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人說,柯文哲「瘋了」!一下罵蘇貞昌「不要臉」,一下說蔡總統「老百姓講的話她也聽不懂太多」,一下又酸韓國瑜「水準不夠」。其實柯文哲不是「瘋了」,而是他「起風了」。
當綠、藍內部先後廝殺,好不容易拼出總統提名人後,一直在旁以逸待勞、私底下動作頻頻,表面上卻按兵不動的柯文哲,當然該粉墨登場了。藍也罵,綠也罵,用行銷學的專業概念來說,就是柯文哲透過這些動作,在明確化他的「品牌定位」。柯文哲在台灣政治傳統的藍、綠之間,想要殺出一條生路,唯一的機會就是,複製柯文哲自己的「台北經驗」,吸納淺藍、淺綠選民,將「中間選民」極大化。
但這絕對不是容易的事。所以當柯文哲坦言「蔡英文不是姚文智,韓國瑜不是丁守中」時,這個描述是相當精準的。但「不容易」不代表「沒機會」。
首先,外界都說去年選舉的贏家其實是「討厭民進黨」,但「討厭民進黨」不代表就會「票投國民黨」;所以,當民進黨依舊由現任的蔡總統角逐連任,原本不滿意她,卻又投不下藍的綠支持者,就會需要出口;而柯文哲能攻的,就是製造出這個出口的空間。其次,這次國民黨內初選結果,雖然韓國瑜拿到四成多壓倒性支持,但別忘了看數字的另一面,郭台銘跟其他三位參選人加起來的數字,也幾乎跟韓國瑜相當;換言之,「韓流」再強,也還是有半數國民黨支持者,並不是「非韓不投」;這當中,當然有一部分最後會歸隊,尊重黨提名人,卻也有因為各種因素,而投不下韓的藍支持者,在不可能投綠的情況下,同樣需要出口,而成為柯文哲要拉攏的對象。
柯文哲唯一需要傷腦筋的,是這些「投不下英跟瑜」的票,能不能轉而支持自己?以及如何讓他們願意支持自己?所以,左右開弓是第一步,明確自己的產品定位,創造市場利基點;接著,將被冷落以久的媒體聲量找回來,降低蔡英文跟韓國瑜的聲量,才不致被邊緣化。至於什麼政見、觀點、論述,雖然很重要,但說實話,在這種「粉性」大於一切的選戰中,真的不是太有用的東西。
「起風」之後,要看反應,才知道有沒有「續航力」,尋找適當宣布參選時機;看似「起瘋」的柯文哲,遠比我們表面看到的口無遮攔,有更多盤算。
以上評論不代表本新聞網立場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