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孫安佐SWAG孫鵬下半身沒知覺旅遊警示張元植田園生活吳孟庭寵物店老闆輕生來台灣玩中獎
  • 搜尋:

    無症狀 結果共1,269筆

  • 快訊/亞太區第二個! 澳洲驗出2例Omicron確診

    新變種病毒Omicron疫情繼續擴大,亞太地區繼香港之後,澳洲也證實,有兩名搭乘卡達航空班機從杜哈出發的旅客,確診Omicron病毒。澳洲新南威爾斯省衛生部表示,這兩名乘客都來自非洲南部,儘管兩人都接種過疫苗,不過還是無症狀感染。與他們同航班的260名乘客和機組員,現在也被列為密切接觸者,正進行隔離。
    2021/11/28 17:26
  • 奔喪、探親放寬!居檢者打滿疫苗 緊急外出延長至4小時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表示,為因應居家隔離、檢疫者因親屬身故或重病等社會緊急需求,須外出奔喪或探視等,前已規定於居家隔離、檢疫第1天(含)以後且無症狀,可向地方衛生單位提出申請自費檢驗,並於取得核酸檢驗陰性報告且於採檢2天內,由地方衛生單位安排外出。現基於國內疫情已逐步趨緩,為兼顧民眾需求與防疫,且考量完成疫苗接種可降低感染風險,即日起有條件放寬居家隔離/檢疫者外出奔喪或探視時間。
    2021/11/24 14:10
  • 李應元「壺腹癌」病逝 醫揭常見症狀「這群人」要當心

    前駐泰國代表李應元昨(11)日晚間因壺腹癌病逝,享壽68歲,消息令各界惋惜,不過事實上「壺腹癌」屬於罕見癌症,每10萬人僅約0.3至0.46人患病,由於早期多屬無症狀,發現時大多為時已晚,專家也提醒若是家中有胃癌家族史、或是有腺性息肉症家族病史者,可能就要特別留意,最好安排定期檢查。
    2021/11/12 09:59
  • 與病毒共存失敗?新加坡單日確診破5千!ICU能負荷?

    新加坡單日新增確診5324例,再度創新高,衛生部表示正在調查病例異常激增的原因,醫院也將準備更多床位,應付新一波疫情。TVBS記者劉亭廷今(28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雖然多數案例仍為無症狀或輕症,但突然增加的病例,恐怕會對醫療量能造成負擔。而為了擴大疫苗覆蓋率,新加坡除了積極推動追加劑外,日前也祭出新規,自2022年起,完整接種疫苗者才能返回工作場所,若因此被解雇,並不會被視為『不合理』,而沒有施打兩劑疫苗者,則須出示24小時內自費陰性檢測證明,種種作法就是希望透過疫苗施打,保護工作環境安全。」 另外,新加坡逐步擴大實施「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繼德國、美國、英國等十國後,再宣布將新增瑞士及澳洲。劉亭廷說明「只要符合特定條件之旅客,就能免隔離入境新加坡,而此項政策非針對旅遊業,涵蓋範圍包括金融、生意往來等,就是希望能藉此活絡經濟及維持新加坡亞洲樞紐地位。」
    2021/10/28 16:15
  • 輕忽「脂肪肝」最終變「肝癌」 醫警告:別吃這類食物!

    現代人大魚大肉飲食不忌口,尤其偏愛吃炸物,高油食物,引起許多疾病,其中讓不少人廣泛討論的就是「脂肪肝」!最主要成因包括肥胖、高血脂、糖尿病控制不良或者是長期酗酒等,尤其脂肪肝無症狀,很多人都會輕忽它,更難以察覺,而肝癌三部曲的病程,會從脂肪肝變成肝炎,之後形成肝纖維化,最終形成肝硬化,甚至肝癌,醫師提醒民眾千萬不可以輕忽脂肪肝。
    2021/10/26 23:11
  • 快訊/日領千元補償金! 增3類人收隔離通知書可申請

    受疫情影響隔離的補償對象,即日起擴大適用範圍且溯及既往至5月本土大爆發期間。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告,在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期間,新增了在家確診者、解除隔離治療須居家隔離7天無症狀或輕症者,以及抗原快篩陽性個案者,這三類人只要有收到衛生主管機關的隔離通知書,皆可以申請補助。不過具體人數,目前衛福部還在跟各縣市衛生局統計中。
    2021/10/22 17:14
  • 快篩陽性或確診者居家隔離 可領每天千元防疫補償

    防疫補償請領資格擴大,衛福部公告,COVID-19本土疫情期間,凡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快篩陽性或解除隔離治療後的居家隔離者,可領每天新台幣1000元防疫補償。
    2021/10/22 13:58
  • 新冠後遺症纏身 女性掉髮機率高男性三倍

    日本疫情正快速退燒!鳥取縣一連三天零確診;千葉11號創今年最低感染數;東京染疫人數更是連續三天寫下今年最少;重疫區之一的沖繩則是連續16天單日新增低於百例。而日本追蹤研究發現,感染新冠肺炎康復半年後,仍有26%的人留下各種不同的後遺症;最常見的是記憶力衰退,其次為注意力下滑。統計更發現,年輕的纖瘦女性容易出現味嗅覺異常;另外,女性患後遺症風險高過男性,尤其是掉髮、脫毛機率比男性高出三倍。
    2021/10/12 19:52
  • 疫苗涵蓋率58.72% 境外移入1人突破性感染

    指揮中心最新統計,COVID-19疫苗人口涵蓋率已達58.72%;另今天新增4例境外移入個案,其中一人屬突破性感染,因檢疫期間確診且無症狀,研判對社區沒有威脅。
    2021/10/12 16:00
  • 國慶三共機擾台 台著重「國產武器」 劉亭廷:避免觸碰敏感神經

    10日為我國國慶日,在這敏感時機點,大陸再次派遣兩架次殲-16戰機及一架次運-8反潛機進入我國西南防空識別區,空軍也依慣例派遣空中巡邏兵力應對,並實施廣播驅離等反制措施。TVBS記者劉亭廷今(11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楊茜雯線上訪問表示,「這次總架次只有三架,與過去相比少了許多,有可能是大陸不想觸碰兩岸敏感神經,而國慶慶典上,我國國軍地面部隊展示,將重點著重在英雄隊伍及國產製造武器,武器也放在隊伍後方展示,此做法亦是為了避免踩到紅線。」 另外,新加坡疫情持續延燒,9日單日確診數達3703例,創下單日新高,這也是新加坡連續五天單日確診超過3千例。劉亭廷說明「雖然新加坡染疫人數日趨增加,但目前累積死亡人數不到兩百,顯示出多數染疫者為輕症或無症狀,因此日常生活不受影響,但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出面喊話,要民眾適應此狀態。而新加坡為了維持開放經濟,近期計畫與南韓、美國、加拿大等九國簽訂旅遊泡泡,「有條件式」往來免隔離,並維持人才互通,讓新加坡能守住『亞洲經濟樞紐』的位置。」
    2021/10/11 16:28
  • 境外移入個案新增10例 7例屬「突破性感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天新增10例境外移入,其中7例完整接種2劑COVID-19疫苗,仍出現突破性感染,但皆為無症狀或輕症。
    2021/10/11 16:02
  • WHO定義「新冠長期後遺症」 4大症狀可能解法曝光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了「新冠肺炎長期後遺症」(Long COVID)定義,該詞語用來定義新冠肺炎的康復者持續性的健康問題,不過科學家們仍然持續在研究並釐清這相關症狀,其中主要四種症狀包含了持續疲勞、呼吸困難、腦霧(Brain Fog)以及抑鬱等,此外改善這些後遺症的方式也仍在研究當中。
    2021/10/08 11:02
  • 新加坡單日確診創新高!逾八成民眾完整接種新冠疫苗

    全球疫情持續延燒,新加坡5日宣布單日新增3486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再創單日最高紀錄,但當局仍暫無打算更改「與病毒共存」的防疫模式,世界各國也在觀察新加坡疫情發展狀況。TVBS記者劉亭廷今(6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新加坡目前已有約83%民眾完整接種兩劑疫苗,基本上符合資格的國人皆已接種完畢,而雖然新加坡單日確診數再創新高,但政府強調過去28天內,有高達九成八的感染者為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中僅有約0.1%患者住進加護病房,醫療量能仍在可控範圍內。」 而新加坡衛生部官員日前指出,10月中疫情恐怕會翻倍成長,預估單日確診數將突破5000例,劉亭廷說明「當地認為,若染疫者大多維持輕症或無症狀,疫情應不會對經濟造成太大影響,但政府也下令要求11月起,入境的外籍勞工及學生須完整施打兩劑WHO認證疫苗,除了避免境外移入個案增加醫療負擔外,也希望藉此阻斷新冠病毒再次變種。」
    2021/10/06 16:02
  • 新加坡與病毒共存!民眾請求加強防疫 劉亭廷:星國政府盼人口流動促進經濟

    新加坡政府實施「與病毒共存」政策後,確診數不減反增,導致新加坡民眾對疫情升溫提心吊膽,要求政府強制讓所有入境者接受隔離,甚至有民眾呼籲政府重新實施封鎖措施。TVBS記者劉亭廷今(4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新加坡政府從疫情開始就想當防疫資優生,所以在6月的時候提出『與病毒共存』政策,但過去兩個星期的確診數居高不下,讓不少民眾擔心只要出門就會染疫,而部長也出來信心喊話表示,儘管未來有可能會單日突破五千例,不過不用太擔心,目前還是以無症狀、輕症患者居多,普遍總體死亡率還是低的。」 劉亭廷還補充道,「新加坡喊出『與病毒共存』和經濟體有高度關係,想要經濟成長民眾就要外出工作,而當地政府也呼籲60歲以上的老年人在未來四個星期盡量不要出門,因為儘管新加坡已有82%完整接種的民眾,但重症患者依舊以老年人居多,此外,新加坡確診者以無症狀、輕症患者最多,故民眾會擔心確診後雖沒有明顯症狀但還是有後遺症留下。」
    2021/10/04 15:59
  • 幸虧不是癌!男童脖子冒4公分大腫塊 元凶來自「它」

    脖子腫了一大塊有時只是感染!一名12歲男童2個月前發現左側脖子有腫塊,因一直未消腫且有壓痛感,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腫塊有4公分大,怕是惡性腫瘤,安排抽血檢查,幸好檢驗報告顯示為男童感染了EB病毒,虛驚一場,給予消炎藥後腫塊就消掉。
    2021/10/01 15:51
  • 突破性感染能「增加抗體」? 張上淳:類似第三劑的概念

    近日境外移入個案不少是打滿兩劑疫苗的突破性感染,大多是輕症或無症狀,對於有國外媒體報導,染疫後可以稍微提高抗體,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突破性感染個案身上帶的病毒量,比較少有傳染的機會,「學理上來說,再一次病毒抗原刺激,抗體或保護力一定會有所加強,有點類似打第三劑的概念 。」
    2021/09/29 14:45
  • 新冠肺炎康復後遺症比重症更劇烈 醫師:關鍵是這件事

    最近常被民眾探討議題就是,如果罹患新冠肺炎經過治療之後,PCR採檢呈陰性,只是檢驗不出體內病毒,不代表身體從此痊癒。對許多病人來說,有生不如死的輕症、無症狀的確診康復者,至今仍飽受後遺症之苦,該怎麼面對,今天TVBS醫藥專題,帶您來了解為什麼臨床顯示,有些輕症病友後遺症,比重症更劇烈。
    2021/09/28 22:57
  • 北市50歲男確診!曾到花蓮住5天 去過萬華「一些場所」

    +0破功!今(28)日境內新增一例本土個案(案16315),是一名住在北市的50多歲男子,因近來有出國需求,27日自費採檢為PCR陽性,並於今日確診。北市衛生局隨即匡列3名親友和7名職場接觸者居家隔離採檢。但因該名確診者無症狀,又曾於5月出入萬華「一些場所」,是否當時就已感染,目前尚無法確定。
    2021/09/28 16:01
  • 驗嘸病毒不等於痊癒 刺胳針:近7成有1項後遺症

    感染新冠肺炎後的輕症或無症狀者,雖在染疫期間症狀比重症病患來得輕,但臨床結果顯示部分輕症者後遺症,可能比重症還要更劇烈。醫師提醒無論輕重症,痊癒後仍應注意,如果症狀沒緩解還有加劇情況,應趕快就醫,以免錯過3個月的康復黃金期。
    2021/09/21 12:32
  • 有片/明明無徵兆卻中風了?醫師:「這幾類人」是高危險族群

    在台灣每年平均有3 萬人中風,有近一半人,因此死亡!要如何知道自己又或長輩中風了呢?一般人想到的中風就像疾病,突然出現嘴歪眼斜、手腳麻木無力等明顯症狀,就知道要趕快就醫,但其實中風,也可能出現很不明顯的徵兆,已經中風了卻不自知而延誤就醫,最常發生在老人家身上的就是「不自覺型中風」,又稱「無症狀腦中風」,那些人可能是高危險群,來看我們的報導。
    2021/09/17 23:00
  • 沒檢疫別來!中秋連休 濟州島戒備迎21萬遊客

    明天(18日)開始,南韓將迎來中秋節假期,連放五天,但第四波大流行尚未趨緩,對南韓政府又是一次考驗!濟州島尤其戒備,因為根據官方預估,將會有超過21萬觀光客湧入濟州,濟州政府呼籲遊客,登島前要自行篩檢,就是擔憂首都圈病毒會再度來襲。首都圈病例占比目前來到78%,是非首都圈的三倍之多,南韓中央在京畿道地區醫院特設「新冠門診」,趕在中秋前夕開始營運,專門收治無症狀和輕症患者,讓民眾可以通勤治療,排解床位不足的問題、也穩住醫療量能。而今天(17日)下午,南韓首針疫苗覆蓋率總算突破70%,順利在中秋節連休之前,壓線達成目標。
    2021/09/17 19:53
  • 大陸新增62例本土新冠確診 集中在福建及雲南

    中國16日新增84例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確診病例,其中本土病例62例,集中在福建和雲南。福建另有6例無症狀感染者。
    2021/09/17 11:17
  • 打兩劑仍確診!境外6人「突破性感染」 這款疫苗最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10例境外移入病例且全為無症狀者,其中有6例屬於突破性感染。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個案情形。
    2021/09/16 15:08
  • 大陸增73例新冠肺炎確診 本土占50例都在福建

    中國14日新增73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病例占50例,都由福建通報,包括莆田市33例、廈門市12例、泉州市5例。廈門另新增1例本土無症狀感染病例。
    2021/09/15 11:06
  • 大陸新增49例新冠肺炎確診 本土22例都在福建

    中國12日新增49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其中境外移入病例27例,本土病例共新增22例,都由福建通報,福建另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13例。
    2021/09/13 11:0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