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污引發民怨,各縣市政府全把希望看向空污基金,也都反應自己縣市收到的基金不敷使用,不過其實空污基金每年收入並不高,2016年還只有37億,今年9月1日開始,移動空污費隨油增收,預估將讓一年的收入來到90億左右,而政府計畫再針對工廠排放粒狀物做徵收,預計將再增加30億收入。
台灣空氣品質究竟好不好?環保團體比較2017年1到11月,與去年同期全國PM10平均值,從每立方公尺42.3微克上升到43.8,全台76個測站5成5數值不降反增。惡化前10名全在中南部,以屏東潮州惡化最多,高雄楠梓的PM10指數最高69.7,而且有58天都是紫爆。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說,苗栗以北的話PM10它是稍微有改善,改善約4%,苗栗以南就是從台中以南的話是惡化8%,雲林以南的話它的差距更大,它惡化了12%。
目前國內對於PM10標準,日均值每立方公尺130微克,年建議標準值每立方公尺65微克,而以WHO標準分別是50與20,照這個標準看來,到現在2017年的平均值,只有陽明山測站合格。台灣的空氣汙染源,約3到4成是來自境外,而在境內的部分,這熙來攘往的車輛約只佔3分之1,另外還包括工業類還有其他類,各占3分之1要改善空氣品質。這空污基金該怎麼收取?怎麼應用?也引發各界熱烈討論。
隨著空污引起的民怨升溫,要改善空氣品質,各縣市政府將目標望向空污基金,現行空污基金分配,固定污染源6成地方4成中央,而營建工地則是地方政府徵收,移動污染源中央統籌收取,再透過縣市政府提出計畫核定補助,如台北市預估將上繳3億,但收到的計畫補助金,約只有1成。
台北市環保局副局長蔡玲儀表示,移動源的改善補助不是唯一的方法,現在有在做的就是低污染排放示範區,所以覺得移動源的空污費,中央留50%,那麼另外50%讓地方可以做這些因地制宜的工作。新北市環保局空品科長李俊毅則說,新北市設籍的車輛數,或者是交通流量,都是居全國之首。希望說中央經過適度的調整,讓這些空污費可以做更有效的應用。
像是高雄尖峰時段大眾運輸免費,就是動用空污基金,改善方案需要因地制宜。目前空污基金移動汙染源,收入1年約46億,營建工地1年13到14億,工廠約30億加起來才90億,餅似乎小得不夠分。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認為,空污基金應該大量徵收,因為固定污染源它徵收的比例實在太少了,工業比較密集的中南部,它如果收更多的空污基金,而且能夠在地使用的話,這更符合公平正義原則。他補充,預算可能要超過500億,甚至以後慢慢可以增加到1000億。
環保署空保處長蔡鴻德說,工廠的部分會在年底之前,針對粒狀物會去做開徵的動作,這邊徵收下來以後可能會再增加30億,對工廠可能會再增加30億的收入,這樣加起來總共是120億左右。但增加收入來源,並不足以解決空污問題,環保團體直言,改善現況 需有明確應用與徵收計畫。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副會長劉志堅指出,固定源給補助也是很奇怪,柴油車你要補助嗎?也很怪,分配跟使用其實都應該再有更好的計畫、管理、督導,跟對效益的掌握來看來用。以現行境內污染源,大貨車、餐飲業、電力業都是大宗,環保署計畫透過補助,加速柴油大貨車與二行程機車汰換,而眼光放到社區污染源前3名,分別是餐飲業、宮廟,還有道路揚塵。
環保署空保處長蔡鴻德表示,在108年以前會將這些東西淘汰完畢,然後到了109年7月1日至開始,加嚴標準就要生效了,包括工廠的加嚴標準生效,包括對老舊車輛的加嚴標準生效。我們每分每秒都在呼吸,光等待空污基金或政府發揮恐怕還不夠,小至個人大到各行各業,抗空污行動得要盡快全面啟動。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