權票。中亞各國還有經濟上的考慮,戰爭爆發後,各國目前都遭到程度不等的經濟衝擊,這給了中國施展影響力的機遇。去年9月,習近平在疫情封關3年後首次出訪,就選擇了哈薩克和烏茲別克斯坦作為第一站,現在中國又舉辦首場高峰會,要加速擴展與中亞國家的關係。

中國自2013年開始推行一帶一路,中亞五國正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如今可說十年有成。目前中國已是中亞五國最大的貿易國與投資國,加上能源供給(石油、天然氣與礦藏)及邊防安全(新疆分離主義),都讓中國更願意投入資源到這個古稱西域的地區。

中亞峰會。(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中國─中亞峰會」已經結束,外媒分析,這場峰會展現中國在俄羅斯長期主導的中亞地區的外交實力。BBC解讀出三個重點和一個迴避事項。
 

三個重點一是藉此峰會,北京力圖彰顯歷史和友誼,在古絲綢之路起點西安舉行,是希望人們看到,中國與中亞自古以來就有密切交往。二是尋求合作和發展,中國和中亞五國共同發布的近5000字「西安宣言」裡,「合作」出現50多次,「發展」超過40次。三是關注安全和穩定,特別是連動新疆的穩定。

而一個迴避是,烏克蘭戰爭、俄羅斯隻字未提。但雖然未提及俄烏戰爭,中國官媒卻在期間批評G7「拱火」俄烏衝突,並在閉幕當天宣布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將訪中的消息。

究竟兩大峰會之後,未來中俄關係如何?目前來看,俄羅斯顯然別無選擇,只能向中國「一邊倒」。首先,針對G7峰會發布聯合聲明稱,反對北京單方面改變現狀,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暗指中國「經濟脅迫」,中俄同聲表達反對,要求G7停止居高臨下干涉他國,象徵雙方立場一致。

至於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出訪中國,討論雙邊貿易和經濟合作議題,並簽署一系列雙邊協議,當然也是刻意的安排。美聯社報導,這是中俄關係一次重要行動,顯示俄羅斯在尋求經濟和外交支持方面,更加依賴中國。

此外, 中央政法委書記陳文清5月21日至28日訪問俄羅斯,誠如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與陳會談時強調,發展和深化與中國友好的關係是俄羅斯戰略方針,而安全會議、執法和監督機構,以及特工部門之間的對話,是俄中戰略夥伴關係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整體來說,面對中國的「乘人之危」,俄羅斯總統普欽限於當前國力不濟,亟需中國輸血暗助,只能選擇低頭。雙方甚至還會加大經濟合作,中國海關總署15日宣布,中國將增加俄羅斯海參崴(Vladivostok,俄稱符拉迪沃斯托克),作為貨物跨境運輸的中轉口岸。有人認為這是俄羅斯送給中國的投名狀,象徵中俄戰略合作可能升級。但這也意味著俄羅斯從清朝手中奪走的這個重要樞紐港口,經過163年後重新對中國開放,海參崴成為中國的出海口,中國的影響力勢必進入俄羅斯遠東地區。這對複雜的中俄關係,究竟是一個黏著劑還是一條導火線,只能拭目以待了。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黃清龍專欄

#G7#G7峰會#中亞峰會#中國#俄羅斯#俄烏戰爭#四方會談#澤倫斯基#一帶一路

專欄作者介紹

作者

黃清龍

獨立媒體人,現任信民兩岸協會理事長﹑POP撞新聞主持人。曾在聯合報﹑首都早報﹑自立晚報﹑自立早報﹑中時晚報﹑中國時報及旺報等不同媒體任職,從助理記者到總編輯﹑社長﹑發行人。對台灣藍綠有深切體會,對兩岸問題有第一手接觸,對美中關係長期關注,希望以博腦佛心(Profession)為台灣公共輿論盡一分力。

看更多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36

0.0805

0.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