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件離岸風電環差案,僅1件通過,海龍離岸風電甚至因風機間距問題被退回環評。因為台灣風電系統無國外相似案例可依循,因此環評委員盼訂一致性原則,以便未來有個標準。
去年台灣首座離岸風場正式商轉,2020到2025年預計還有14座風場陸續完工。其他已通過環評但未動工的部分風場,因開發條件改變而提出環境影響差異分析(環差)報告,今年環保署環評會議共審查中能1件、大彰化2件、海龍2件、麗威1件等共6件環差案,結果通過環評大會審查者僅中能1件。
此外,各家開發業聯合送審的離岸風電鳥類環境影響調查報告書,在環評大會過關。其他環差案因風機加大、風機間隔問題、噪音或飛安疑慮,在審查卡關。
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告訴中央社記者,國外離岸風電雖然發展較台灣早,最初風機間距也是參照相關案例,訂定500公尺為規範,但現在台灣的風機加大,國外也沒有相似的案例,所以環委希望訂出一致的原則。
在環評大會中審查海龍離岸風電2件環差案,環評委員要求訂定風機間距規範,因為開發單位當下無法允諾,成為本屆環委上任後首件遭環評大會退回小組再審的案件。
同樣也是在大會審查時,中能離岸風電環差案也被要求風機間距,最後開發單位中鋼公司表示,因肩負政策目標必須達成,擔心延誤進度,因此同意環委要求、才通過大會審查。
至於德商達德能源申請在桃園設麗威離岸風場,因民航局評估會影響飛安,環差案初審會議中也直接被擋下,經濟部能源局因此退回麗威風場的電業籌設許可。
其他尚未進入環評大會的環差案件,在初審會議中,大彰化東南及西南離岸風電2件環差案併審,則是因水下噪音問題僵持不下,除有經濟部官員在場緩頰、更罕見在閉門會議後讓開發單位三出三進,但最後仍拆案做成西南案通過、東南案再審的情況。
蔡鴻德說,大彰化離岸風電水下噪音部分,有規定在白海豚保護區1000公尺範圍內不得架設機組、降噪應達多少分貝,「有數字還是比較有說服力」;會中也有請經濟部盡速訂定離岸風機的相關規範,包括扇葉間距、鳥類接近時的預警及降載等,目前經濟部仍未定案。
蔡鴻德說,有關鳥類調查分析結果綜整報告,就是讓鄰近風場的業者共同合作,對他們而言是減少成本,未來設置的監測點也能共用;而這些共同性原則也會成為典範,對未來要變更、新遞案的業者都會更清楚知道標準在哪裡。
蔡鴻德強調,變更內容的審查現在會花比較長的時間,藉由幾次環差案讓規範更完整,目的就是為了讓後面再進來的案子能有共同性的原則,現在確立基礎後,相信未來開發單位也會有案例可循,也能幫助審查進行。(中央社)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