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金門模式」成型?我國外離島相繼遭陸公務船越界執法

記者 葉郁甫 / 攝影 羅士朋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5/28 22:29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28 23:14

解放軍東部戰區,日前對台發動的「利劍演習」,三天之內,不僅是軍機軍艦大舉壓境,為數不少的海警船也投入這次威嚇行動。其中,更針對了我國東引和烏坵等外島,多次擴大越界執法。讓人更加擔心,今年二月到現在,金廈海域一帶的海上僵局,未來將成我國外島的常態威脅。學者一致認為,目的就是徹底否定台灣的治權。

圖/TVBS

 
央視記者:「我正跟隨東部戰區,海軍益陽艦編隊,在台島北部附近海域,執行戰備警巡任務。」

賴清德政府上任第三天,中國大陸解放軍再度發動針對性演習,聯合利劍合圍台灣本島,而戰備警巡則是用武力替執法撐腰。

海巡人員:「中國海警14509,這裡是中華民國海巡署,PP3586艇廣播,你已違反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進入我方限制水域。」

 
同一天馬祖東引禁限制水域,我國海巡艇和大陸海警也一度對峙,一如中共官媒公告內容,福建海警組織海上編隊,兩地開展綜合執法演練,航路距離烏坵最近點只有2.8海里,另一批和東引也只相距3.1海里。

國防院國安所副研究員李俊毅:「直接用軍事手段,比如說針對烏坵東引,有一些軍事上的演習,那個可能會有目的跟手段,不一致的問題,中國在對台的這個施壓上面,它已經越來越嫻熟,讓不同的部門軍事的警察的,就是海警的部分,能夠更偕同去發動對台的這些作為。」

中國大陸海警巡航的「金門模式」看似已經遍地開花,金門周圍海域,光是5月就發生五次海警海監海事船,越界執法巡查,看不見的背後意圖,比直來直往的武力恫嚇更難防範。

國防院國安所副研究員李俊毅:「只是說如果它只做一次的話,那麼外界包含台灣,包含國外的這些政治政府,或者是評論人,仍然可能會把它解讀成,這是一個偶發性的事件,所以為了去持續強化中國的主張,那麼它必須不斷的去製造,或者是累積相關執法的事實。」

在輿論心理法律對台「新三戰」架構之下,官媒文宣推波助瀾,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以中國大陸海警3月15日和5月3日兩次行動,宣稱巡查已經對金門周遭水域,達成「有效覆蓋」,不論是民用船隻或是國軍的軍用運補船,未來都將納入執法範圍。

淡江戰略所助理教授林穎佑:「我個人會認為對於海上的運補,並不會有直接的威脅,但是它會去造成的是一種,對於我們的心理上面的一個程度的,一個反應的威脅,它會認為是因為我們,本島台灣人民所做出的選擇,反而會造成金門地區民眾的不安全感,這一點是有可能中共會對於,它們要進行輿論戰可能會強化的一個目標,基本上就是兩手策略,硬的更硬軟的更軟,各部門做好自己的事,所以其實有時一些部門,可能會釋出一些惠台政策,但是其他的部門,可能就要去做好對台軍事鬥爭的準備。」

學者所指的各司其職,是負責執法的海警,海洋資源調查維護的海監,管轄撈捕的漁政單位,和維護海上交通的海巡,在黨的指揮下可分工可協作,都是典型灰色地帶衝突可運用資源。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根據中國大陸在1996年所劃的領海基線,金門其實是在領海基線,跟中國大陸陸地之間,它是屬於中國大陸法律中的內水,所以依照中國大陸的法律,它對金門其實不但是有管轄權,甚至還有主權跟主權權利,所以所有跟海上相關的行政執法單位,在金門周邊按照中國大陸的法律都有角色,我覺得它們就是也要利用這個機會,把我們在這些外島的禁限制水域,就它以往的這種執法管轄的空白一併推翻,更要觀察的是,它是不是在演練武力犯台作戰的一個輔助性的作戰,也就是對我們外離島的封控作為。」

遠水難救近火,無法改變的地理現實,5/23演習中共匡列的操演範圍,成了最佳印證,而類軍事行動,仍然是政治的延伸。

國防院國安所副研究員李俊毅:「那灰色地帶威脅的一個特色就是,它是一個漸進式的,除了在累積法律戰的這個,對它有利的事實之外,在實際上它也是在測試我方的反應,那甚至說或許也不會排除,甚至樂見說我們跟他們有一些,局部性的這種衝突,從中國在南海的作為來看,我們的確可以預期就是,中國海警船在我們周遭海域的活動,它其實的確有升高的可能,看中國的政治上的判斷或者是需要,因為中國之所以需要做這件事情,是要改變台海的現狀。」

我國底線如何堅守,同時避免擦槍走火,政軍新局才開始,考驗卻已經接踵而至。


 
 

陸潛艦現身台海

#越界執法#外島#海警船#利劍演習#解放軍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2038

0.1140

0.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