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歐洲巧克力正統之戰30年 可可油對上植物油


發佈時間:2021/10/20 10:03
最後更新時間:2021/10/20 10:03
布魯塞爾連鎖超市巧克力區品項繁多。(圖/中央社)
布魯塞爾連鎖超市巧克力區品項繁多。(圖/中央社)

台灣自明年開始要為巧克力正名,而歐洲過去就曾為正統巧克力發生近30年爭執,有的國家堅持只有完全使用可可油製造的巧克力才能被稱為巧克力,但歐盟於2000年接受植物油製造的巧克力,兩派勢力互不相讓。

衛福部食藥署今年3月宣布,明年元旦起,含餡巧克力的巧克力含量須達25%,並明令所有巧克力產品的植物油含量不得超過總重5% ,否則不可以「巧克力」作為品名。歐洲更早就對原料可可油與替代用的植物油有過政治角力。

 

先來看看歐洲人有多喜歡吃巧克力。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估計2019年歐洲聯盟(EU)生產高達370萬噸巧克力,而根據法國媒體2018年報導,德國每人平均每年吃下11公斤巧克力、比利時10.9公斤、瑞士10.8公斤、英國10公斤、法國7.3公斤,並指對比之下美國人均6公斤胃口並不算特別大。

以比利時為例,除了觀光區布滿巧克力專賣店,即使是街角小雜貨店都會陳列著一排巧克力,而走進大型連鎖量販店更不用說,直接一整列任君挑選。不過,這些打著濃郁美味的巧克力,卻曾有一場歐洲巧克力正統之戰。

圖為比利時一家商家販售的各種巧克力。(圖/中央社)

 
1957年比利時、德國、法國、義大利、 盧森堡和荷蘭6國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組織,建立一個涵蓋貨物和服務的的共同市場,而這些國家因為都同意只有完全使用可可油製造的巧克力才能被稱為巧克力,是正統派擁護者。

到了1973年,丹麥、愛爾蘭和英國等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但它們的巧克力產品有些不同,以牛奶巧克力為例,法國及比利時堅持,除了牛奶之外,配方就只能有可可油,但是英國的配方加了蔬菜油,因此不能被稱為牛奶巧克力,更取笑這種成本的產品應該叫做「菜克力」;英國、愛爾蘭和丹麥則不接受為「正統派」的規定,展開角力。

英國為打開歐陸市場持續推動修改規定,當1991年歐洲共同體轉變為歐洲聯盟,成員國擴大之後,「正統派」的堅持愈來愈受到新興派的挑戰。2000年歐洲議會通過歐洲執委會提出的一項指令,允許歐盟成員國生產巧克力時,可以使用其它油脂做為可可油的替代品,但包裝需清楚標示油類原料成份。

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觀光區布滿巧克力專賣店。(圖/中央社)

不過比利時堅持,仍將繼續製造百分之百可可油製造的純巧克力。這是為什麼直到現在,有一些比利時的觀光資訊上會特別強調,比利時巧克力除了研磨细腻、特點還有高可可含量以及「百分百」可可油。

歐洲巧克力走過正統之爭,20年後圍繞原料的議題仍未停,其中以童工血汗最受矚目。2019年倡議團體「綠色美國」表示,多家大型巧克力公司都未能將童工從供應鏈中排除,非洲多數可可豆農家生活在世界銀行(World Bank)劃定的貧窮線以下,每天薪資不到2美元(約新台幣61.3元),助長當地童工文化。

多家大型巧克力公司都說將持續投入社會責任,並使用獲道德認證的可可豆。比利時超市販售的巧克力包裝上出現愈來愈多公平交易、雨林聯盟認證標章等,道德可可豆是否名如其實,以及能否實質幫助農民生計都還需要受到更多檢視。(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緊抓話題熱點,與你討論全球大小事!點我追蹤【TVBS Twitter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招財能量爆強的財富精油,還可抽Audi

👉偷做醫美嗎?臉怎麼亮成這樣

👉你有聽過洗髮精也要換季嗎?


#巧克力#歐洲#可可油#植物油#比利時#食藥署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82

0.0820

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