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韋安(資深媒體人)
在當前社會的夾縫中,台灣的年輕世代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政治與社會的壓力下,渺小、卑微、艱難地尋找著自己的未來。年輕人們的吶喊,已經成為當前台灣社會不可忽視的聲音,然而,這個世代的無奈與哀怨,卻往往被忽視甚至誤解。要讓年輕人重拾希望,光是同情與空談是不夠的,行動才是關鍵。
 
藍綠兩黨為了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為了如何尋找台灣國際空間攻防,卻沒有一個黨勇於承諾,把年輕人起薪從3萬元,向上調漲到5萬8千元。每一次大選,他們都看到政黨爭吵不休,卻看不到任何改善現實生活的具體行動,這讓年輕人們逐漸對藍綠政治失去信心,進而選擇政治冷感或對抗性投票。
另一個案例是剛大學畢業的Tina,她的家境一般,父母希望她能考取穩定的公職以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經過2次考試後,Tina仍未能如願,公職名額有限,競爭異常激烈,但即使考取公職,薪水也未必能讓她能自立門戶,付得起搬出原來家庭,而買個小窩的房貸。對Tina來說,藍綠兩黨的政治承諾,與她和同齡人實際的生活困境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落差,Tina和她的不少朋友和同學們都希望能「推倒藍綠高牆,走進白色潮流中」,即使這只是一場夢,也能暫時麻痺當下的不滿與焦慮。
全台有120萬人符合勞動部定義的低薪勞工標準,薪水在3.1萬元以內,而這120萬人中,有許多年輕世代,以上這些困境讓年輕人感到自己被困在一個無法突破的瓶頸中,政客們的口號雖然響亮,但對他們的生活和生存幫助甚微。
 
首先,政府和企業應該共同努力提高起薪水平,2024年人均GDP估算,台灣已超越日本、韓國,分別為:
• 台灣:34,430 美元
• 日本:33,140 美元
• 韓國:34,160 美元
但是起薪卻分別為:
• 台灣:約 31,000 台幣 / 月
• 日本:約 43,500 台幣 / 月
• 韓國:約 63,000 台幣 / 月
設定一個4萬元台幣以上的起薪目標,成為政黨施政責任,和企業的社會義務來共同達成,政府可以通過獎勵,稅收政策的調整,鼓勵甚至「強制」企業大幅提高薪資起點。其次,政府應加強對年輕人就業選擇和創業的支持。傳統低技術產業,多開放外籍移工補足缺工,反正年輕世代已無法像父輩那樣做傳產工作,鼓勵新經濟、AI科技關鍵產業,新創公司及再投資,為本土年輕人才創造更多高薪就業機會。
 
政府支持、民間主導,設立更多創業資金和孵化器,幫助年輕人轉化創新想法,成為實際的商業模式,這不僅能解決年輕人的就業問題,還能為台灣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台灣是高科技、AI硬體生產製造大國,應該嘗試朝軟體、運用服務大國的方向努力。
此外,針對房屋問題,政府應推動更多的青年住房政策,讓年輕人能夠負擔得起自己的住房。如今台灣房價居高不下,年輕人無法承擔房貸的壓力,這對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心理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政府應加大對青年首購族的補貼,並限制房價過度投機行為,讓年輕人有更多機會不再漂泊不定,而能盡快安身立命。
這十幾年來,年輕選民的投票傾向,對台灣政治產生了重要影響,這表明只要年輕人願意行動,用選票來給藍綠「打分數」,他們有能力成為改變台灣政治生態的新契機,雖然目前還沒有達成他們想要改變政治的目標,但讓傳統政黨不得不重視年輕人的聲音。
台灣的未來在於新世代的成長與發展,讓他們長大長強,而不是只在政治上「割草」,拿到他們的選票後,不去真正解決他們生存發展問題,年輕世代看不到真正希望而消沉絕望躺平,談何台灣的前途和未來。
年輕人不斷發出的吶喊不應該被忽視,他們的困境是真實且迫切的,光是同情關注是不夠的,需要採取實際行動幫助年輕世代找到突破困境的出路。透過提高薪資,創造AI新經濟時代更多就業機會,提供從學校到職場,掌握新科技的教育及技能訓練,解決居住正義,才能讓年輕世代成為國家發展的動力來源。
 
應該傾聽年輕人的聲音和願望來製定國家重大方針決策,統獨國家認同、兩岸關係政策方面,他們在最前方也生存的更長久,來承擔和接受「台海戰和」的禍福結局。年輕世代早已厭倦和不耐煩藍綠在統獨上長期惡鬥,各謀政治利益沒有解決問題,反而製造出更大問題來,年輕人在兩岸關係,這個台灣最重大的政治問題上要有足夠話語權,對自己的命運做出選擇。
在當前社會的夾縫中,台灣的年輕世代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政治與社會的壓力下,渺小、卑微、艱難地尋找著自己的未來。年輕人們的吶喊,已經成為當前台灣社會不可忽視的聲音,然而,這個世代的無奈與哀怨,卻往往被忽視甚至誤解。要讓年輕人重拾希望,光是同情與空談是不夠的,行動才是關鍵。
● 夾縫中的困境
年輕人的困境在於,他們既要面對現實的經濟壓力,又要承受政治對立的夾擊。根據統計,台灣許多畢業生的起薪只有3萬元上下,這與物價和生活成本不成比例,更遑論他們未來的購屋夢和家庭生活。藍綠兩黨為了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為了如何尋找台灣國際空間攻防,卻沒有一個黨勇於承諾,把年輕人起薪從3萬元,向上調漲到5萬8千元。每一次大選,他們都看到政黨爭吵不休,卻看不到任何改善現實生活的具體行動,這讓年輕人們逐漸對藍綠政治失去信心,進而選擇政治冷感或對抗性投票。
● 政治與現實的落差
這種對政治的失望並非憑空而來,而是積累於年輕世代的生活經驗中。在科技產業工作3年多的年輕工程師小陳,原以為進入科技業能擁有一份穩定且高薪的工作,但實際情況卻不盡如人意,每天長時間加班,工資雖然比其他產業高,但扣除房租與生活開銷後所剩的積蓄,讓他還是將成家立業視為一種風險,因為他最近有點擔心,公司下一波裁員潮的來臨。另一個案例是剛大學畢業的Tina,她的家境一般,父母希望她能考取穩定的公職以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經過2次考試後,Tina仍未能如願,公職名額有限,競爭異常激烈,但即使考取公職,薪水也未必能讓她能自立門戶,付得起搬出原來家庭,而買個小窩的房貸。對Tina來說,藍綠兩黨的政治承諾,與她和同齡人實際的生活困境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落差,Tina和她的不少朋友和同學們都希望能「推倒藍綠高牆,走進白色潮流中」,即使這只是一場夢,也能暫時麻痺當下的不滿與焦慮。
全台有120萬人符合勞動部定義的低薪勞工標準,薪水在3.1萬元以內,而這120萬人中,有許多年輕世代,以上這些困境讓年輕人感到自己被困在一個無法突破的瓶頸中,政客們的口號雖然響亮,但對他們的生活和生存幫助甚微。
● 實際行動的必要性
面對這樣的年輕世代現實困境,不能只是喊口號,必須立即採取行動,為年輕人們解決問題,創造更多實際機會。首先,政府和企業應該共同努力提高起薪水平,2024年人均GDP估算,台灣已超越日本、韓國,分別為:
• 台灣:34,430 美元
• 日本:33,140 美元
• 韓國:34,160 美元
但是起薪卻分別為:
• 台灣:約 31,000 台幣 / 月
• 日本:約 43,500 台幣 / 月
• 韓國:約 63,000 台幣 / 月
設定一個4萬元台幣以上的起薪目標,成為政黨施政責任,和企業的社會義務來共同達成,政府可以通過獎勵,稅收政策的調整,鼓勵甚至「強制」企業大幅提高薪資起點。其次,政府應加強對年輕人就業選擇和創業的支持。傳統低技術產業,多開放外籍移工補足缺工,反正年輕世代已無法像父輩那樣做傳產工作,鼓勵新經濟、AI科技關鍵產業,新創公司及再投資,為本土年輕人才創造更多高薪就業機會。
政府支持、民間主導,設立更多創業資金和孵化器,幫助年輕人轉化創新想法,成為實際的商業模式,這不僅能解決年輕人的就業問題,還能為台灣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台灣是高科技、AI硬體生產製造大國,應該嘗試朝軟體、運用服務大國的方向努力。
此外,針對房屋問題,政府應推動更多的青年住房政策,讓年輕人能夠負擔得起自己的住房。如今台灣房價居高不下,年輕人無法承擔房貸的壓力,這對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心理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政府應加大對青年首購族的補貼,並限制房價過度投機行為,讓年輕人有更多機會不再漂泊不定,而能盡快安身立命。
● 重拾希望的契機
最終,要讓年輕人重拾希望,肯定鼓勵他們的政治參與,成為對台灣民主進步的關鍵影響力,太陽花學運後,2014年以來的縣市長及總統立委選舉中,年輕世代其實已成為決定藍綠勝敗關鍵平衡仲裁力量。他們可以「教訓」老派麻木的國民黨,讓2016年、2020年民進黨贏得總統選舉,立委席次在國會中單獨過半,使60年來藍大於綠的政治板塊翻轉,但也可以因為「討厭民進黨」,讓綠營地方執政縣市從2014年的13席,掉落到2022年只剩5個縣市。這十幾年來,年輕選民的投票傾向,對台灣政治產生了重要影響,這表明只要年輕人願意行動,用選票來給藍綠「打分數」,他們有能力成為改變台灣政治生態的新契機,雖然目前還沒有達成他們想要改變政治的目標,但讓傳統政黨不得不重視年輕人的聲音。
● 台灣國際空間 vs. 年輕人生存空間
當在爭取台灣國際生存空間時,各政黨必須同樣關心和正視,真正解決年輕世代的生存問題。年輕人沒有現實社會中的生存空間,就不可能維持和壯大台灣的經濟實力,追求國際空間將失去底氣和基石,如果年輕人無法在自己的土地上安身立命,沒有可以維持生存尊嚴的薪資物質基礎,那麼再多國際空間,也無法消除他們的憤怒和哀怨。台灣的未來在於新世代的成長與發展,讓他們長大長強,而不是只在政治上「割草」,拿到他們的選票後,不去真正解決他們生存發展問題,年輕世代看不到真正希望而消沉絕望躺平,談何台灣的前途和未來。
年輕人不斷發出的吶喊不應該被忽視,他們的困境是真實且迫切的,光是同情關注是不夠的,需要採取實際行動幫助年輕世代找到突破困境的出路。透過提高薪資,創造AI新經濟時代更多就業機會,提供從學校到職場,掌握新科技的教育及技能訓練,解決居住正義,才能讓年輕世代成為國家發展的動力來源。
應該傾聽年輕人的聲音和願望來製定國家重大方針決策,統獨國家認同、兩岸關係政策方面,他們在最前方也生存的更長久,來承擔和接受「台海戰和」的禍福結局。年輕世代早已厭倦和不耐煩藍綠在統獨上長期惡鬥,各謀政治利益沒有解決問題,反而製造出更大問題來,年輕人在兩岸關係,這個台灣最重大的政治問題上要有足夠話語權,對自己的命運做出選擇。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