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國安局在立法院的業務報告上證實,為了強化通訊韌性,部署低軌衛星接收站的計畫已經啟動。但是我國能否擁有自己的衛星系統,其中一大問題,就是發射能力。消息指出,向來用作飛彈試射的九鵬基地,中科院正著手增建測試場;未來也將增加火箭推進用的固態燃料產線。
前飛彈指揮部計劃處長周宇平:「火箭跟飛彈其實真的是大同小異,但最主要是裡面推進劑的部分,那火箭基本上就是推進,它就是把所謂的籌載送到高空,把東西這個不管是朝遠方,或者是高空來做推進,火箭隨著你的籌載越大,你的投射的軌道越高,你必須要載的這個火藥,基本上它要更多。」
不論飛行方式或發射場地,飛彈和火箭其實一體兩面,近期消息指出,中科院九鵬基地秘密增建深達地下四層的火箭靜態測試廠,其實海空戰力提升計劃全面推動後,中科院在去年主動披露弓三雄三等國造飛彈,火箭固體推進劑的生產線,彷彿已經為其他運用空間埋下伏筆。
近兩年試射不是軍方專利,九鵬場外空域因為產學火箭試射越來越熱鬧,其實我國的太空夢,早在1970年代就萌芽。
資深軍事記者盧德允:「其實發射人造衛星進入太空,我們中科院大約在民國70年代,也就是1980年代,就已經有能力了,美國方面不願意我們中華民國擁有這個長程的這種投射能力,因為這個太空火箭,基本上它一體兩面你換個面目,它就變成地對地的彈道飛彈。」
盤點當前相關產線,除了九鵬內部,中科院和軍備局在高雄大樹一帶的兩個廠房,都有固態推進劑生產能力,關鍵就在300加侖拌藥機,美方出口鬆綁,據傳自製加上外購,目標在2026年之前產線3加2,量能始於需求。
資深軍事記者盧德允:「在民國70年代,美國曾經下令中科院,停止了一個計畫叫做天馬,它是一個中程的彈道飛彈計畫,奇萊專案的內容,主要就是一個探空火箭,所謂探空火箭在對面的大陸,他們叫做運載火箭。」
專案計畫由國家太空中心接手主導,把名義和目的盡數轉向科學研究,火箭打造最初目標,是足以將50到200公斤的衛星,推送到500公里高的太空低軌道,技術成熟後,走向精確入軌。
國防院中共政軍所副研究員許智翔:「中科院其實有負就是研發太空火箭,那射高曾經也有到過300公里左右,通常我們會覺得運載火箭,它可能在就是用比較通俗的話講,就是頭部的部分,它可能會比較大,那它會需要載運一些就是可能各種衛星,或者是不同的籌載,把它投射到太空,但是如果我們要把類似的技術轉移到飛彈上面,我們不太可能會單純的就直接把同樣的彈體,拿來轉移作為飛彈使用,它其實這個東西,還是需要重新設計的,特別是數位發展部,基於外島斷纜事件,著手強化戰時通訊韌性,在國內廣布低軌衛星訊號接收站之前,發射能力是基本要素。」
國防院中共政軍所副研究員許智翔:「就像公開資訊上面可以看到,大約在2030年左右,我們當然會希望慢慢的有發射衛星上去的能力,自己發射衛星上去的能力,那這個其實不是一蹴可幾的東西。」
特別是烏俄衝突爆發後,全世界衛星發射能力更為短缺,台灣想自立上太空,還有一堆現實問題有待克服,但是面對潛在的通訊威脅,邁開步伐時猶未晚。
◤2024年末運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