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炒熱財經話題,由於股市持續震盪,高通膨的情況又沒有改善,很多人被龐大的財務壓力追著跑,快要喘不過氣來。根據統計,有八成以上的美國民眾,一談到錢就傷腦筋,對財富相關話題感到十分焦慮,甚至影響心理健康,出現頭痛、失眠等症狀。
以往超市裡習以為常的結帳聲,因為不斷高漲的物價,讓人忍不住心驚肉跳。
美國心理協會資深總監萊特:「87%美國民眾表示,通膨和高漲的日常物價是壓力來源,這是美國壓力調查當中,名列前茅的壓力數據。」
尤其這波通膨影響範圍大,半數美國民眾已經減少在外用餐。就連年薪超過台幣290萬的人,都準備勒緊褲帶,減少花費度日。
金融心理學中心創辦人梅爾庫米安:「我們詢問美國民眾的個人財務狀況時不斷出現的問題基本上就是,日常支出一再嚇到他們,努力支付每日開銷沒存夠緊急備用金,以及債務問題,這些是他們最擔憂的三件事。」
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卻萬萬不能,很多人大感焦慮。超過八成18到43歲的美國人,覺得金錢是造成壓力的一大主因。42%認為金錢對心理健康,已經產生負面影響,將近三成每天都在為錢操煩,甚至一提到財務相關話題,都可能引發負面情緒。
臨床心理醫師羅蔓諾夫:「一想到錢或是財務狀況,會感覺逃避不了,隨著夏季來臨展開旅遊計畫,假期將至購買禮物這些都很有壓力,會引發對財務的擔憂。」
處理各種來源的心理壓力,可能引發惡性循環,2020年4月份的一項調查就發現,35%美國民眾,面對疫情造成的壓力,選擇衝動購物。
理財教練黎安:「物價越來越貴但我們還是希望獲得體驗,想要享受生活,為了能獲得些許幸福感,我會透過購物增加血清素來紓壓。」
空虛的幸福感反而帶來更嚴重的財務危機,這樣的龐大壓力,最後全都反應在健康狀況上。
美國心理協會資深主任萊特:「通常壓力會以兩種形式呈現,一種是生理症狀像是磨牙頭痛,胃部不適肌肉緊繃,另外一種就是情緒反應,可能出現焦慮壓力大失眠,飲食習慣改變。」
很多人覺得要有錢才有安全感,在美股大起大落,荷包又不斷縮水的情況下,心理健康就跟著亮起紅燈。
心理醫師羅蔓諾夫:「很多人對財務困難感到羞恥,經常默默地獨自承受重擔,常會盡力掩飾財務危機,反而更加深陷於孤立感,這樣的孤立感和重擔可能大到,讓有困難的民眾出現輕生念頭。」
專家建議,想要擺脫對金錢的焦慮,第一步就是要重建信心,財富跟自我價值不能畫上等號。如果財務狀況真的太棘手,就必須尋求專業顧問協助改善。從心理和現實層面雙管齊下,才能真正享受金錢的快樂。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