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社群媒體釀政治文化衝突 「覺醒的資本主義」恐延燒金融界

作者 台灣銀行家 責任編輯 闕若安 報導
發佈時間:2022/11/19 22:12
最後更新時間:2022/11/19 22:12
社群媒體對政治的影響力有好有壞。(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社群媒體對政治的影響力有好有壞。(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撰文:David Stinson孫維德(台灣金融研訓院特聘外籍研究員;譯者為劉維人)

【台灣銀行家】兩黨的意識型態對壘,有時是因為社群媒體所引發的各種文化衝突,社群工具對政治的影響力有好也有壞。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道格拉斯‧諾思(Douglass North)的《西方世界的興起》(The Rise of the Western World: A New Economic History)是制度經濟學的經典之作,這個領域在研究企業規模多大的時候最有效率。依照諾思的說法,新科技的出現,讓效率最高的軍事組織規模變大,世界上因不需要那麼多個獨立政體,於是爆發了百年戰爭。

社群媒體的黑暗時代

「整體說來,14和15世紀的戰爭面貌發生改變,加劇了國家的財政危機。國家必須掌握大量財政資源,快速徵得現代化軍隊,而傳統封建領主顯然無法滿足這種條件。結果就出現了一連串幾乎難以想像的政治動盪、國家合併、恐怖統治、謀殺、內憂外患、各種陰謀私通……民族國家藉由通婚、併購、背叛、詭計、軍事征服等等手段,取代了封建貴族成為權力中心。」
 

當代的資訊科技也產生了類似效果。敘事是政治活動的核心之一,而資訊科技讓敘事變得很容易傳播,這讓世界開始全球化,也讓美國變得全國化。如今已經沒有人繼續使用地方新聞、宗教組織那些老方法來傳播敘事;街頭幫派也越來越少直接搶地盤,因為只要滑滑手機就可以進行非法交易。但在此同時,希望規範網路言論的場域,對抗也越趨激烈。

這些新世態如果能夠進入平衡,社會將更加信任公共治理。如果公民監督政府與企業的能力(前者像是「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後者像是#me too運動),能夠抗衡政府與企業的監控能力,社會將更加穩定。但現實世界並沒有進入平衡,最明顯的證據就是新科技造成的各種亂象,以及美國政治圈的各種「文化戰爭」。

推特的政治影響力

科技業的特色之一,就是它規模很大,大到具備各種常見的政治影響力。在這個時代,明明美國的鐵鏽帶製造業依然低迷,聯準會卻變得前所未有地激進,甚至成為貨幣本身的象徵。所以像舊金山這種非常自由放任的工業重鎮,在居住問題上明顯處理失當時,就會讓人民開始懷疑整個國家的自由放任傾向。

社群媒體靠品牌聲望來賺錢,這些品牌聲望來自它們刊載的言論調性。不同的平台,在使用者眼中都形成了不同的形象,例如推特偏自由,臉書比較保守(當然,馬斯克收購之後,推特的走向會有何變化,目前尚未可知)。

推特在1月8日永久禁用了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帳號。(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在2021年初,民眾試圖占領國會大廈的兩天後,推特在1月8日永久禁用了當時總統川普的帳號。推特此舉展現出巨大的政治權力,某種意義上其實跟傳統媒體的權力一樣,而且許多重要的主流媒體在科技時代也繼續安然無恙。然後當今社群媒體常常跟保守派所謂的「取消文化」扯上關係,也就是讓民眾能夠在網路上公審,有時會在現實世界中造成影響。當然,「取消文化」的用詞可能讓人誤解,因為它其實不是一種文化,反而比較接近科技帶來的效果。美國右派在過去失勢的2年內,一直在思考要怎麼用法律來處理這種現象。

 
社群媒體的監理,雖然對美國政界的短期影響力並非最大,但卻是最有趣的主題之一。大部分的政治辯論,都被既有的意識型態完全綁死;但社群媒體的監理因為重視細節,反而真的留下了討論空間。

1月6日之後的混亂

雖然2021年1月6日的事件很誇張,但美國所有的「冷內戰」(Cold Civil War)戰火,總是始於最高法院。畢竟即使你真的占領國會大廈,還是得找到更多法律依據,才能改變權力分配。

聯邦主義者協會(Federalist Society)這些遍布各級政府的保守派組織,在努力幾10年之後,終於拿下了最高法院。今年6月的「多布斯案」(Dobbs)推翻了近50年來的判例,決定墮胎權不在憲法保障範圍,最高法院開始影響整個大眾。但這起判例與其他影響選舉過程的事件,也讓法律專家與自由派的大眾媒體,開始突破過去以來的心理防線,質疑最高法院的公正性。

除了之前的選舉爭議,《憲法第一修正案》也備受矚目。保守派花了多年的工夫,成功地以保障企業言論自由為理由,撤銷了企業捐助競選資金的限制。2017年,川普政府更否決了「網路中立性」(Net Neutrality),開始允許網路服務供應商根據網路言論的立場來調整流量。這讓許多人相當意外,畢竟許多支持者都認為堅守網路中立,對川普比較有利。

 
國會示威事件之後,人們開始緊盯社群媒體。但在之前的政治獻金爭議中守護企業言論自由的保守派,這時候卻反對社群媒體業者用它們的言論自由管制言論。保守派認為社群平台比報紙,甚至讓社群平台得以營運的網路服務供應商更像公共設施。共和黨掌控的佛羅里達與德州議會,都立法禁止了社群媒體平台審查言論。佛州的法律後來被當地法院以違反《第一修正案》為由推翻。

共和黨掌控的佛羅里達與德州議會,都曾立法禁止了社群媒體平台審查言論。。(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但德州的法律影響更為深遠,至今卻依然有效。該法律禁止平台基於「立場」或「地理位置」進行任何言論「審查」。很多人認為,禁止「地理位置」的審查,違反了長期以來的商業自由,且可能會讓社群媒體公司完全撤出德州。而法律條文把管轄範圍寫得很廣,就連維基百科可能都會違法。最近《大西洋》(The Atlantic)甚至有一篇文章質疑,「所以網際網路的末日要來了嗎?」該法律引發好幾種不同解釋,在某些詮釋下,它禁止大型網路平台管理上面的社群,但這樣一來,平台就無法在顧客心中營造形象和價值。

聯邦第五巡迴法庭(5th Circuit Court of Appeals)不但支持德州的法律,而且在那之前就已經因為挑戰《聯邦法》的既定詮釋,而登上媒體頭條。該法庭去年裁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過去100年來採用的主要行政執行程序違憲,這讓證交會只好在德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採用別的執行程序,耗費更多時間。

由於目前有兩個巡迴法院,在詮釋德州法律時產生了差異,最高法院可能會在某天插手干預,決定美國網路的未來。

下一個就要燒到金融界?

說到文化戰爭,人們很容易以為只是意識型態的對立,但這種詮釋會遇到很多問題。目前的對立,其實有很多地方都跟150年前的美國內戰很像,各方的「文化」差異也並不新鮮。拋開法律,從經濟學的角度切入,反而更能看出一觸即發的局勢,會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擦槍走火。其中一個潛在戰場,似乎就是金融業。

金融科技開啟了被動投資的浪潮,讓少數幾個集中的節點,得以掌握大量的資本流動。國際的ESG投資客,就是利用這種方法,阻止化石燃料業者獲得資金,但化石燃料業跟共和黨一直走得很近。

美國的ESG走向與其他國家有點差異,這種「覺醒的資本」(Woke Capital),美國把重點放在社會而非環境。過去幾年來,著重性別、性取向、種族多元的「職場性別多元、平等、包容」(Diversity, Equality, and Inclusion)培訓,如雨後春筍般誕生,雖然效果有限,卻在文化戰爭中引發強烈情緒反應。批評者認為這種培訓根本浪費時間,甚至是在排擠白人員工。目前還沒有人用指數基金的方式,要求企業遵守「職場性別多元、平等、包容」規範,但小公司跟面對廣大資本的大公司,對這項規範的看法已有巨大差異,企業總部和分部的立場也經常不同。社群媒體則看情況,決定要不要遵守。

雖然保守派一直站在資本這邊,這次卻不喜歡ESG投資。2021年,佛州共和黨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向參議院提出《不要管太多》(Mind Your Own Business Act)法案,反對這種「覺醒的資本主義」,並在社論中表示「……在遇到那些撕裂我國的文化爭議時,表現出進步的姿態,似乎就不會被圍剿;但我們這些負責讓美國保持強大的人都知道,這種姿態最容易讓我們慢慢走向滅亡。」

佛州共和黨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反對「覺醒的資本主義」。(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有趣的是,盧比歐也在同一篇社論中,採取了過去會被視為很左的立場,支持勞工代表進入董事會。相關的討論顯示,目前人們思考公司權力的方式正在改變。

一場難以休止的長期爭戰

企業理論很適合用來解釋目前的局勢。首先,它認為企業的邊界,是法律合約中最容易界定風險的邊界。目前為止的人工智慧,都還無法解釋AI的決策過程,所以內容審查只要使用AI,就很難符合法律的規範。有效的言論監理規則勢必很難,而且如果這種規則要在人工智慧進入新世代之後繼續有用,勢必只會更難。但與言論相關的巨大政治利益,一定會讓美國兩黨不斷角力。

若想真正思考言論監理,一定得先讀一點市場失靈理論。言論監理的主要問題,並非市場運作模式與過去不同;而是你無法光靠廣告商,甚至無法光靠ESG投資,去長期約束社群平台的行為。如果你想改變平台的作風,就得回去思考除了市場還缺什麼。

另一方面,公司理論也可以解釋最近日益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所謂得台灣者得天下,只要能夠控制台灣,就能影響全球的敘事大趨勢,這對美中兩國而言都跟量產半導體的能力一樣重要。台海局勢在緊張一陣子之後終將回歸現狀,但屆時各國的狀態都會與時俱進。世界的樣貌從中世紀以來就不斷改變,如今也尚未停歇。

社群媒體的影響力日益增強。(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至於美國,在可預見的未來,每一場選舉都非常關鍵,這不是因為選舉可影響聯邦法,而是因為選舉可以影響最高法院。舉例來說,在2016年,共和黨就用他們掌握的參議院,擋下了歐巴馬提名的大法官,要求把決定大法官人選的權力,交給即將選出的下一任總統。而且即使是各州選舉,有時候也因為會影響到全國選舉和政策討論的局勢,而變得很重要。

當然,那些沒有經營社群平台的公司,不會像之前香港抗爭事件那樣,被迫在文化戰爭中選邊(但有些公司可能會自己選邊)。但社群媒體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在美國做生意的人都得注意它所帶來的政治暗流。美國的政治文化相當獨特,如果覺得難懂,也許可以從「職場性別多元、平等、包容」課程的爭議開始入手。

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https://taiwanbanker.tabf.org.tw/index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Blueseeds永續生活◢

👉天然護膚市場升溫!無添加敏肌也可用

👉精油保養最低49折再享1111折111

👉0水保養・以油養膚,精油保養快跟上


台灣銀行家月刊

#美國#台灣#川普#經濟#金融#社群媒體#推特#臉書#政治#衝突

專欄作者介紹

作者

台灣銀行家

台灣金融研訓院創辦《台灣銀行家》雜誌所涵蓋議題報導領域,除了銀行業、證券、保險與金控,亦對國內外政經社會議題、產業趨勢、金融教育等多有關注。期望藉由深入淺出的內容,協助讀者掌握金融情勢變化、重要政策,以及金融產業發展的最新動向,亦延請知名學者專家為本雜誌執筆撰文,提供深入觀點。期許能成為提供國內金融業與從業人員充實專業知能,提升競爭力,促進金融知識普及與資訊交流之最重要刊物。

看更多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40

0.0749

0.2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