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清龍(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獨立媒體人)
上週三「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宣佈啟動,雙方自本月底開始,將針對貿易便捷化等11項議題進行貿易談判.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說:「這是更密切、更有實質內涵的美台互動新模式」.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此倡議不僅具有高度戰略意義,也有助於台灣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印太經濟架構(IPEF)。美國貿易代表署則透過聲明表示,美台將制定協商路線圖,達成高標準承諾與具有經濟意義的成果。
 
目前美台之間已有三大經貿對話機制,除了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還有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TITC)與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在此之外,雙方再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凸顯美台經濟合作的緊密度,對台灣來說是正面進展,理應得到肯定。
不過因台灣這次沒有被納入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許多人認為美方此舉只是為了彌補台灣的失落感.加上「倡議」聽起來好像只是一種構想而不是法律規範,因此也引起許多質疑,例如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就說「倡議」不具法律約束力,希望政府向美爭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雙邊貿易協定(BTA),對台灣才有實質的保障。
另外還有人認為「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只是對話與協議方式的更新,就像從發Mail改為傳LINE、從坐客運換成搭火車,工具變了,但能不能到得了目的地,仍是未知數。因為美方並沒有給任何具體承諾,質疑所以這會不會只是美國對台灣的另類敷衍?簡單說,究竟「牛肉在哪裡」?
 
這些問題其實都不難釐清。首先,台灣當然想和美國等更多國家簽署自貿協定,但為何至今只和瓜地馬拉等少數幾個邦交國簽署,非邦交國部份僅完成與紐西蘭簽署的「台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以及與新加坡簽署的「台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其他國家都進展有限?原因就是中國的阻撓!澳洲前外長畢紹普卸任後曾直言,她在職期間,北京高層施壓要求澳洲終止與台灣間的自貿協定(FTA)協商,使台澳經濟合作協定就此擱置。所以並不是我們不要FTA,而是中國不讓台灣去和別的國家簽。
至於這次宣佈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對台灣到底有什麼實質意義?我方主談人鄧振中用「堆積木」形容新倡議,未來只要台美達成共識的議題就可以簽署協議,透過「堆積木」的方式完成台美BTA,提早實現經貿利益。「堆積木」這個名詞,十年前蕭萬長出席APEC領袖會議時,即曾以此形容台美TIFA,代表有了「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之後,台美BTA這棟「大樓」就會蓋得比較快。
另據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分析,這次倡議遠超過台美BTA的程度,因為過去台灣與美國在TIFA所討論的政治層級並不高,但這次的議題觸碰到過去台灣無法觸及的美國全球布局方向,已達到與歐盟、英國談判相同水準,等於美國認定台灣是貿易盟邦,「就跟進軍美國貿易大聯盟一樣」。
美國副貿易代表畢昂奇二日接受路透訪問時也表示,「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的談判可能會比「印太經濟架構」既有成員更早開花結果,因為台北與華盛頓有強烈意願深化彼此的經濟關聯。另外據美國之音報導,多位美國兩黨國會議員對美台貿易倡議表達支持,認為「與台灣的經貿接觸越緊密,美國抵抗脅迫的能力就越強」。
如果覺得美台雙方的說詞還不夠有說服力,不妨看看中方是什麼態度,由此來反證美台新協議到底重不重要。
在台灣與美國宣布達成「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後,中國商務部、外交部、國台辦紛紛發聲表達堅決反對。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說,「我們注意到,美方與中國台灣地區宣布啟動所謂『美台廿一世紀貿易倡議』,中方對此堅決反對。」高峰稱,「台灣問題事關中方核心利益。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台灣地區參與對外經濟合作的前提,中方一貫反對任何國家與中國台灣地區發生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包括商簽任何具有主權意涵和官方性質的經貿協定。」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則批評近期美方在台灣問題上動作頻頻,伎倆不斷,議員訪台也好、貿易對話也罷,「實際上都是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為台獨分裂勢力撐腰打氣,攪亂台海和平穩定。」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也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台間商簽具有主權意涵或官方性質的協議,並稱「美方企圖打『台灣牌』,阻止中國統一和民族復興,不會得逞」。
試問:如果美台新貿易倡議不重要,中國官方何須動員數個部會出面批評?正正相反,就是因為它有實質作用,可以幫助台灣突破國際孤立,才讓北京如此大陣仗地公開表達強烈反對.這點國際媒體都看得清楚,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法新社、路透在報導中都特別提到,該倡議將使美台經貿關係更加緊密,藉此對抗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
除此之外,台美新貿易倡議的啟動也帶來外溢效應,具體例子就是台灣與歐盟的經貿對話,過去雙方都是以次長/副總署長層級進行,但上週四舉行的「台歐盟經貿對話會議」,首次由經濟部長王美花與歐盟執委會貿易總署總署長Sabine Weyand共同主持,是台灣與歐盟關係的重大突破,顯示在台美經貿關係提升的同時,台灣與歐盟經貿合作的重要性也跟著提升。
簡單說,「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的啟動,除了彌補台灣無法加入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的遺憾,在具體步驟上將是一個小型、雙邊的IPEF,這不但是台灣未來參與IPEF的先期作業,更重要的是透過台美連結,將台灣橋接到更大區域與新貿易秩序的機會。對台灣而言,當然是希望台美展開經貿談判後,能打開與其他國家的雙邊、甚至是多邊經貿談判大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上週三「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宣佈啟動,雙方自本月底開始,將針對貿易便捷化等11項議題進行貿易談判.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說:「這是更密切、更有實質內涵的美台互動新模式」.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此倡議不僅具有高度戰略意義,也有助於台灣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印太經濟架構(IPEF)。美國貿易代表署則透過聲明表示,美台將制定協商路線圖,達成高標準承諾與具有經濟意義的成果。
目前美台之間已有三大經貿對話機制,除了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還有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TITC)與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在此之外,雙方再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凸顯美台經濟合作的緊密度,對台灣來說是正面進展,理應得到肯定。
不過因台灣這次沒有被納入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許多人認為美方此舉只是為了彌補台灣的失落感.加上「倡議」聽起來好像只是一種構想而不是法律規範,因此也引起許多質疑,例如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就說「倡議」不具法律約束力,希望政府向美爭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雙邊貿易協定(BTA),對台灣才有實質的保障。
另外還有人認為「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只是對話與協議方式的更新,就像從發Mail改為傳LINE、從坐客運換成搭火車,工具變了,但能不能到得了目的地,仍是未知數。因為美方並沒有給任何具體承諾,質疑所以這會不會只是美國對台灣的另類敷衍?簡單說,究竟「牛肉在哪裡」?
這些問題其實都不難釐清。首先,台灣當然想和美國等更多國家簽署自貿協定,但為何至今只和瓜地馬拉等少數幾個邦交國簽署,非邦交國部份僅完成與紐西蘭簽署的「台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以及與新加坡簽署的「台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其他國家都進展有限?原因就是中國的阻撓!澳洲前外長畢紹普卸任後曾直言,她在職期間,北京高層施壓要求澳洲終止與台灣間的自貿協定(FTA)協商,使台澳經濟合作協定就此擱置。所以並不是我們不要FTA,而是中國不讓台灣去和別的國家簽。
至於這次宣佈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對台灣到底有什麼實質意義?我方主談人鄧振中用「堆積木」形容新倡議,未來只要台美達成共識的議題就可以簽署協議,透過「堆積木」的方式完成台美BTA,提早實現經貿利益。「堆積木」這個名詞,十年前蕭萬長出席APEC領袖會議時,即曾以此形容台美TIFA,代表有了「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之後,台美BTA這棟「大樓」就會蓋得比較快。
另據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分析,這次倡議遠超過台美BTA的程度,因為過去台灣與美國在TIFA所討論的政治層級並不高,但這次的議題觸碰到過去台灣無法觸及的美國全球布局方向,已達到與歐盟、英國談判相同水準,等於美國認定台灣是貿易盟邦,「就跟進軍美國貿易大聯盟一樣」。
美國副貿易代表畢昂奇二日接受路透訪問時也表示,「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的談判可能會比「印太經濟架構」既有成員更早開花結果,因為台北與華盛頓有強烈意願深化彼此的經濟關聯。另外據美國之音報導,多位美國兩黨國會議員對美台貿易倡議表達支持,認為「與台灣的經貿接觸越緊密,美國抵抗脅迫的能力就越強」。
如果覺得美台雙方的說詞還不夠有說服力,不妨看看中方是什麼態度,由此來反證美台新協議到底重不重要。
在台灣與美國宣布達成「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後,中國商務部、外交部、國台辦紛紛發聲表達堅決反對。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說,「我們注意到,美方與中國台灣地區宣布啟動所謂『美台廿一世紀貿易倡議』,中方對此堅決反對。」高峰稱,「台灣問題事關中方核心利益。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台灣地區參與對外經濟合作的前提,中方一貫反對任何國家與中國台灣地區發生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包括商簽任何具有主權意涵和官方性質的經貿協定。」
試問:如果美台新貿易倡議不重要,中國官方何須動員數個部會出面批評?正正相反,就是因為它有實質作用,可以幫助台灣突破國際孤立,才讓北京如此大陣仗地公開表達強烈反對.這點國際媒體都看得清楚,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法新社、路透在報導中都特別提到,該倡議將使美台經貿關係更加緊密,藉此對抗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
除此之外,台美新貿易倡議的啟動也帶來外溢效應,具體例子就是台灣與歐盟的經貿對話,過去雙方都是以次長/副總署長層級進行,但上週四舉行的「台歐盟經貿對話會議」,首次由經濟部長王美花與歐盟執委會貿易總署總署長Sabine Weyand共同主持,是台灣與歐盟關係的重大突破,顯示在台美經貿關係提升的同時,台灣與歐盟經貿合作的重要性也跟著提升。
簡單說,「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的啟動,除了彌補台灣無法加入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的遺憾,在具體步驟上將是一個小型、雙邊的IPEF,這不但是台灣未來參與IPEF的先期作業,更重要的是透過台美連結,將台灣橋接到更大區域與新貿易秩序的機會。對台灣而言,當然是希望台美展開經貿談判後,能打開與其他國家的雙邊、甚至是多邊經貿談判大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