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在520就職一週年談話中拋出成立主權基金的想法。主權基金是什麼?全球前10大主權基金有哪些?台灣有主權基金嗎?看本文一次了解主權基金資金來源、運作機制與風險。
目錄快速導覽
- 主權基金是什麼?運作原理與定義一次看懂
- 主權基金的資金來源與用途
- 全球主權基金排名與規模比較(2025最新版)
- 賴清德喊話「台灣成立主權基金」是什麼構想?為何說是最佳時機?
- 台灣能成立主權基金嗎?學者與專家正反意見整理
- 主權基金投資什麼?潛在風險與收益解析
- 主權基金會影響金融市場嗎?
主權基金是什麼?運作原理與定義一次看懂
其實設立主權基金不是這一兩年的事。根據立法院的資料,在2022年就已經有相關討論。當時國內的外匯存底金額為5,487.7億美元 ,僅次於中國大陸、日本、瑞士、印度,排名全球第5,因此外界討論,這麼一大筆錢為何不購買股票、不動產等,以賺取更高報酬率。
同時立法院的資訊也指出,拿出外匯存底的四分之一成立主權基金,預估長期投資報酬率每年增加1.5%,可以貢獻國內GDP約0.3%。但當時央行認為不妥,因為這等於是拿國民的財富去投資,如果發生金融危機,往往無法全身而退,而遭受龐大的損失,因此認為不能拿外匯存底當成主權基金的財源 。
主權基金的資金來源與用途
主權基金的資金主要來自財政盈餘、外匯存底、自然資源出口收入(如石油、天然氣、煤礦、木材等)、國家企業營收等。
根據金管會的報告《淺談「主權財富基金」》說法,主權基金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外匯儲備盈餘、自然資源出口盈餘和國際援助基金,不過現在的主權基金和過去傳統作法不同,過去各國政府對外匯存底的應用,大都以穩定幣值與資金利率為主,例如國內的國安基金,就用途是在穩定股市,但現在的主權基金則更積極、更專業和具策略性,一方面想透過投資帶來更大的利益,一方面則發揮經濟的戰略目的,積極參與投資他國大型企業、銀行或國有企業。
主權基金的運作原理是透過外匯盈餘成立基金,並由政府成立專門營運的公司,例如新加坡的淡馬錫控股。投資標的包括國、內外股票、債券、私募股權、房地產、基礎建設等多元資產,目的是透過主權基金創造更多財富,平衡經濟波動,支持國家長期財政穩定,同時也可以當成福利或重大建設的財源。
不過主權基金的投資標的往往風險較大以換取高報酬,所以收益不確定性高,遭遇金融危機,可能會一夕之間把之前的收益通通賠回去。
全球主權基金排名與規模比較(2025最新版)
目前國際上有數十個主權基金,包括挪威、新加坡、中國、美國、科威特等等都有設立主權基金。那麼全球10大主權基金有哪些?
根據網站主權基金協會的排名,全球前10大的主權基金和資產如下:
國家/地區 | 主權基金名稱 | 資產(兆美金) |
挪威 | 挪威養老基金 | 1.7 |
中國 |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 1.3 |
中國 | SAFE投資公司 | 1.09 |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 阿布達比投資局 | 1.05 |
科威特 | 科威特投資局 | 1.03 |
沙烏地阿拉伯 | 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 | 0.92 |
新加坡 |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 | 0.8 |
印尼 | Danantara | 0.6 |
卡達 | 卡達投資局 | 0.53 |
香港 | 香港金融管理局投資組合 | 0.51 |
挪威養老基金
挪威養老基金在1990年以石油出口發跡,資金主要來自北海石油收入,投資遍及全球股市、債市及其他資產,持有全球約1.5%上市公司股份,主要持股包括蘋果、微軟、Google母公司Alphabet等等。根據中國商務部的估算,挪威養老基金2024年投資回報率約13%,基金價值約19.75萬億挪威克朗。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成立於2007年,是中國最大的主權基金,資產規模約1.3兆美元,主要管理中國外匯儲備,投資領域涵蓋全球股票、債券、私募股權及基礎建設,重點布局新興產業如半導體、新能源等,旨在促進國家經濟結構調整與升級。
SAFE投資公司
中國國務院外匯管理局(SAFE)設立,目標是保值和增值中國外匯儲備,但投資策略較保守,主要投資標的是國際債券和股票市場。
阿布達比投資局
阿聯酋阿布扎比的主權財富基金,也是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之一,資金來源主要為石油收入投資範圍涵蓋全球股票、債券、房地產及私募股權,投資相對低調,全球布局廣泛。
科威特投資局
成立於1953年,是全球最早成立的主權基金,資金來源為石油收入,投資標的為相對穩健的發達國家國債和藍籌股。
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
沙烏地阿拉伯最大的主權基金,資產規模約9250億美元,基金推動的目標是經濟多元化,減少對石油依賴,例如積極投資位在國境西北邊、籌畫當中的新未來城,並計畫增加再生能源的投入。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
成立於1981年,資產規模約8億美元,管理新加坡外匯儲備,投資全球股票、債券、房地產及私募股權,以謹慎和長期的投資策略聞名。
Danantara
印尼的主權財富基金,成立於較晚,目的是吸引外國投資並促進印尼的經濟發展,並專注於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自然資源和數位經濟等關鍵領域投資。
卡達投資局
成立於2005年,資金來源是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收入,規模約5億美元,主要投資國際企業和房地產。
香港金融管理局投資組合
香港金融管理局負責管理香港的外匯基金,投資目標是維持貨幣穩定和保障香港的金融體系。投資組合涵蓋多種資產,包括債券、股票和外匯等。
美國沒有主權基金嗎?
至於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也計畫成立主權基金。根據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資料,總統川普在2024年拋出成立主權基金的想法,而在2025年2月,他簽署了行政命令,要求美國財政部在90天內規劃並提出主權基金相關計畫,並直接點名、參考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表示:「沙烏地阿拉伯的主權基金龐大,但美國總有一天會迎頭趕上。我們要用這筆錢創造更多財富。」
賴清德喊話「台灣成立主權基金」是什麼構想?為何說是最佳時機?
台灣成立主權基金是總統賴清德的施政內容之一,當時他指出,政府將主導成立一個國家級的投資平台。為什麼賴清德會說現在是最佳時機,有以下原因:
- 國家資金充足
- 國際局勢變化
- 產業發展轉型
行政院長卓榮泰指出,過去政府較保守,但現在可以更主動討論,並強調要有專法、專業管理團隊與公開透明機制。
台灣能成立主權基金嗎?學者與專家正反意見整理
其實過去從馬英九、蔡英文主政時期就已經有計畫成立主權基金,但央行始終站在反對面所以一直沒有成功。國內各界學者對台灣成立主權基金的看法為何?
贊成設立主權基金
支持設立主權基金的聲音逐漸增強,專家普遍認為時機已成熟,有助於提升台灣的國家競爭力與財政彈性。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指出,主權基金具備支援台灣擴張型對外投資的功能,若採取市場化方式管理,將可有效提升投資效率。不過他也提醒,若操作不當,反而可能造成國內產業「空洞化」,須審慎規劃。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則認為,主權基金的設立不僅能強化國家收益,也有助於維護經濟安全。他強調,管理制度必須中立且專業,資金來源也應有明確的規劃與正當性。
前台灣貝萊德投信董事長李豪亦表示支持,並主張應設立獨立機構專責管理主權基金,使中央銀行可專注於既有職能,亦能避免政治力介入,確保基金操作的穩健與長期效益。
反對或對設立主權基金持保留態度
對於設立主權基金,部分官員與立法委員則持審慎或保留的態度。中央銀行副總裁嚴宗大表示,央行並非反對設立主權基金,而是認為央行「不適合」擔任主權基金的管理者,並反對由外匯存底無償撥款作為資金來源。他強調,除非基金的管理架構與設計明確、制度完善,否則難以推進到下一階段。
財政部長莊翠雲則指出,設立主權基金涉及專法制定、投資規模設定、專責經理人聘任、監管機制透明化及財源穩定等多重層面,需審慎規劃與評估。她也對於是否能如國際主權基金規模動輒上看一兆美元提出疑慮,認為以台灣目前國庫歲計剩餘的規模來看,「應該不可能」。
立法委員羅明才亦表達憂慮,質疑若主權基金規模擴大至兆元等級,資金來源是否來自歲計剩餘或政府舉債,擔心可能造成未來的財政風險,影響整體財務穩定。
從上面提到專家的說法,可以看出其實國內成立主權基金不是不行,但資金來源、管理機制、政治獨立性與社會支持等方面仍未明朗,但多數專家認為只要這些議題都確認了,現在正是發展主權基金的時刻。
主權基金投資什麼?潛在風險與收益解析
主權基金簡單的操作原理是設立專責單位,用國家的錢去投資國內外的各種金融商品,但投資一定有賺有賠,加上主權基金大都偏向投入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標的,因此充滿各種風險。此外,主權基金為人詬病的是不夠透明,而且有錢的國家會拿著龐大的外匯存底「入侵」其他國家,造成金融市場動盪。
主權基金會投資哪些資產?科技股、能源、房地產?
主權基金投資標的包括:
- 公開市場股票
- 國政府債券、公司債券
- 房地產
- 基礎建設
- 私募股權
- 對沖基金
- 大宗天然資源,例如黃金、石油、天然氣
- 戰略產業,例如AI、半導體、綠能、數位科技
主權基金的風險有哪些?政治、波動、市場流動性
主權基金有機會為國家帶來豐厚收益,但也面臨著多方面的風險,包括政治、市場波動和市場流動性等風險。
政治風險
主權基金通常由政府成立和主導,因此容易受到政府政策、政治議程變更或政治壓力的影響,導致投資決策偏離單純經濟或收益考量,轉向支持特定的政治目標或國內產業,降低投資效率。
另外如果沒有專法管理、投資策略不夠透明,可能引發社會對基金運作的質疑與反彈
市場波動
主權基金多投資於股票、債券、私募股權、不動產等高風險資產,追求高報酬但也承擔較大虧損風險,例如在2022年新冠肺炎大流行、全球經濟萎縮時,根據挪威銀行的報告,全球最大的主權基金「挪威養老基金」虧損了13.3%;韓國財經媒體「韓國每日金融」報導,2022年韓國的主權基金韓國投資公司(KIC)也虧損了14.4%
市場流動性
主權基金部分投資標的如基礎建設、私募股權等流動性較低,可能在市場急劇變動時難以快速變現,增加資金調度困難,例如政府需要動用資金應對危機時,如果是房地產、基礎建設等流通性較低的投資標的,就會面臨出售速度緩慢、流動性不足的風險。
主權基金會影響金融市場嗎?
主權基金會影響金融市場。金管會的報告指出,各國主權財富基金除了穩定國內經濟,投資觸角更擴大其他國家,包括他國上市股票和其他主流投資對象,隊全球金融市場影響力愈來愈大。
對國內金融環境而言,主權基金可以穩定市場,提升國內經濟的流動性;對國際金融市場則是能促進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投資,幫助市場成熟,提升這些國家的競爭力,同時主權基金投資的標的多元,把資本放在不同的資產類別和地區,有助全球資本的流通和分配。
但主權基金也有明顯壞處。對內,儘管主權基金有穩定市場的潛力,但主權基金交易量龐大,可能加劇市場的短期波動,而且如果主權基金的投資決策過度集中於某些資產類別,可能會導致產業泡沫化。
對外,擁有龐大主權基金的國家,抱著錢投資他國,龐大資金流入他國市場,這是另一種經濟侵略,會引發國家安全擔憂,例如俄羅斯收購德國輸油管及能源基礎設施、中國的主權基金購併美、英等國大型銀行等等。
另外,基金規模龐大且可能投資標的集中,為了追求更高投資收益,會短期大額投資和匯出,可能破壞本國和國際金融市場安定,因此美國、歐盟和日本都相繼制定相關政策防堵這類情形發生。
※ 本文章之所有內容,未經作者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節錄、轉載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