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今(13)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會後發表談話表示,為因應中國對國軍的滲透及間諜活動之威脅,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恢復軍事審判制度,讓軍法官回到第一線;同時也將清查軍公教人員是否持中國身分證。對此,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表示,如今賴清德走回頭路,是人權大倒退,也推翻當年民進黨的主張,是昨是今非,「未來走向『戒嚴』之路,也不會讓人意外」。
蕭旭岑表示,賴清德稱「中國」已是「反滲透法」所定義的「境外敵對勢力」時,兩岸恐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這代表賴清德在法制上全面將大陸當成敵國,意圖模仿俄烏戰爭模式,藉由引戰、衝突取得通往台獨的路徑。
蕭旭岑說,如同他先前預測,賴清德會將這些「抗中」化為法案,做為大罷免的政治攻防,同時將會希望搏一把取得國會多數,最終階段是要廢除「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實踐他的「新兩國論」。

蕭旭岑指出,當年「洪仲丘事件」後,馬英九前總統推動軍事審判回歸普通司法體系的改革,「如今賴清德走回頭路,是人權大倒退,也推翻當年民進黨的主張,是昨是今非。」更重要的是,恢復軍事審判後,更讓人質疑政府是否一步步推動恢復叛亂時期的軍法統治。
蕭旭岑進一步表示,賴清德此時的大動作是為轉移送走台積電的「賣台」質疑,且從最近開始封殺言論自由,剝奪陸配合法權益,到對軍公教進行全面的大清洗,「未來走向『戒嚴』之路,也不會讓人意外」。
蕭旭岑表示,賴清德衝撞兩岸,意圖動盪台海,結果將由全民承受。但是諷刺的是,賴清德對軍公教、陸配用不成比例的干預手段,卻對已被質疑接受美國資金、違反「國安法」的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裝聾作啞,這不但是雙重標準,而且也坐視外國勢力不當介入我國內政,製造我社會對立的行徑,這是不折不扣的出賣台灣利益。
蕭旭岑指出,包括針對宗教團體赴陸的管制,干預國人赴大陸地區相關證件,以及陸委會要求全體公務員切結未在中國大陸「設有戶籍、領用中國大陸護照、身分證、定居證或居住證具結書」,抹紅藝人的兩岸認同等,都有違憲違法之虞,包括侵害人民遷徙自由、言論自由等,其中行政部門可能的濫權,未來一步一步走向戒嚴或準戒嚴的方向,國人應該感到戒慎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