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疫」想不到的新格局 經濟與金融新樣貌

作者 台灣銀行家
發佈時間:2021/06/10 11:51
最後更新時間:2021/06/10 11:51
疫情改變人們的生活形態,像是遠距工作等。(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疫情改變人們的生活形態,像是遠距工作等。(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作者:謝順峰(台灣金融研訓院傳播出版中心副所長)、丁凡(未來流通研究所商業研究部經理)

【台灣銀行家】肺炎疫情確實給民眾的生活形態帶來改變,包含非接觸經濟、電子商務及相關物流與支付業務都因此勃興,改變初期固然帶來不習慣與不便利,但是痛苦會過去,美麗會留下,困難強迫人們思考、成長,並開啟新的視野,發展出新的機會,更是在創造歷史。

 

疫情的影響,讓生活的種種改變回不去了,民眾也陸續發現新生活型態的優點並逐漸習慣。除了民眾的私人工作與生活型態外,企業與企業的交易,銀行與客戶的關係也有所改變,這是一個新時代、新樣貌的開端,相信未來回頭看這一段的時候,將發現是個值得記錄的里程碑。

當前防疫的艱困情勢,其實台灣在2020上半年便曾面臨,可說是一場真實的預演。面對未知的環境與挑戰,我們也可透過觀察去年疫情高峰期間的相關經驗數據,從中研判未來這段抗疫期間的工作生活型態與相關產業商機。

2020年上半期間,遠距工作與教學、社交限制、強制防護等措施陸續實施,且在空間上和力道上都有擴大加強的態勢,與過往大相逕庭的疫情生活型態快速投射在消費商品結構與購物通路的變化上。盤點2020上半年消費性商品內銷變化可發現,不少熱銷多年的商品意外掉出榜外,取而代之的則是向來銷售表現平平,甚至已陷入多年衰退的公衛防疫關聯商品。
 

疫情應對商品全面暢銷 宅居零食商機爆發

回顧2020上半年的台灣消費商品內銷成長排名20強,幾乎均為疫情應對商品。其中食品與飲品占11席,耐久存且食用便利的各式罐頭、冷凍水產食品、冷凍肉類、速食麵以及冷凍加熱即食品銷售成長十分顯著,反映出民眾因拉長在宅時間、提高自煮頻率而大幅增加家庭備品庫存水準的消費傾向。此外,食飲品銷售的另一成長焦點在於宅居零食商機,包括肉乾、果乾等脫水食品及冰淇淋、啤酒、碳酸飲料等「療癒食品」,也是消費者大幅提高購買量的重點品項,「非正餐經濟」也因此成為疫情下不少食品製造商與零售通路企業大力推動的行銷訴求,詳見〔圖1〕。

2020年上半年消費品內銷變化排名Top20。(圖/台灣銀行家)

除食飲品外,個人及家庭清潔消毒用品、疫情阻絕防護用品也是構成2020上半年高成長商品名單的重要類別。值得留意的是,口罩等紡織品因受限購令影響,年增幅度約14%,但2020下半年陸續放寬購買後,全年銷售成長幅度突破35%,為2020全年消費性生活用品成長幅度最高的商品類別。

展望未來,承續2020上半年疫情衝擊帶來的消費變化,2021年在本土疫情擴大延燒的情況下,消費者勢必更嚴謹依循疫情生活型態準則,加上清潔消毒觀念已全面深入民眾生活習慣,將帶動包括冷凍食品、各式罐頭、零食飲料、清潔用品、口罩手套等商品銷售規模持續成長。對於銀行業者而言,相關產業供應鏈的擴產融資需求也將帶來短中期授信的蓬勃商機。

出遊、社交、工作關聯商品產業 遭受衝擊

同樣因疫情擴大帶來的影響,2020上半年銷售陷入衰退的商品類型,多為出遊、社交與辦公關聯品項。由於民眾大幅降低外出頻率,無論工作通勤、社交娛樂、旅遊採購等活動均全面中止或暫停,導致相關商品銷售規模顯著降低,諸如行李箱包、服飾鞋履、彩妝保養、冷藏餐食、太陽眼鏡、隱形眼鏡等,2020上半年銷售規模均受到程度不一的衝擊。

 
值得銀行業者進行授信業務留意的是,相對於木製與非金屬製家具年增14.2%的銷售表現,以辦公OA家具為主的金屬製家具2020上半年銷售陷入衰退,可看出遠距辦公等防疫措施的影響範圍,已由個人消費進一步擴及企業採購。

進一步觀察,2020上半年有不少為過往銷售穩定成長的商品,意外在疫情影響下陷入衰退,顯示疫情下民眾工作及生活型態出現大幅轉變。諸如2020上半年銷售年減15.9%的臉部身體保養品,跌幅創下40年來新高;而擁有較高銷售基期的冷藏餐食與烘焙食品,銷售金額亦分別下跌9.39%及6.87%,主因為上班族群餐食消費規模下跌。

由於當前疫情狀態較2020上半年更為嚴峻,影響範圍正持續擴大,預估在民眾生活型態全面恢復前,前述相關商品銷售規模將持續疲軟,建議銀行業者密切留意相關授信客戶之營收獲利情況,以維債權。

中長期的經濟生活無法回到過去了

受到疫情影響,民眾為降低接觸傳染風險並維持安全社交距離,選擇不需任何實體媒介即可完成交易的行動支付比例大幅提高,加上數位金融技術成熟度提高,帶動2020年台灣行動支付與電子支付普及與應用速度顯著攀升,這是疫情帶來最明顯可觀察到的影響,直接接觸客戶端的商業經營收付模式面臨前所未見的顛覆級挑戰。

 
受疫情影響,使用行動支付的比例大幅提高。(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據金管會統計,2020全年台灣行動支付交易額突破新台幣4,230億元,年增132%,消費規模寫下歷史新高。細究其主因,除了疫情醞釀出的低接觸生活型態,另一項關鍵因素來自於大型零售通路與電商業者近兩年啟動的通路自營支付戰爭,加上疫情帶來外送平台服務的蓬勃發展,匯集形成越來越豐富的應用場景基礎,使2020年意外成為觸發台灣行動支付與電子支付產業進入快速成長軌道的關鍵點。

此外,即將於2021年7月實施的電支機構管理修正條例,賦予電支業者更廣闊的業務發展空間與服務彈性,使「電子支付」產業受到的關注熱度不斷升高,提升民眾接受度與市場競爭強度。

2020年台灣電支產業規模翻漲

據銀行局統計,2020年台灣28家電子支付機構「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電子支付帳戶間款項移轉」及「收受儲值款項」等3項業務金額總計達新台幣1,625億元,年增106.1%。2020全年未歸戶使用人數累計達1,178萬人,年增70.2%,可見無論使用人數或金額成長幅度均相當顯著。

走過2020年因疫情帶來的強勢成長浪潮,2021年Q1台灣電支產業規模仍持續擴大,不僅3項業務總金額與使用人數全面以超過50%的幅度快速成長,與商業行為高度關聯的交易與轉帳總額年成長幅度也達到73.5%。足見在疫情衝擊與業者努力等主被動條件配合下,消費者對於電子支付的偏好日益顯著,高用戶留存率成為2021年持續帶動台灣電支產業整體規模成長的重要基礎。對於以往的現金支付型態,消費者真的回不去了。

雖然在疫情推波助瀾下,電子支付市場規模快速擴大,但產業持續性發展基礎在於是否能打造出與民眾生活動線流暢接合的支付生態系,這仍需要包括流暢成熟且高安全的金融科技、多元便利的使用情境、一元化的通用管理機制等,才能促使消費者願意在各項情境中以電子支付取代現金與實體卡片的使用,這仍是金融業與金融科技業者共同的課題。

金融服務使用的強迫轉型與數位學習的祝福

同樣情況,也反應在銀行服務的使用上,以往較願意接受數位化金融服務的客群,多為年輕世代或者新創企業,這算是主動的需求驅動。銀髮族或者傳統產業的企業主仍習慣走向銀行據點進行人與人的交易,現在為了防疫、更為了保命,不得不體驗金融科技與數位工具,相信經過這次的防疫體驗,這些被動需求者也將「一試成主顧」,相信有助於銀行數位化服務的推動和銀行客戶關係的轉型,降低銀行傳統的人力或紙張等作業成本,更優化人力配置效率。

更重要的,突如其來的疫情升溫,除了負面的人命與經濟衝擊,也帶給大家一個數位學習的祝福。40年前電影《Star Wars》裡,主人翁們在艦橋中使用影像通訊下達作戰指令的威風場景,現在竟已普及到小學生身上。未來的新世代工作者――目前的在學學生,因為抗疫需求,被迫居家進行線上學習與測驗,除了提早接觸筆電、平板電腦與提升數位通訊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在成長學習時期就植入數位化、行動化的職場基因,提早強化社會整體勞動力的數位活力,這不啻是對教育產業的改變,更對金融業與整體產業帶來既深且遠的影響。

疫情確實給經濟與金融發展帶來衝擊,但危機也是轉機,詛咒裡面也有祝福,銀行業不該浪費疫情帶來的轉型祝福,思維也應裝上創新Turbo,善用大數據與數位工具等科技趨勢潮流,趁機進化跳脫傳統銀行日益薄利的紅海。每位民眾不論在工作上或生活上也要啟動更勇敢、更開闊的胸襟與頭腦,迎接這個更數位、更科技的新格局。

展望未來,疫情後的新世界將更加數位、更加迅速、更無紙化,也因更少接觸而帶來更多的思考與創新空間,未來居家工作、行動辦公的比重將有所提高,某種程度也是更「去中心化」,這是一個無論金融從業人員或社會大眾都可以大膽想像且共創輪奐的新格局。

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https://taiwanbanker.tabf.org.tw/index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台灣銀行家月刊

#新冠肺炎#疫情#遠距辦公#防疫#線上學習#消費品#金融#行動支付

專欄作者介紹

作者

台灣銀行家

台灣金融研訓院創辦《台灣銀行家》雜誌所涵蓋議題報導領域,除了銀行業、證券、保險與金控,亦對國內外政經社會議題、產業趨勢、金融教育等多有關注。期望藉由深入淺出的內容,協助讀者掌握金融情勢變化、重要政策,以及金融產業發展的最新動向,亦延請知名學者專家為本雜誌執筆撰文,提供深入觀點。期許能成為提供國內金融業與從業人員充實專業知能,提升競爭力,促進金融知識普及與資訊交流之最重要刊物。

看更多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78

0.0765

0.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