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虛擬實境(VR)投資不再主要集中在硬體設備開發的同時,內容產業的腳步正在大步向前。由於對於5G技術的前景預期,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認為VR與擴增實境(AR)將成為5G連線時代首波主要的應用。在VR設備尚未十分親民,確有著容景預期的氣氛下,VR內容產業大幅改採藝術路線,透過藝術作品與電影開發新的影像潛能,創造口碑以維持品牌能見度。
VR影像的潛能,主要在於創造多重平行的影像世界。除了讓觀眾能夠在沈浸式的單人視野中體驗專屬的內容之外,觀眾還不需受限於藝術家或導演的敘事結構,而擁有發展自身故事的可能性,甚至可以選擇前人不曾採取的視角,決定自己的觀影、互動或遊戲經驗。恰恰因為這種使用者導向的特質,不僅國內外重要的機構與藝術節紛紛設立VR相關部門與研發單位,甚至辦理競賽企圖掌握最終價值判斷的發言權。
最為國人所熟知者,就是威尼斯雙年展所設立的VR體驗獎,電影導演蔡明亮、藝術家黃心健都曾參與,嘗試發展新的動態影像語彙。另外,法國最大的VR影像平台「巴黎新影像藝術節(New Images Festival)」,近年亦看上台灣藝術家的創作潛力,與台灣往來頻繁,還與高雄電影館密切合作,共同發展下一代VR電影院。在影像藝術節所開辦「聚焦台灣」專場中,許多台灣的電影導演都以民俗為主題,透過他們對於異空間的想像,帶領大家進入陰曹地府遊歷,甚至體驗前世今生不同的生命故事。
清華大學藝術學院陶亞倫教授以數位來建模不同的建築物,以VR加上動力機械的方式,帶領觀眾穿越不同的古蹟與地標,這些作品受邀於西班牙、雅典、威瑪與柏林等重要的數位藝術節。而深耕數位藝術與科技藝術許久的數位藝術基金會近年來亦在VR卓有建樹,其《Archive or Alive: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計畫》從VR出發來思考數位典藏的未來與可能性,為國際間極為前驅性嘗試,亦已經應香港與日本所邀進行相關議題的分享。與此類似的,國內大廠HTC也選擇與羅浮宮合作,共同發展美術館的VR體驗。
這波繞道藝術探索VR潛能的風潮方興未艾,我們應該能在近期內看到更多元的、VR結合藝術的作品出現。
以上評論,不代表本新聞網立場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