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委員王美玉與立委柯志恩在2月24日舉辦「從買泓凱案談弱勢兒少的生命困境」座談會,盼藉由此特殊案例,喚起社會與政府對少輔院的重視,從經費不足到人員訓練不足,甚至官官相護的陋習,希望藉此改正少年矯正機構過去長年的缺失,並列入司改國是會議的討論中,讓這些社會邊緣孩子得到合理對待。
買泓凱案源於其母親,年少時夥同男友搶劫而入監,在獄中生下買泓凱,兩歲後被祖母接走撫養,是標準的弱勢家庭,並有過動傾向,長大後多次偷竊,最後被判刑,在2011年6月進入桃園少輔院,沒想到2013年2月就在院內死亡,且死因離奇。
院方一開始表明是因「抓癢而死」,這理由不僅家屬無法置信,曝光後也引發外界質疑,在買泓凱祖母奔走下,雖曾有立委出面幫忙舉行記者會,但檢察官最後認定「找不到加害者」,只能簽結,讓家屬氣憤又傷心,也無法接受此不公義的結論。
監委王美玉得知後主動調查,收集許多證據,包括法醫報告到少輔院的監視器、執勤紀錄等等,在漫長的調查過程後,將資料送出,最終在2016年6月,於監察院通過彈劾案,彈劾桃園少輔院院長、輔導長、衛生科長等人。
王美玉將調查過程集結,出版《16:是誰讓少年帶著痛苦與懼怕走完他的人生?》一書,她了解矯正署面臨經費上的短缺,但她強調,孩子們沒有選擇父母的機會,若維持現狀,類似買泓凱的孩子們將可能受到同樣對待甚至失去生命。她希望社會與政府要能看到少輔院的問題並且正視,不能官官相護。
◤超夯旅遊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