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日越來越近,但到底有多少候選人,那出真正的政見來做理性辯論?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認為,長久以來,台灣沒有解決認同問題,就像是一個「精神分裂的社會」,而選舉選到後來,沒強調政見,卻強調「權貴」和「平民」,專家說,這都是搶選票的策略。
每到選舉台灣社會就會開始分派別,從本省對外省,統一對獨立,還有藍綠對決,但現在好像變成是平民和權貴的「貧富」之爭!
政大社會科學院院長莊奕琦:「相對剝奪感的增加,當然就會變成對立,選舉的時候,現在用貧富之間差距的對立,來訴諸選票,我想是最容易的。」
去年六都民眾,每人負擔的公眾債務第一名是台北市,每人平均負債8.78萬元,第二名是高雄市8.46萬元,再來是台南、台中、新竹、桃園,專家認為,在全球化自由經濟貿易下,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不過台灣不只面臨財富分配不均,還有政治上的不確定性。
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台灣內部認同問題都還沒有真正解決,換句話說,台灣整個來講是精神分裂的社會,這個精神分裂的社會,貧富不均只是一個說法而已,就算貧富不均不存在,還是會用其他面目展現出來。」
政大社會科學院院長莊奕琦:「很可惜,連辯論上面,也沒看到公共政策,訴諸於都是一種激情、一種口號式的呼喊。」
政大社會科學院院長莊奕琦指出,候選人為了選票營造貧富對抗的氛圍,但選後重要的是,要能創造經濟幸福感,也就是增加更多的就業機會,而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則認為,在現行選舉制度下需要龐大的資金,使得候選人不管在選前或選後,都很難擺脫財團。
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台灣的一個悲劇,就是說基本上台灣的中產階級,在快速消失當中,因為如果中產階級夠強的話,就不太容易吸引到有錢人跟沒有錢的人對決,每個人看到中國大陸崛起,每個人看法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認為是機會,有的人認為是威脅,這種問題,從來沒有在台灣政治上真正解決過。」
專家認為,問題不在貧富,問題在財富資源集中在少數人手上,沒有合理分配,再加上台灣和大陸難解的政經關係,現在需要的是遠見的政治家,而不是討好大眾的「政客」。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