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基隆地震內內網紅李靜唯找人少子化新生2萬柯文哲
  • 搜尋:

    吸盤 結果共52筆

  • 【一步一腳印】水庫淤泥 成為明日之星

    乘著舢舨慢慢的往水中央開去,抽沙船很快的映入眼簾,循著工人每天上工的模式登上了船,這是全台灣第一艘水庫淤泥抽砂船。第一個目標是要找抽沙口,就在船頭的高塔底下。為了讓我們看清楚到底怎麼抽砂,包商把抽砂機具升起。不過吸盤藏在水底 63米深處,升起來需要一點時間。吸盤緩緩升起,景象令人訝異,佈滿了泥砂樹枝,花了一番功夫才將吸盤口清乾淨,下水前再做測試,因為大桃園地區能不能順利供水,就看抽多少淤泥。 首先吸盤周圍的噴嘴會噴出高壓水柱,鬆軟沉澱的淤泥,再進行抽砂,ㄧ再反覆測試,確保每個環節都能正常運作。如果機器24小時不停轉動,1天可以抽5000立方公尺的淤泥,相當於2個籃球場,半個大人高,順著浮桶下的鐵管,引流到到1.5公里外的沉澱池。 不過事實上,抽砂船已經停擺3個月了,因為早在去年底13個淤泥沉澱池就全滿了,抽起來的淤泥不知道要往哪裡擺,只好停工,而這樣的進度根本趕不上水庫淤積的速度。以去年的艾莉颱風來說,才幾天的時間,就沖刷下來2700萬立方公尺淤泥,是全台灣水庫每年總淤積量的一倍,以目前清淤泥的速度來計算,100年才清得完,而這只是艾莉颱風帶來的淤積量,加上原有的目前石門水庫有三分一都是淤泥。淤積會這麼嚴重,主要是因為石門水庫的集水區非常廣。也因為這地形的因素,石門水庫早在民國73年就蓋了這13座沉澱池,每一座都有4.5甲地,但還是不敷使用,沉澱後的淤泥沒地方擺,處理非常棘手。 一開始把淤泥送到磚窯廠燒成磚頭,不過隨著鋼筋建築出現,磚塊乏人問津,磚窯廠沒著落,淤泥又不知道要運往那裡,隨即又提出回填凹地農地改良等計畫,但還是行不通。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陳豪吉教授:「以後填出來的土地不能蓋房子,它會沉陷,而且它會變成不透水層,很麻煩,水滲不下去,這些都造成這塊土地被破壞掉。」 不過中興大學教授倒是想出好辦法,將淤泥燒製成建築用的輕質骨材,加上水泥成為輕質混凝土,具耐震、隔熱的效果,把廢土變成黃金。中興大學土木系教授顏聰:「燒的時候溫度不一樣,那麼它燒出來的骨材也不一樣,有的比較重,有的比較輕,輕的輕到浮在水面上的,它可以很輕,輕到比重可以降到0.5都有可能。」 一旦混凝土變輕,房屋的柱子就不用那麼粗,鋼筋量也會減少,空間就會變大,不僅如此還可以節約能源。中興大學土木系教授顏聰:「我們假定還再算進去,使用上隔熱的能源節約的話,那是更有利的。所以在輕質混凝土來說,高樓蓋得很多。」 雖然輕,但它的強度卻比一般的混凝土還好,歐美及日本等先進國家早在40、50年前就開始生產輕質骨材。近年來北歐國家更擴大應用在大跨度預力橋樑,以及鑽油平台。不過國外都以頁岩黏土為原料,全球就只有台灣用水庫淤泥燒製輕質骨材,這項發現來自中興大學土木系教授顏聰。中興大學土木系教授顏聰:「台南的報紙寫的說,阿公店水庫淤積70.80%,我們靈機一動,這個可以把它清出來。當時我們馬上就去石門水庫拿來燒燒看,實驗室裡面就試試看,他跟我講沒問題燒出來了。」
    2005/08/06 22:24
  • 〈獨家〉座頭鯨隨身拍 揹著攝影機拍生態

    人可以自拍大頭貼,動物現在也可以自拍生活環境。國家地理頻道把高科技攝影機,用吸盤裝置在座頭鯨身上,透過座頭鯨身上的攝影機,人們可以清楚看到鯨在海底生活的環境。這是座頭鯨身上的攝影機拍攝回來的珍貴鏡頭,TVBS的獨家報導! 發現這麼多的座頭鯨,海洋生物學家要把這個能測溫度深度,還有聲波追蹤器的高科技攝影機,用吸盤給固定在座頭鯨身上。海洋生物學家麥克•希瑟斯:「來來來!已經接近了,聽起來,牠們應該在我們下方。笨啊!啊!天啊!那裡有一隻,我不想跌入水中,座頭鯨群聚在這裡,但我們的技術需要練習。再來!啊!抱歉,這真是超難的工作。」 嘗試失敗,最後終於成功的把攝影機給附著在座頭鯨身上,現在海洋生物學家在船上,透過座頭鯨身上的攝影機所傳回來的鏡頭,跟著座頭鯨游到哪裡,拍到哪裡!國家地理頻道的鏡頭,紀錄下座頭鯨捕魚時會噴出氣泡網,還收錄到座頭鯨的聲音。國家地理頻道 生態解說員:「自拍攝影機可以確認每一群座頭鯨都有獨特的聲音,牠們有的會這樣吼叫,有的是這樣低聲的哼,還有一隻製造很多氣泡,捕食浮游生物。」 這些珍貴畫面讓海洋生物學家更了解座頭鯨的生態。
    2003/07/03 16:3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