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報導】美國總部直接管轄,80人辦公室驚見假人、防空洞……
這是台灣人才和全世界最靠近的一次。
 
我們走進微軟位於台北信義區一棟新大樓裡的AI研發中心,這裡由美國總部直接管轄,連門禁系統都跟台灣微軟辦公室各自獨立。
一整面牆的白板上,密密麻麻的數學公式,對於坐滿軟體工程師的辦公室來說,不意外。但一右轉,2個假人頭赫然立在桌上,這用來訓練人臉識別技術的道具,清楚說明這裡的研發重點。
再走幾步,有一間「防空洞」,從天花板到大門,都用厚厚的鋁打造而成,門一關起來,所有訊號都收不到。這種用來測試藍牙等無線傳輸的小房間,通常只會設在位於市郊的科技廠裡,如今卻出現在1坪租金高達4000元的精華地段。
 
「雖然大家還是穿那個鳥樣子,但,身為微軟的研發單位,就要在最精華的地方,讓員工每天來上班感到很驕傲。」穿著T恤、短褲的台灣微軟人工智慧研發中心執行長張仁炯告訴我們。
美國之外,這裡是:
微軟AI影像、Google研發最大基地
看似宅男窩,這裡其實臥虎藏龍。有30年前就在工研院做車牌辨識的老將、有從清大資工系借調來的教授、從微軟倫敦調來台灣的工程師,也有來自美國微軟研究院(MSR)的麻省理工博士⋯⋯。目前近80人的規模,張仁炯說,目標是5年招到200人。
同樣在台灣大舉擴張的,還有總部在101大樓的Google,準備在新北市板橋興建全新辦公園區。除了將去年從HTC併入的2000多人硬體團隊搬過去,還要再增聘數百人。
Google在美國之外的全球最大研發基地,在台灣;微軟AI影像處理團隊規模僅次於北美總部的研發中心,在台灣。
為什麼是台灣?
 「Google在這裡找的是全球團隊,不是本地化團隊。邏輯就是,美國總部找不到人才,而這裡有。」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聳聳肩,理所當然的說。
因台灣人便宜好用?
程式競爭力全球第7,「我們很貴的」
《富比世》專欄作家簡寧斯(Ralph Jennings)分析,國際軟體巨擘接連來台擴大投資的現象,除了因中美間長期矛盾,中國潛在侵犯智財權、數據中心安全等疑慮,使他們避中國選台灣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聘雇台灣優秀人才的成本相對美國低廉不少。
「我們很貴的,OK?我敢跟你保證,而且跟國際水準沒有差太遠,」張仁炯大笑著回應。
「好用,才是重點,」簡立峰也反駁台灣人「便宜好用」的論調。他認為,跨國企業到海外設公司,從評估、政府溝通到人才招募,其實投入的成本非常高。「如果一個公司說要到一個地方找30個、100個工程師,研發全世界(用)的產品,你千萬不要懷疑他的居心,絕對是因為那些人非常優秀。」
 
今年4月,美國電腦協會主辦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大學程式競賽(ICPC),台大團隊在全球1萬6千多個大學隊伍中得到第5名。再根據程式設計解題網站 HackerRank最新研究,擁有最擅長程式設計人才的國家中,台灣競爭力也排名全球第7,證明台灣資通訊人才的素質。
只不過,台大資工系教授洪士灝觀察,過去3、40年來台灣硬體代工的發展太突出,造成的困境是,學校教育出來的頂尖人才,無法在以代工為主的公司裡創造出價值,他們很難被給予真正創新、高水準的研發工作。「希望能借重外商來台設研發部門的機會,讓這些過去被埋沒的人才發光發熱。」他強調,希望被形容為「鬼島」的台灣工作環境,能夠改變。
吸走人更簡單,何必特地來?
全球8成AI主機台灣製,有軟硬綜效
特別是,AI大浪潮襲來,這個改變世界的力量,也正在改變台灣。張仁炯指出,過去5年來,全世界軟體相關科系的學生加起來,跟需求相比,還缺了30%。
藝珂人事顧問這幾年收到大量來自歐洲、東南亞大型博弈企業、交友軟體公司,開出大量程式設計的職缺,推高台灣軟體人才需求。藝珂科技招募部門主管粗略統計,現在平均1個軟體人才會有3份工作機會等著他挑,反觀硬體人才,則是5個人競爭1個工作機會。
但,優秀人才有更高的海外移動能力,矽谷巨頭們為什麼偏要來台設研發中心?
除了人才的搶手程度,促使他們「逐人才而居」,還有一個不可缺的答案是:在地綜效。
多次強調AI將為台灣帶來黃金年代的科技部長陳良基分析,AI需要硬體支撐,而全球AI運算的主機,有8成來自台灣。台灣的硬體製造加上半導體實力,讓我們站上AI時代的制高點。
張仁炯也說,硬體製造商都在台灣,韌體製造商超過一半也都在這,「軟體既然可以be anywhere,那為什麼不closer(指接近硬體基地)?」
「站在巨人肩膀上,會是驚人的加乘,」簡立峰口中的巨人,就是台灣的硬體實力,因為所有新興科技都必須在硬體產業基礎下才能成長。他指出,Google在台灣的研發團隊一直擴大,除了人才素質,也與在地產業鏈有非常大的關係。
軟硬結合的加乘效果,他舉例,近年來PC產業走下坡,取而代之的是雲端產業起飛,當時Google改變原被品牌伺服器占據的市場,轉而自己設計再請台灣代工,這讓台灣長出了每年以20%速度成長、產值達6千億的雲端伺服器產業,未來產值上看兆元。「而AI的加乘效果,我不要去臆測,它一定會遠超過我的想像。」
同樣的,微軟來台增設AI研發中心,不只是擴大在台灣的研發能量,也改變微軟和台灣產業的關係。因為除了技術開發,他們還做了一件過去研發單位絕不可能做的事:走入產業。
他們創新,卻很local
親跑中南部小新創,看客戶使用場景
「以前(研發)永遠不會做local(在地)綜效,」張仁炯舉例,過去微軟就是做一套自己認為很棒的產品,然後提供給客戶。但這模式,在AI時代並不管用。
「因為AI,我們認知到,如果我不能了解客戶的使用場景,其實我不曉得要把怎樣的技術拿出來給客戶。」張仁炯在我們採訪隔天,就得趕到中南部和廠商開一整天的會,進入他們的辦公室、工廠,觀察他們的做事方法。即使是規模小至30人的新創公司,他也親自出馬。
不能只是關起門來研發。這樣的體會,也發生在加入Google 1年多的原HTC手機工程團隊上。
手拿著美國時間5月7日才正式發表的最新手機Google Pixel 3A,台灣硬體副總裁彭昱鈞握壓手機下半部,便自動開啟了語音助理,「幫我找出在北海道拍的照片。」他一說完,照片就篩選出來。而且,用手機拍照時,相機會自動辨識物體和場景,最佳化拍照模式。這是他結合Google在AI影像辨識的演算法,優化硬體產品的最新體驗。
這是彭昱鈞帶領一批原HTC代工Pixel團隊,成為Google人後,主導的第1個作品。過程中,他們必須和美國總部的市場分析同仁討論價位、功能、定位客層後,接著工程團隊才能開始開發設計;再和美國的採購團隊討論供應商等等。這些從市場端回推到開發端的流程,是過去這群硬體工程團隊不熟悉的。
他們不用離鄉,卻很全球
「一個程式寫壞,全世界都壞了」
「台灣工程師有個習慣,會等指令。」彭昱鈞說,過去總是等老闆說做什麼,工程師就會很快開始,也很拚命。「但在Google,強調的是你要怎麼讓自己在做這些事時,有更多附加價值跑出來。」
例如,對硬體產業來說,物料成本(BOM Cost)非常重要。過去在HTC,只有少數人才有資格知道,多數的工程師,則是被主管要求哪裡要省下多少,不必知道原因,會解題就好。
彭昱鈞說,現在大家都能看到這份物料成本表,可由下而上自發思考,什麼樣的設計可以減少電路,或如何優化設計。「自己主動想做,就不會妥協,而是在想怎麼做到最好,這就是在提升自己的價值。」
簡立峰觀察,台灣的教育方式培養了一流的「解題高手」,而不是「創造題目的人」。他說,台灣是世界的供應鏈,高度的代工能力,代表我們解題能力很強,所以一直是很稱職的技術解決方案提供者,但我們不是需求的創造者。「我們和矽谷人才相比,就是差在這兒。」
如今,透過國際軟體大廠對台灣帶來的文化刺激,也有機會讓我們變成需求創造者。
「我們跟年輕人說,今天有這麼一個機會,你不用離鄉背井,只是為了要去世界級的一流大公司,」張仁炯告訴我們,這將為台灣帶來一番新風景。
過去,台灣微軟的角色,是美國總部和台灣PC產業的橋樑,負責協助後者符合微軟Windows認證;現在,大規模擴張的AI研發中心,卻是讓台灣更靠近微軟的技術核心。
這批在台灣的AI工程師,負責的是微軟全球核心技術研究,包含影像識別、知識圖譜、智慧文字辨識,都是會應用在微軟產品的AI技術。「台灣團隊在這邊是負責全球的東西,」張仁炯說,就像他當年在微軟第1個任務是開發「word」,全世界幾億人在用。
「每一個員工進來,我都要讓他們了解,從加入這辦公室做工程師的第2天開始,你要做的產品就是世界第1。」簡立峰也如此告訴台灣員工:「Google沒有其他人在做你正在做的那件事。你一個程式寫壞了,全世界就都壞了。」而這對台灣帶來的經驗擴散,就是不必到矽谷,在台灣也能做到世界級。
「這是最容易改變台灣下一代孩子的企圖心和眼界的方式。」他說。
巨頭帶進機會,卻也有威脅!
像黃埔軍校擴散,在家鄉改變世界
不諱言,大量來自外商的需求,對本地產業的挑戰也隨之而來。《MIT科技評論》就在今年初的文章中探討,以色列新創圈正受到培育它的科技巨頭威脅。因為自2014年以來,有來自21個國家、至少117家公司在以色列設立研發中心。結果造成以色列工資提高,人才卻大量短缺,以色列每年關閉的新創公司,數量不斷增加。
但,我們無須讓疑懼的眼光送走機會。
去年微軟在台AI研發中心招募約30人,其中70%都是新鮮人。有趣的是,張仁炯希望這些受過微軟訓練的人,將來可以多出去其他產業看看。「有點像是黃埔軍校,我們希望培養更多好的人才,開枝散葉。只有這樣做你才能讓人才產生流動。」
簡立峰在去年1月底,對著剛從HTC加入Google的2000多人團隊說:「讓我們一起在你家(鄉),改變全世界。」這正是他15年前成為台灣Google第1位員工時,被當時邀請他的主管所打動的同一句話:「change the world from your hometown。」
後來,他發現改變世界也許不難,難的是「在你的家鄉」。
如今,矽谷軟體巨人所代表的新經濟,來到有著硬體巨人的台灣,這是我們從舊經濟巨人的肩頭,跳到新巨人肩膀上的好機會。台灣人才,這次不該再被低估了。
※本文刊登於《商業周刊》1643期,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年薪上看百萬、表現連董總都看好,她卻毅然離職...一個故事教會我們的人生道理
上市第一天就大漲163%!這間連比爾蓋茲都投資的素肉公司,關鍵技術竟來自台灣的他
1/3上班族可能面臨人事變動?12星座5月運勢解析,工作運最好的前三名是...
這是台灣人才和全世界最靠近的一次。
我們走進微軟位於台北信義區一棟新大樓裡的AI研發中心,這裡由美國總部直接管轄,連門禁系統都跟台灣微軟辦公室各自獨立。
一整面牆的白板上,密密麻麻的數學公式,對於坐滿軟體工程師的辦公室來說,不意外。但一右轉,2個假人頭赫然立在桌上,這用來訓練人臉識別技術的道具,清楚說明這裡的研發重點。
再走幾步,有一間「防空洞」,從天花板到大門,都用厚厚的鋁打造而成,門一關起來,所有訊號都收不到。這種用來測試藍牙等無線傳輸的小房間,通常只會設在位於市郊的科技廠裡,如今卻出現在1坪租金高達4000元的精華地段。
「雖然大家還是穿那個鳥樣子,但,身為微軟的研發單位,就要在最精華的地方,讓員工每天來上班感到很驕傲。」穿著T恤、短褲的台灣微軟人工智慧研發中心執行長張仁炯告訴我們。
美國之外,這裡是:
微軟AI影像、Google研發最大基地
看似宅男窩,這裡其實臥虎藏龍。有30年前就在工研院做車牌辨識的老將、有從清大資工系借調來的教授、從微軟倫敦調來台灣的工程師,也有來自美國微軟研究院(MSR)的麻省理工博士⋯⋯。目前近80人的規模,張仁炯說,目標是5年招到200人。
同樣在台灣大舉擴張的,還有總部在101大樓的Google,準備在新北市板橋興建全新辦公園區。除了將去年從HTC併入的2000多人硬體團隊搬過去,還要再增聘數百人。
Google在美國之外的全球最大研發基地,在台灣;微軟AI影像處理團隊規模僅次於北美總部的研發中心,在台灣。
為什麼是台灣?
因台灣人便宜好用?
程式競爭力全球第7,「我們很貴的」
《富比世》專欄作家簡寧斯(Ralph Jennings)分析,國際軟體巨擘接連來台擴大投資的現象,除了因中美間長期矛盾,中國潛在侵犯智財權、數據中心安全等疑慮,使他們避中國選台灣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聘雇台灣優秀人才的成本相對美國低廉不少。
「我們很貴的,OK?我敢跟你保證,而且跟國際水準沒有差太遠,」張仁炯大笑著回應。
「好用,才是重點,」簡立峰也反駁台灣人「便宜好用」的論調。他認為,跨國企業到海外設公司,從評估、政府溝通到人才招募,其實投入的成本非常高。「如果一個公司說要到一個地方找30個、100個工程師,研發全世界(用)的產品,你千萬不要懷疑他的居心,絕對是因為那些人非常優秀。」
今年4月,美國電腦協會主辦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大學程式競賽(ICPC),台大團隊在全球1萬6千多個大學隊伍中得到第5名。再根據程式設計解題網站 HackerRank最新研究,擁有最擅長程式設計人才的國家中,台灣競爭力也排名全球第7,證明台灣資通訊人才的素質。
只不過,台大資工系教授洪士灝觀察,過去3、40年來台灣硬體代工的發展太突出,造成的困境是,學校教育出來的頂尖人才,無法在以代工為主的公司裡創造出價值,他們很難被給予真正創新、高水準的研發工作。「希望能借重外商來台設研發部門的機會,讓這些過去被埋沒的人才發光發熱。」他強調,希望被形容為「鬼島」的台灣工作環境,能夠改變。
吸走人更簡單,何必特地來?
全球8成AI主機台灣製,有軟硬綜效
特別是,AI大浪潮襲來,這個改變世界的力量,也正在改變台灣。張仁炯指出,過去5年來,全世界軟體相關科系的學生加起來,跟需求相比,還缺了30%。
藝珂人事顧問這幾年收到大量來自歐洲、東南亞大型博弈企業、交友軟體公司,開出大量程式設計的職缺,推高台灣軟體人才需求。藝珂科技招募部門主管粗略統計,現在平均1個軟體人才會有3份工作機會等著他挑,反觀硬體人才,則是5個人競爭1個工作機會。
但,優秀人才有更高的海外移動能力,矽谷巨頭們為什麼偏要來台設研發中心?
除了人才的搶手程度,促使他們「逐人才而居」,還有一個不可缺的答案是:在地綜效。
多次強調AI將為台灣帶來黃金年代的科技部長陳良基分析,AI需要硬體支撐,而全球AI運算的主機,有8成來自台灣。台灣的硬體製造加上半導體實力,讓我們站上AI時代的制高點。
張仁炯也說,硬體製造商都在台灣,韌體製造商超過一半也都在這,「軟體既然可以be anywhere,那為什麼不closer(指接近硬體基地)?」
「站在巨人肩膀上,會是驚人的加乘,」簡立峰口中的巨人,就是台灣的硬體實力,因為所有新興科技都必須在硬體產業基礎下才能成長。他指出,Google在台灣的研發團隊一直擴大,除了人才素質,也與在地產業鏈有非常大的關係。
軟硬結合的加乘效果,他舉例,近年來PC產業走下坡,取而代之的是雲端產業起飛,當時Google改變原被品牌伺服器占據的市場,轉而自己設計再請台灣代工,這讓台灣長出了每年以20%速度成長、產值達6千億的雲端伺服器產業,未來產值上看兆元。「而AI的加乘效果,我不要去臆測,它一定會遠超過我的想像。」
同樣的,微軟來台增設AI研發中心,不只是擴大在台灣的研發能量,也改變微軟和台灣產業的關係。因為除了技術開發,他們還做了一件過去研發單位絕不可能做的事:走入產業。
他們創新,卻很local
親跑中南部小新創,看客戶使用場景
「以前(研發)永遠不會做local(在地)綜效,」張仁炯舉例,過去微軟就是做一套自己認為很棒的產品,然後提供給客戶。但這模式,在AI時代並不管用。
「因為AI,我們認知到,如果我不能了解客戶的使用場景,其實我不曉得要把怎樣的技術拿出來給客戶。」張仁炯在我們採訪隔天,就得趕到中南部和廠商開一整天的會,進入他們的辦公室、工廠,觀察他們的做事方法。即使是規模小至30人的新創公司,他也親自出馬。
不能只是關起門來研發。這樣的體會,也發生在加入Google 1年多的原HTC手機工程團隊上。
手拿著美國時間5月7日才正式發表的最新手機Google Pixel 3A,台灣硬體副總裁彭昱鈞握壓手機下半部,便自動開啟了語音助理,「幫我找出在北海道拍的照片。」他一說完,照片就篩選出來。而且,用手機拍照時,相機會自動辨識物體和場景,最佳化拍照模式。這是他結合Google在AI影像辨識的演算法,優化硬體產品的最新體驗。
這是彭昱鈞帶領一批原HTC代工Pixel團隊,成為Google人後,主導的第1個作品。過程中,他們必須和美國總部的市場分析同仁討論價位、功能、定位客層後,接著工程團隊才能開始開發設計;再和美國的採購團隊討論供應商等等。這些從市場端回推到開發端的流程,是過去這群硬體工程團隊不熟悉的。
他們不用離鄉,卻很全球
「一個程式寫壞,全世界都壞了」
「台灣工程師有個習慣,會等指令。」彭昱鈞說,過去總是等老闆說做什麼,工程師就會很快開始,也很拚命。「但在Google,強調的是你要怎麼讓自己在做這些事時,有更多附加價值跑出來。」
例如,對硬體產業來說,物料成本(BOM Cost)非常重要。過去在HTC,只有少數人才有資格知道,多數的工程師,則是被主管要求哪裡要省下多少,不必知道原因,會解題就好。
彭昱鈞說,現在大家都能看到這份物料成本表,可由下而上自發思考,什麼樣的設計可以減少電路,或如何優化設計。「自己主動想做,就不會妥協,而是在想怎麼做到最好,這就是在提升自己的價值。」
簡立峰觀察,台灣的教育方式培養了一流的「解題高手」,而不是「創造題目的人」。他說,台灣是世界的供應鏈,高度的代工能力,代表我們解題能力很強,所以一直是很稱職的技術解決方案提供者,但我們不是需求的創造者。「我們和矽谷人才相比,就是差在這兒。」
如今,透過國際軟體大廠對台灣帶來的文化刺激,也有機會讓我們變成需求創造者。
「我們跟年輕人說,今天有這麼一個機會,你不用離鄉背井,只是為了要去世界級的一流大公司,」張仁炯告訴我們,這將為台灣帶來一番新風景。
過去,台灣微軟的角色,是美國總部和台灣PC產業的橋樑,負責協助後者符合微軟Windows認證;現在,大規模擴張的AI研發中心,卻是讓台灣更靠近微軟的技術核心。
這批在台灣的AI工程師,負責的是微軟全球核心技術研究,包含影像識別、知識圖譜、智慧文字辨識,都是會應用在微軟產品的AI技術。「台灣團隊在這邊是負責全球的東西,」張仁炯說,就像他當年在微軟第1個任務是開發「word」,全世界幾億人在用。
「每一個員工進來,我都要讓他們了解,從加入這辦公室做工程師的第2天開始,你要做的產品就是世界第1。」簡立峰也如此告訴台灣員工:「Google沒有其他人在做你正在做的那件事。你一個程式寫壞了,全世界就都壞了。」而這對台灣帶來的經驗擴散,就是不必到矽谷,在台灣也能做到世界級。
「這是最容易改變台灣下一代孩子的企圖心和眼界的方式。」他說。
巨頭帶進機會,卻也有威脅!
像黃埔軍校擴散,在家鄉改變世界
不諱言,大量來自外商的需求,對本地產業的挑戰也隨之而來。《MIT科技評論》就在今年初的文章中探討,以色列新創圈正受到培育它的科技巨頭威脅。因為自2014年以來,有來自21個國家、至少117家公司在以色列設立研發中心。結果造成以色列工資提高,人才卻大量短缺,以色列每年關閉的新創公司,數量不斷增加。
但,我們無須讓疑懼的眼光送走機會。
去年微軟在台AI研發中心招募約30人,其中70%都是新鮮人。有趣的是,張仁炯希望這些受過微軟訓練的人,將來可以多出去其他產業看看。「有點像是黃埔軍校,我們希望培養更多好的人才,開枝散葉。只有這樣做你才能讓人才產生流動。」
簡立峰在去年1月底,對著剛從HTC加入Google的2000多人團隊說:「讓我們一起在你家(鄉),改變全世界。」這正是他15年前成為台灣Google第1位員工時,被當時邀請他的主管所打動的同一句話:「change the world from your hometown。」
後來,他發現改變世界也許不難,難的是「在你的家鄉」。
如今,矽谷軟體巨人所代表的新經濟,來到有著硬體巨人的台灣,這是我們從舊經濟巨人的肩頭,跳到新巨人肩膀上的好機會。台灣人才,這次不該再被低估了。
※本文刊登於《商業周刊》1643期,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年薪上看百萬、表現連董總都看好,她卻毅然離職...一個故事教會我們的人生道理
上市第一天就大漲163%!這間連比爾蓋茲都投資的素肉公司,關鍵技術竟來自台灣的他
1/3上班族可能面臨人事變動?12星座5月運勢解析,工作運最好的前三名是...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