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別進加護病房才後悔!「1疾病」被嚴重低估 醫曝30年觀察

編輯 蕭達多 / 責任編輯 編輯組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5/17 22:02
最後更新時間:2025/05/17 22:02
黃軒醫師說,身為重症專科最不願看到,病人躺在加護病房後悔沒及早重視血壓問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黃軒醫師說,身為重症專科最不願看到,病人躺在加護病房後悔沒及早重視血壓問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近年,高血壓年輕化趨勢逐漸浮現,這個被稱為「隱形殺手」的疾病,若控制不良可能引發腦中風、主動脈剝離、心肌梗塞等致命併發症。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今(5月17日)適逢世界高血壓日,他以「從台灣到馬來西亞,30年的臨床觀察與預防建議」為題,分享自身在重症醫療第一線的觀察。

黃軒說:「過去30年,我在重症醫療第一線,見證了太多血壓失控的危急個案。最令人遺憾的是,許多併發症本來是可以預防的」。

 

更多新聞:中職/「南人祭」好火爆!罕見情況超前分沒了 餅總爆氣抗議

黃軒指出,早期介入能降低心血管風險50~70%。而東南亞地區高血壓年輕化趨勢與生活西化、飲食習慣息息相關,華人普遍「怕吃藥」的心態,往往錯過控制病情的最佳時機。此外,台灣患者普遍工時長、壓力大,馬來西亞患者則飲食重鹹,兩地共同點是「普遍低估高血壓的危險性」。

他舉例,一名45歲企業人士因長期血壓維持在145/95,自以為「還在可接受範圍」,最後因主動脈剝離緊急送進加護病房。
 

更多新聞:「兆元宴」餐前大合照! 黃仁勳讚:世界上最棒的CEO們

黃軒表示,腦中風黃金治療時間僅4.5小時,主動脈剝離搶救時間只有分鐘之差,心肌梗塞存活率更直接取決於平時血壓控制。建議理想血壓值應低於120/80 mmHg,並提供詳細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建議,包括遵循DASH飲食原則、每日鈉攝取上限2300mg,高血壓患者則應控制在1500mg以下,同時避免加工食品、零食與外食湯品。

黃軒強調:「千萬不要自行調整藥物,即使很忙也要定期追蹤。」他也感慨表示,作為重症專科醫師,最不願看到的就是病人躺在加護病房時,才後悔沒有及早重視血壓問題。

#高血壓#心臟疾病#腦中風#主動脈剝離#心肌梗塞#血壓控制#台灣#飲食#重症醫療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256

0.0584

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