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韋安(資深媒體人)
過去的2021一年當中,新北市長侯友宜,經歷了兩場挑戰和考驗。一是5月中,突如其來的「疫情風暴」,二是12月18日的四項公投帶來的「政治危機」。
 
侯友宜在2個月左右時間裡面,領導新北市府,戰勝全台境內最複雜嚴峻地區(新北)的疫情。四項公投所帶來總統大選級的考驗,侯也安然度過,多項民意支持指標顯示,侯仍然維持所有政治人物「第一」地位。並贏得更多中間選民,和年輕人的支持;根據TVBS最新政治人物聲望民調結果顯示,侯友宜仍以70%滿意度,再度居冠,第二名為衛福部長陳時中57%。第一、二名,相差達13%。
1月13日,故總統蔣經國逝世34週年紀念,不少同志都前往桃園大溪頭寮陵寢舉行紀念儀式時,侯友宜則正全力應對最新一波Omicron疫情。據說,除了維持正常的市政運作外,現在侯24小時全心全力與疫情作戰,滾動檢討及時推出多項防疫措施,其它任何政治議題和未來的選舉事宜,都不在他當下的考量之內。
從一直在「做事的」和「行動的」侯友宜身上,不僅同黨同志可以參考,它黨的政治人物,也應該從這位有著龐大政治能量,和高度民意支持的「非典型政治人物」身上,借鑒其成功之道。
 
經歷四項公投、台中中二選區補選、台北萬華區罷昶慘敗,不少人懷疑,國民黨已找不到贏的戰略,「理念價值」也付之闕如,2022和2024必將凶多吉少。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悲觀。國民黨的「理念價值」,一點也不難尋找,侯友宜一直以來,「為人民和國家做事」的簡樸主張,就可以成為國民黨現階段的「理念價值」,來運用發揚。
「為人民和國家做事」,雖然簡約平常,但這不僅是侯友宜的口頭禪,其實也是他長期以來,堅守踐行的「理念價值」,並讓他獲得全體國人7成以上的支持。
蔣經國、李國鼎、孫運璿,之所以至今仍被台灣人肯定和懷念;國民黨幾經谷底,還沒被民意徹底背棄,仍獲得些許期待,就是因為國民黨從人到黨,曾經為人民、為台灣做了不少事情。而如今,網路輿論聲量為王的政治環境之下,「想做事,能做事,實實在在在做事」的侯友宜,與其他政治人物形成鮮明的對比。
侯友宜為什麼長期獲得新北市民的高滿意度,以及「人氣溫度」、「信任度」、「看好度」指標,都獲得全體國人7成以上的支持,就是不分藍綠,對侯友宜願意做事、好好做事的「理念價值」的一種肯定。難道還可以找到其它的解釋嗎?
人們從侯友宜的身上,看到那些早期值得推崇的,實幹型政治人物的影子。侯友宜從來不是國民黨刻意培養的建制派人才,但今天能夠成為台灣不可忽視的重量級政治人物,並非出於異軍突起,而是他「做事」的態度始終如一。幾個月前,侯友宜說到一個人(政治人物),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擔責任,「為人民和國家好好做事情」,並強調不要忘記這個「初心」最重要。
在警察生涯中,侯靠著「愛做事、能做事」,一路成為最年輕的台北市刑大大隊長、刑事局長、警政署長。在這些職位任期期間,侯友宜不僅偵辦白曉燕綁架命案,在陳進興綁架南非武官事件中,成功解救人質,而且幾乎無役不與地,參與了解嚴後,台灣社會重大刑事案件的偵辦工作。
 1990年代,台灣曾經黑槍氾濫,暴力犯罪最猖獗。但自侯友宜擔任警界要職,在一線打擊犯罪後,台灣的治安狀況便持續改善,如今中華民國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這與侯友宜的「努力做事」當然有著因果關聯。
所以,侯友宜正面形象的公眾認知,並非從他當選新北市長才開始,而是自他警察生涯之際的長期累積。
由警轉政,侯友宜擔任新北市副市長7年。雖然位居副手低調行事,不露鋒芒,但是人們還是感知到,他是拼命做事,能夠解決問題的政治人物,也因此在2018年底,侯友宜人生的第一次選舉中,他成為新北市歷史上,得票數最高,贏對手最多的市長。
5月爆發疫情以來,在最複雜嚴重的新北疫區,侯友宜成功控制疫情;9月初,更恐怖的delta病毒入侵,侯友宜又在2周內成功壓制。這些都與他堅守「為人民和國家做事情」的「理念價值」,不忘為社會服務的「初心」有關。
長期觀察下來,發現侯友宜的政治特質中,有兩個核心的關鍵字──「沉默」和「做事」,他一直以來,不計毀譽地堅守這兩個原則。
 對於激烈的政治攻防,如公投議題,他是沉默的,即使他是最受受攻擊者;對於激情四溢的黨內紛爭和鬥爭,他也是沉默,不做無謂的表態。
而他心中最在乎的是,跟他同樣,沉默的大多數人的現實利益。希望憑藉著「好好做事情」,為社會和眾人帶來實質的改變。讓長者不為後代擔憂,讓中生代靠努力獲得與付出成比例的回報,讓年輕人對未來不再惶恐、有希望。
侯友宜在他長達40多年的公務,和為人民、國家做事的生涯中,已積累出「理念、價值、行動」三大特質。
理念:「忠於國家和人民」,「國家、人民的利益在黨派和個人之上」。這個「國」就是他在每個職位,都宣誓效忠的「中華民國」,人民就是在台灣這塊土地,上不分顏色的每一個百姓。
價值:「為人民和國家努力做事情」。從19歲踏入警校,他都抱著這顆「初心」,然後一路走來都是如此。
行動:「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從普通警察、警政署長、警大校長,到副市長和市長,他無時無刻,都在努力扮演好自己應該做好的角色。
從46年前加入國民黨(可能是在高中時),侯一天沒有離開過。而他堅信,對「黨」最好的貢獻,就是在堅持理念和價值之下,把自己該扮的角色扮演好,這樣才讓「黨」能贏得人民的信賴和支持。
侯友宜已掀起一股「沉默的浪潮」。雖然沒有政治明星的光環,也沒有狂熱粉絲追捧的群眾魅力。但沉默的民意不斷、延續性地向他身上匯集,已經長達三年多,持久不衰。
在當今台灣的選舉制度和政治格局之下,追求鲜明政治色彩,崇信戰鬥力、引領議題、創造聲量,已成為政黨和政治人物生存的不二法門。
而侯友宜選擇了一條寂寞孤單的政治途徑,卻獲得民意強烈回報和反饋。這一點,值得多年來,苦尋不著中心思想、理念和論述的國民黨人參考,也值得想要永續執政的民進黨人借鑒。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過去的2021一年當中,新北市長侯友宜,經歷了兩場挑戰和考驗。一是5月中,突如其來的「疫情風暴」,二是12月18日的四項公投帶來的「政治危機」。
侯友宜在2個月左右時間裡面,領導新北市府,戰勝全台境內最複雜嚴峻地區(新北)的疫情。四項公投所帶來總統大選級的考驗,侯也安然度過,多項民意支持指標顯示,侯仍然維持所有政治人物「第一」地位。並贏得更多中間選民,和年輕人的支持;根據TVBS最新政治人物聲望民調結果顯示,侯友宜仍以70%滿意度,再度居冠,第二名為衛福部長陳時中57%。第一、二名,相差達13%。
1月13日,故總統蔣經國逝世34週年紀念,不少同志都前往桃園大溪頭寮陵寢舉行紀念儀式時,侯友宜則正全力應對最新一波Omicron疫情。據說,除了維持正常的市政運作外,現在侯24小時全心全力與疫情作戰,滾動檢討及時推出多項防疫措施,其它任何政治議題和未來的選舉事宜,都不在他當下的考量之內。
從一直在「做事的」和「行動的」侯友宜身上,不僅同黨同志可以參考,它黨的政治人物,也應該從這位有著龐大政治能量,和高度民意支持的「非典型政治人物」身上,借鑒其成功之道。
經歷四項公投、台中中二選區補選、台北萬華區罷昶慘敗,不少人懷疑,國民黨已找不到贏的戰略,「理念價值」也付之闕如,2022和2024必將凶多吉少。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悲觀。國民黨的「理念價值」,一點也不難尋找,侯友宜一直以來,「為人民和國家做事」的簡樸主張,就可以成為國民黨現階段的「理念價值」,來運用發揚。
「為人民和國家做事」,雖然簡約平常,但這不僅是侯友宜的口頭禪,其實也是他長期以來,堅守踐行的「理念價值」,並讓他獲得全體國人7成以上的支持。
蔣經國、李國鼎、孫運璿,之所以至今仍被台灣人肯定和懷念;國民黨幾經谷底,還沒被民意徹底背棄,仍獲得些許期待,就是因為國民黨從人到黨,曾經為人民、為台灣做了不少事情。而如今,網路輿論聲量為王的政治環境之下,「想做事,能做事,實實在在在做事」的侯友宜,與其他政治人物形成鮮明的對比。
侯友宜為什麼長期獲得新北市民的高滿意度,以及「人氣溫度」、「信任度」、「看好度」指標,都獲得全體國人7成以上的支持,就是不分藍綠,對侯友宜願意做事、好好做事的「理念價值」的一種肯定。難道還可以找到其它的解釋嗎?
人們從侯友宜的身上,看到那些早期值得推崇的,實幹型政治人物的影子。侯友宜從來不是國民黨刻意培養的建制派人才,但今天能夠成為台灣不可忽視的重量級政治人物,並非出於異軍突起,而是他「做事」的態度始終如一。幾個月前,侯友宜說到一個人(政治人物),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擔責任,「為人民和國家好好做事情」,並強調不要忘記這個「初心」最重要。
在警察生涯中,侯靠著「愛做事、能做事」,一路成為最年輕的台北市刑大大隊長、刑事局長、警政署長。在這些職位任期期間,侯友宜不僅偵辦白曉燕綁架命案,在陳進興綁架南非武官事件中,成功解救人質,而且幾乎無役不與地,參與了解嚴後,台灣社會重大刑事案件的偵辦工作。
所以,侯友宜正面形象的公眾認知,並非從他當選新北市長才開始,而是自他警察生涯之際的長期累積。
由警轉政,侯友宜擔任新北市副市長7年。雖然位居副手低調行事,不露鋒芒,但是人們還是感知到,他是拼命做事,能夠解決問題的政治人物,也因此在2018年底,侯友宜人生的第一次選舉中,他成為新北市歷史上,得票數最高,贏對手最多的市長。
5月爆發疫情以來,在最複雜嚴重的新北疫區,侯友宜成功控制疫情;9月初,更恐怖的delta病毒入侵,侯友宜又在2周內成功壓制。這些都與他堅守「為人民和國家做事情」的「理念價值」,不忘為社會服務的「初心」有關。
長期觀察下來,發現侯友宜的政治特質中,有兩個核心的關鍵字──「沉默」和「做事」,他一直以來,不計毀譽地堅守這兩個原則。
而他心中最在乎的是,跟他同樣,沉默的大多數人的現實利益。希望憑藉著「好好做事情」,為社會和眾人帶來實質的改變。讓長者不為後代擔憂,讓中生代靠努力獲得與付出成比例的回報,讓年輕人對未來不再惶恐、有希望。
侯友宜在他長達40多年的公務,和為人民、國家做事的生涯中,已積累出「理念、價值、行動」三大特質。
理念:「忠於國家和人民」,「國家、人民的利益在黨派和個人之上」。這個「國」就是他在每個職位,都宣誓效忠的「中華民國」,人民就是在台灣這塊土地,上不分顏色的每一個百姓。
價值:「為人民和國家努力做事情」。從19歲踏入警校,他都抱著這顆「初心」,然後一路走來都是如此。
行動:「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從普通警察、警政署長、警大校長,到副市長和市長,他無時無刻,都在努力扮演好自己應該做好的角色。
從46年前加入國民黨(可能是在高中時),侯一天沒有離開過。而他堅信,對「黨」最好的貢獻,就是在堅持理念和價值之下,把自己該扮的角色扮演好,這樣才讓「黨」能贏得人民的信賴和支持。
侯友宜已掀起一股「沉默的浪潮」。雖然沒有政治明星的光環,也沒有狂熱粉絲追捧的群眾魅力。但沉默的民意不斷、延續性地向他身上匯集,已經長達三年多,持久不衰。
在當今台灣的選舉制度和政治格局之下,追求鲜明政治色彩,崇信戰鬥力、引領議題、創造聲量,已成為政黨和政治人物生存的不二法門。
而侯友宜選擇了一條寂寞孤單的政治途徑,卻獲得民意強烈回報和反饋。這一點,值得多年來,苦尋不著中心思想、理念和論述的國民黨人參考,也值得想要永續執政的民進黨人借鑒。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