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蘇晏霈分手勞保年金7-11千萬發票華南雲雨區大雨 不停讓行人唐治平財運劉若英勇者
  • 搜尋:

    台灣歷史 結果共136筆

  • 台灣通史出版百年!將發行「白話文版」開啟年輕密碼

    由台灣詩人、歷史學家連橫先生著作的《臺灣通史》,不只是他生平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更是首部由台灣人撰寫,描述台灣歷史的通史類著作,在1918年開始撰寫出版至今剛好屆滿百年,連震東基金會特別舉辦紀念會,並宣布將出版白話文版本,讓台灣通史能夠更親民,更貼近現代人。
    2021/12/18 19:35
  • 金門後浦、南投集集 探索台灣文化歷史

    文化之旅探訪台灣歷史,金城鎮「後浦商圈」是金門政經中心,匯聚許多熱門景點,豐富古蹟就坐落在巷弄之間,南投觀光小鎮集集則是清朝積極治台時期,八通關古道的起點,也是台灣香蕉的起源地。
    2021/12/10 22:11
  • 《星光》15大明星演藝路神展開!天菜林柏宏帥出新高度

    當年全台觀眾為他們瘋狂~《超級星光大道》可以說是台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選秀會,當年靠著評審們專業的評判與「回歸歌唱內容」的號召,吸引台灣甚至是與海外選手的報名參賽,從海選素人開始,直到最後排名出爐,陸續培育出不少目前台灣演藝圈的線上大咖。
    2021/12/06 11:14
  • 受吳念真、侯孝賢影響奪柏林金熊 羅馬尼亞導演獨愛台灣

    羅馬尼亞導演哈都裘德(Jadu Jude)在今年柏林影展靠著新作《倒楣性愛和瘋狂A片》奪得最佳影片金熊獎,導演哈都裘德日前在台北電影節跨國連線、一個多小時的大師座談中,除學識淵博令人驚豔,他更多次提及亞洲與台灣電影對他的影響,「尤其是吳念真和侯孝賢的電影」。有趣的是,許多觀眾透過了這場精采對談,竟驚覺《倒楣性愛和瘋狂A片》不僅是一部羅馬尼亞電影,還是對照台灣歷史的一面明鏡。
    2021/10/07 21:15
  • 吳淡如提「去中化」讓小孩不知道孫中山 律師點根本原因

    作家吳淡如日前指出,在教改「去中國化」之後,許多台灣小孩不知道誰是孫中山,資深媒體人趙少康也表示,郭台名的女兒也不知道岳飛是誰,直言這兩個現象都是民進黨政府刻意「去中國化」的結果。律師林智群則點出,由於台灣歷史課本現在都採「同心圓概念」,若台灣史必須提到孫中山,就只能提孫中山來台籌劃惠州起義,順道去北投找花姑娘的事情了。
    2021/10/03 21:30
  • 「斯卡羅」熱潮延燒!故宮南院曝清廷奏摺揭始末

    台灣戲劇《斯卡羅》十分火紅,國立故宮南院還特別找出,當年台灣總兵跟道兼學政上奏給清廷皇帝的奏摺,臉書小編詳細翻譯了內容,讓影迷笑說像是吃了翻譯蒟蒻,也更了解台灣歷史背景。
    2021/09/04 14:04
  • 英國學者熱推台語電影 燒肉粽串起立陶宛台灣交流

    英國電影學者裴開瑞在歐洲推廣經典台語片,去年秋天首度前進立陶宛。他說,立陶宛觀眾對台灣歷史境遇的領悟力非常高;他籌畫的巡迴放映活動,僅立陶宛在商業戲院播台語片。
    2021/08/23 10:08
  • 觀點/國際友台發展新局面 定位台灣資金世界新座標

    就台灣歷史階段而言,這兩個月的國際友台情勢發展,已經將台灣的國際定位,推向一個全新的局面。
    2021/08/10 20:12
  • 新生代泳將挑戰奧運 王冠閎立志要成為亞洲第一

    台灣泳壇希望王冠閎首度踏入奧運舞台,本次拿下100公尺、200公尺蝶式門票,雖然要拿牌機會渺茫,但他還是希望能闖入奧運決賽,寫下台灣歷史新頁。
    2021/07/11 14:28
  • 馮世寬:不辯駁蔣中正銅像議題 功過由後人評斷

    立委關切退輔會處置蔣中正銅像進度,主委馮世寬今天表示,他不辯駁此議題,銅像在那邊不會講話、不會走路,也沒人膜拜,若拿走,台灣歷史會少東西,應讓全世界看到台灣人包容歷史的舉動,功過由後人評斷。
    2021/03/22 14:22
  • 霧社事件90週年 原民會:原民史觀擬納課綱

    南投縣府和仁愛鄉公所27日在霧社事件紀念公園,舉辦90週年霧社事件追思活動時,行政院原民會主委也出席,對於過去台灣歷史,大多都是用外來統治者角度來書寫,沒有原住民族史觀,原民會主委表示,希望用原民史觀,將原住民歷史納入課綱,已經和教育部取得共識。
    2020/10/27 20:38
  • 游錫堃:對歷史認知一致時 台灣會更加團結

    立法院長游錫堃今天表示,台灣史非常重要,長久以來國內有所謂藍綠、政黨主張不同,這個都跟歷史有關係,只要還原歷史真相,大家對台灣歷史的認知都一致時,台灣會更加團結。
    2020/10/05 21:40
  • 藍謝李登輝給「人生啟發」 江:尊重不同想法

    國民黨針對已故總統李登輝發表聲明,肯定他是台灣歷史重要一頁,最後感謝他帶給大家的「人生啟發」,主席江啟臣就說,每一個人對李登輝都有不同想法,國民黨都會尊重,也點出了李登輝跟國民黨間的恩怨情仇。
    2020/07/31 14:46
  • 陳水扁發文悼念李登輝 曝當年總統大選「國民黨亂象」

    前總統李登輝今(30)晚病逝於台北榮總,享耆壽98歲。前總統陳水扁晚上透過臉書發文,稱李登輝是台灣精神、台灣文化、台灣歷史的縮影,憶及李曾期許他「你要好好做,不是做四年,而是要努力做八年」。
    2020/07/30 23:09
  • 快訊/鄭文燦致哀 讚李登輝是「台灣民主先生」

    李前總統今晚病逝,桃園市長鄭文燦表達哀悼,稱讚李登輝是台灣民主先生,扭轉台灣歷史的航道,奠定本土化的基石。
    2020/07/30 21:33
  • 李登輝病逝享耆壽98歲 柯文哲讚:時代的英雄

    前總統李登輝今(30)日晚間19時24分,因多重慢性疾病,產生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與世長辭,享耆壽98歲。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在臉書發文悼念,認為李登輝對台灣歷史最大的影響,就是重新塑造了台灣的民族性,不管世人如何評論,都是時代的英雄。
    2020/07/30 20:15
  • 牽連150億弊案!《十信風暴》見證燒毀政經的金融大火

    1985年台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因違法超貸,引起擠兌風暴,重挫台灣政治、財經,造成社會不安、舉國動盪,「十信案」主事者蔡辰洲與財政官員的攻防,幾近動搖國本、並影響日後政局改革,堪稱台灣歷史上風暴最烈的金融弊案。當年參與十信、國信兩案的資深新聞工作者、「鏡文學」作家王駿,執筆《十信風暴》,以紀實小說形式呈現當年弊案之下的暗潮洶湧。作品在「鏡文學」官網連載時就廣受好評,日前已出版為實體書,並於18日舉行新書發表會,邀請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對談,行政院前院長陳冲、司法院前院長賴英照及資深媒體人陳鳳馨皆親臨現場。
    2020/07/20 14:23
  • 你在幹嘛!法官偷拍對話 遭告妨害秘密

    只因為法官提告「妨害秘密」,檢察官率隊搜索!桃園地方法院傳出有檢察官大動作搜索法官辦公室,因為一名蔡姓男法官遭到女法官控訴,被偷拍電腦上的聊天對話,氣到要提告妨害秘密,而台灣歷史上搜索法院的紀錄,其實只有三次,這回法官知法犯法偷拍對話,檢察官大動作辦小案,也有人質疑浪費司法資源,對此檢方澄清,因為有滅證之虞,提告法官才會要求保全證據。
    2020/06/21 13:15
  • 26年前當立委罷免失敗 韓國瑜今慘遭罷

    高雄市長韓國瑜是台灣歷史上第一位面臨兩度罷免的政治人物,第一次在26年前,韓國瑜當立委時雖被提案罷免,但最後安全下莊,這回卻過不了關,一大原因就是,選罷法修法後,罷免門檻不再是難如登天。
    2020/06/06 20:11
  • 陳菊:人生意外任務完美結束 繼續與大家同行

    總統蔡英文展開第二任期,甫卸下總統府秘書長的陳菊表示,今天是台灣歷史嶄新的一頁,也是她人生中一個意外任務的完美結束;她會繼續和大家團結走在一起,一起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
    2020/05/20 16:24
  • 傅正日記發表  陳菊:下一代應該了解這段歷史

    民進黨創黨元老傅正逝世29週年,「傅正日記1950年代」新書今天發表。總統府秘書長陳菊說,傅正是台灣歷史上第一位兩次組黨都參與的重要人物,明年是傅正逝世30週年,應讓下一代了解這段歷史的重要。
    2020/05/10 14:29
  • 蔡英文高票連任 高嘉瑜點破「民進黨不用太高興」原因

    2020年大選日前落幕,總統蔡英文以817萬票高票連任,創下台灣歷史紀錄。不過,民進黨在政黨票僅拿到34%,讓民進黨新科立委高嘉瑜感嘆,「民進黨也不用太高興,沒有得到多數人支持。」
    2020/01/18 17:26
  • 5G標金破1380億 徐旭東:政府聰明過頭

    在歷經27天的出價競標,台灣5G終於以1380.81億元決標,五大電信的戰火也暫告一段落,這個天價不但突破台灣歷史紀錄,其中最熱門的單位頻段,也創下全球最高價,對此,遠東集團徐旭東直言,政府訂的規則,聰明過頭了!
    2020/01/17 13:56
  • 紀念清末滬尾之役 新北系列活動起跑

    紀念清末扭轉台灣歷史重要戰役-清法戰爭滬尾之役,新北市政府舉辦系列活動,除了設置展館、裝置藝術,還有史詩戲劇表演,生動呈現歷史記憶。
    2019/10/08 23:47
  • 台史博出包! 車票鑰匙圈列「民國66年文物」

    台灣歷史博物館收藏車票文物,卻被發現在「典藏網}」上的介紹出包!有鐵道迷發現,一款復刻的車票造型金屬鑰匙圈,明明是文創小物,卻被歸類為民國66年的文物。另外,一張車票上面已經打洞,台史博以為是「使用過的記號」,但鐵道迷也指證,其實是車票的穿線孔。
    2019/03/19 15:0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