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是運送樟腦的經濟命脈,185縣道被台27甲線取代後,廢棄的隧道成了洋燕、台灣葉鼻蝠群聚棲息處所,十八羅漢山特殊的地質、地景豐富的人文歷史,是探訪生態秘境不能錯過的一景。
六龜5號隧道內吊掛著數百隻俏皮模樣可愛的蝙蝠,最大宗的是台灣葉鼻蝙蝠,牠們在通風佳、溫濕度適宜的幽暗隧道中快活悠遊;洞內豐富的昆蟲讓牠們飽足,廢棄的隧道是牠們的棲息地、牠們的家。
百餘公尺長的6號隧道則是洋燕的天下,礫岩洞穴是牠們的窩,沒有人類的干擾,洋燕和蝙蝠各擁天地,恣意自在,逾80年的樟腦古道如今成了生態廊道。
六龜位居屏東平原與中央山脈丘陵交會地,海拔800公尺一帶適合樟樹生長,日治時期大片的樟樹林是樟腦的原料,具有極高經濟價值,六龜還設有樟腦專賣局,官方統籌樟腦輸運。
世居於六龜的生態解說員張運正告訴中央社記者,樟腦除了除蟲防害,更重要的是無煙火藥的原料,所以樟腦不僅是高經濟價值產業,更是國防產業的一環,當時的樟腦運配送工作人員,都算國防工業從業員,伐木工更是炙手可熱的行業。
張運正說,樟木工需求殷切,當時苗栗一帶的客家庄青年搶著當伐木工,還掀起一波「北客南移」的風潮,可見樟腦產業於當時興盛、風光的程度。
以生產樟腦聞名的六龜,數量很大宗,快速輸運成了產業要發達的重要課題,張運正說,要快速將樟腦運出,就不能再依賴旱季荖濃溪河床當輸運路徑,所以1936年日本人興建一條從六龜通往美濃的道路,動用大批人力打洞鑿山貫穿十八羅漢山,成為可以四季輸運樟腦和原木的產業命脈。
792公尺長的六龜隧道受限於人力、機具,大約以6年的時間貫通。
張運正說,後來太平洋戰爭,旗美地區是美軍轟炸的重點,六龜隧道及附近山壁可做屏障,當時成了旗山糖廠機具囤放處,產業道路在二戰期間轉換成隱密的防空壕洞。
終戰日本人撤返引揚,樟腦的經濟、戰略產業式微,六龜隧道成了185縣道,產業命脈轉成了通勤要道,變成六龜、美濃住民往返聯外最重要的路徑。
世居於六龜,張運正說,小時候只要能穿越六龜隧道,對孩子們來說都叫「進城」,即使只是到旗山,都像極了劉佬佬進大觀園一樣的的令人期待和興奮。他形容昔日的「六龜隧道」對他就像是今日的「台灣高鐵」,是通往夢想、繁華的道路。
隨著經濟的進步,美濃、六龜的好山好水成了繁華都會民眾遠離塵囂嚮往的山林美景,尋幽探勝的遊客前撲後繼,十八羅漢山渾然天成、峰峰矗立的山形景緻成了觀光勝地,185縣道已不足以承載絡繹於途的觀光人潮。
隧道淨高不足,當時盛行的雙層觀巴無法通行,於是新建台27甲線外環道路取而代之,老舊的六龜隧道在1992年功成身退,林務局同時將十八羅漢山劃為自然保護區,此後隧道湮沒在荒煙蔓草中,風蝕雨化。
去年9月,林務局打開六龜旅遊門戶,規劃開放部分六龜隧道,含4、5、6共三座,透過專業解說員帶領遊客探索自然保護區的歷史與生態奧祕,從特殊地質、地景、生態說起,帶出樟腦古道的經濟、戰略人文史,讓外界得以有機會探索六龜隧道之美。
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簡慶發說,茂管處在協助套裝行程,希望加值遊程,創造觀光經濟。(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