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檳榔種植面積「果物類第一」 教授怒批

記者 詹舒涵 / 攝影 莊沛文 報導
發佈時間:2018/07/30 23:28
最後更新時間:2018/07/30 23:28

台灣種植檳榔面積在2017年,竟然還是所有果物種植面積中的第一名,達到4萬2000多公頃,遠超過第二名香蕉2.5倍,但檳榔屬於淺根作物,對水土保持有不良影響,另外台灣口腔癌患者中,有九成都有嚼食檳榔的習慣,其中檳榔鹼更被確定為一級致癌物,讓專業醫師直言,政府根本是讓致癌物公然合法販售。

圖/TVBS


 
專業機具定量將白灰粉,噴灑在檳榔葉上,業者再俐落捲起塞入檳榔。

檳榔攤業者:「現在(產地)都三地門。(就屏東那裡?)對。」

檳榔屬於熱帶作物,台灣種植多半在中南部,種植面積相當驚人。

 
記者詹舒涵:「就是我手中這一顆顆小小的檳榔,在去年的總種植面積,來到了4萬2600多公頃,佔所有台灣果物面積,種植裡頭的百分之23、排名第1,而且勝過第2名的香蕉2.5倍。」

翻開數據香蕉2017年,種植面積是1萬6842公頃,芒果則是1萬6050公頃,檳榔都是遠遠超過,產量更達到10萬2165公噸。

圖/TVBS

目前檳榔種植主要分布在南投和屏東,多半種於山坡地上屬淺根植物,成團網型根狀,沒有明顯主根,抓地力弱、水土保持差,面臨風災大雨就容易土石坍方,農糧署近年來,也一直鼓勵農民,轉作像是油茶等具經濟價值的作物。

農糧署作物生產副署長徐煇妃:「當然農民一方面也會顧慮到說,後面的產銷會不會有問題,所以像剛剛提到的油茶,就是一個比較高經濟價值的作物,那農民如果轉作油茶的話,那後端我們也去鼓勵農企業,還有像一些公益團體,像那個陽光基金會帶給我們,去做一些後端的銷售。」

轉作計畫從103年開始推動,到105年轉作面積只有116公頃,但多了後續通路及說明會輔導後,去年已經達到604公頃,只是種植檳榔的農民,多半年齡都在62歲以上,年事已高、轉作意願偏低,農糧署表示只能繼續輔導。

圖/TVBS

診間裡醫生仔細檢查口腔癌病患狀況,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資料,口腔癌是台灣男性癌症死因及發生率第4名,每年有3000人死於口腔癌,其中9成都有嚼食檳榔的習慣。

 
病患崔麟祥:「以前我是喜歡吃辣,那在那個(發病)之前,我發現只要那個辣的東西到我嘴裡面,那種感覺是有種非常刺痛的,然後沒有辦法消除掉,那時候、那時候沒有想太多,那時候只是想說,是不是我的口腔黏膜變薄了。」

今年61歲的崔大哥,吃檳榔的時間超過30年,2010年發病開刀挖除,現在還在持續回診追蹤治療。

病患崔麟祥:「(口腔)那個洞就是病灶的位置,盡最大的努力,把它切掉,挖除切掉,然後從這邊挖肉,慢慢去補這一區。」

像這樣的口腔癌病患,台灣每年還以7000個新病例在增加,看在行醫20年的醫師眼裡,直批政府是公然合法販售一級致癌物。

新光耳鼻喉科主任侯勝博:「有檳榔籽裡面所分泌出來的檳榔鹼,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第一級的致癌物。」

 
營養師劉怡里:「檳榔他其實纖維很粗,那在吃的情況之下,因為久而久之,就摩擦你的所謂口腔黏膜,那有些人可能摩擦完之後好了,可是在這樣周而復始的情況之下,有可能口腔黏膜出現這個受損傷害的部分。」

醫界沉重呼籲,但檳榔在台灣年產值達百億,被稱為是綠金,要轉作可是大工程,醫師也坦言就算不種,目前很多檳榔根本是進口。

新光耳鼻喉科主任侯勝博:「台灣的檳榔業者非常的聰明,所以其實是他們也由東南亞進口,這個很多的檳榔,所以檳榔的總消耗量,並不會因為這個種植面積而減少。」

台灣綠金嚼出環境健康雙輸窘境,也蒙上深深隱憂,現在想勇敢說不,除了靠政府、政策推行外,恐怕民眾即刻的自我警惕,會勝過更多相關配套加以落實。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

👉天然護膚市場升溫!無添加敏肌也可用

👉精油保養最低49折再享1111折111

👉0水保養・以油養膚,精油保養快跟上


#口腔癌#檳榔#商機#進口#致癌#癌症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156

0.0619

0.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