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被控洩密案,台北地方法院判決無罪,起訴此案的北檢立刻嚴詞抨擊馬誤導法官,並認為北院判決結果顯然違背法令,將提出上訴。但是假如台灣採行的是陪審制,或是如蔡英文總統所期待的一定要讓「國民法官」進入法院,不知道北檢有沒有想過,當初檢察官在起訴書中寫了一大段,指控馬英九是因為與王金平理念不同,施政難以貫徹,意圖以關說罪名使王喪失黨籍而失去立法院長職務,以致有相關洩密之不法犯行,而這麼一段不知道該稱為名嘴化,或是政治推理小說化,抑或是心理分析師化的起訴關鍵重點,恰好成了馬英九脫罪的基礎之一。
如果大家都偷懶用誅心之論邏輯辦案,恐怕也會有人懷疑,檢方當初根本是故意留下這個漏洞,使馬英九得以在判決時脫身,並且無限推論「不但法院是國民黨開的,連檢察系統也是國民黨養的!」但這樣的推論公平嗎?當然不,可是這個怪異的後門又是誰先打開的呢?台灣的司法為什麼總是不被人民信任,為什麼經常被質疑遭政治力介入干預,不就是因此而生!
圖/翻攝自梁明輝臉書
在政治領域中,權力鬥爭和相互制衡之間,界線極其模糊,甚至根本沒有標準答案。同樣的,合作無間和狼狽為奸的差別,也可以從不同的立場得到完全相反的結論。因此,檢方與其在馬英九的犯罪動機上賣弄自己的政治名嘴能耐,不如在馬英九的實際行為上觸犯哪些法條檢具更紮實證據,才能夠讓馬英九負起真正該負的法律責任,而不是使全案淪為政治小說般的情緒鋪陳,留下許多各說各話空間,也導致法律案件留下了詭異的漏洞。
北檢指責馬英九誤導了法官審案,但檢察官的起訴內容,是不是也形同另一種誤導?這究竟是高明還是愚笨?這話題名嘴可以講得口沫橫飛,唯獨司法的專業與尊嚴,又被踢到牆角。難怪司法改革改來改去,常有徒勞的感慨。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