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我的「國」,指的是「韓『國』瑜」的「國」。
明明是同一個韓「國」瑜訪問港、澳,怎麼有人大讚他拚經濟大有斬獲,有人狂批他每個動作都是政治?
究竟是拼經濟還是玩政治?之所以會一「國」兩制,各自表述,就是因為「兩岸人民」(我指的是藍、綠兩邊支持者)長期戴著一副名為「成見」的眼鏡,在檢視政治人物的每一個動作。
這樣的成見,無助於經濟發展,無助於國家團結;這樣的成見,讓台灣陷入內耗的循環,無力共同面對外在的威脅,無論是政治的或經濟的。
比起成見,我更希望看到藍、綠支持者彼此的理解與合作,我們既可以感謝韓「國」瑜努力幫高雄帶來數不完的訂單,也應該適時釐清韓「國」瑜大動作走進中聯辦,究竟有沒有不恰當之處?
該挺的挺,該質疑的質疑,既然是同一「國」,又何必「兩制」跟「各自表述」?相反地,如果號稱同一「國」,卻需要「兩制」跟「各自表述」,那也只是羊頭招牌底下,各自賣羊肉跟狗肉的兩個攤子;就跟賣鵝肉的名店,硬要叫「鴨肉扁」一樣罷了。
情勢迅速演變,我們這一「國」,愈來愈有總統相。既然跟對岸官方走太近有疑慮,韓國瑜或未來的國民黨參選人有責任告訴我們,台灣如何不被併吞?
對抗的路走不通,蔡總統或未來的民進黨總統參選人也有責任告訴我們,台灣該如何突破僵局?
這是眼前比要不要去面對「一國兩制」(對,我說的就是「那個」一國兩制)更重要的事)
以上評論,不代表本新聞網立場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