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新常態! 兩岸交流轉型「大陸出錢、台灣出力」

記者 華舜嘉 / 攝影 吳建宏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14/12/17 21:15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過去大家對大陸總有山寨大國印象,不過,現在大陸的經濟發展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就連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都一改過去保守態度,不排除要到大陸擴產,願意提供大陸半導體相關的協助,甚至就連馬雲都說要「協助」台灣人創業,因此現在兩岸之間的交流模式,慢慢走向合作,甚至轉變成「大陸出錢,台灣出力」。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2014.12.15):「在大陸的大計畫,是要提升大陸的半導體,我相信我們也能夠做相當的協助。」

晶圓教父張忠謀登陸總是保守,主動喊出提供協助,難道策略改變了嗎?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2014.12.15):「要強化他們的大陸的半導體供應鏈,們也持一個期待、祝福的態度,他們的努力,因為他們的市場發展得非常快。」

大陸市場成長快速,連張忠謀也不得不觀念「升級」,十年前台積電來自大陸訂單幾乎0,如今大陸市場占台積電比重,已經超越日本與歐洲市場差不多,預估再過幾年,大陸的重要性將超越歐洲,張忠謀鬆口,落後2代的技術,可能登陸擴產,但也掛保證,大陸的比重絕對不會超過10%,未來兩岸產業新常態,恐怕轉變為大陸出錢、台灣出力。

淡大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兩岸之間將來的合作型態,一定是有關於像資金、技術這個部份,如何發揮優勢互補,在有關於兩岸之外的包括在國際上,包括東南亞創出品牌。」

仁寶董事長許勝雄:「我們兩岸之間如果在技術層面,包括從研發開始,大家可以討論出一個國際間可以通用的標準,那這樣子台商本身才不會一直、僅止於在加工體系裡面,扮演一個產業鏈角色。」

正崴董事長郭台強:「兩岸攜手合作鼓勵創新,找到更多商機,大家希望不要重投資嘛,能夠在產業標準制定方面,能夠建立共識。」

專家、大老紛紛看好,兩岸新經濟投資模式,畢竟大陸已非過去山寨大國,靠著模仿找出產業發展模式,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訪台,也點出未來兩岸交流重點。

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2014.12.16):「比如說跟青年的互動,跟小微企業的互動,明年我們應該頂層怎麼設計、怎麼交流。」

未來將加強與台灣青年和中小企業交流,因為大陸正值產業轉型階段,不僅有利大陸降低轉型成本,也能幫助台灣青年進入大陸,將以一加一大於二的戰略合作,搶攻國際。政大經濟系教授莊奕琦:「國際化這塊那麼兩岸如何共同研發,然後共同創品牌、共同行銷,特別是以中國大陸市場作為基礎。」

淡大大陸研究所長張五岳:「利用大陸方面做廉價工廠,想把工廠產品賣到大陸以外歐美市場,我想這樣的微利時代,已經走入歷史。」

馬雲旋風訪台提出成立基金,就是要「協助」台灣人創業,看得出台灣不再居於上風,大陸新創人才不比台灣少,而專業技術大陸也在迎頭趕上,兩岸交流模式已經不同於以往,一加一大於二的戰略考量,恐怕不能只在侷限政治立場之下。







#產業#兩岸#創業#經濟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05

0.0554

0.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