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國教課綱新出爐 國英數降必修、增選修

記者 黃宇潔 / 攝影 王偉帆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14/10/06 21:52

12年國教課綱總綱,終於拍板定案,教育部定調國文、英文「減少必修、增加選修」,從時數上下手,希望培養孩子們「選擇」能力,也讓教學有彈性,達到「適性發展」的目標,對學校來說,可以發展特色教學,強化教學印象,但也有人堅決反對,認為教改之下,國語文每週上節數,從6節降為3節,到底要孩子們學什麼。

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執行秘書李素真:「20個學分,平均一週只有3.3節課,那你說孩子們學生,怎麼樣能夠去把國語文,能夠去紮根。」

光是一個國語文節數,教改之前,高中學校每週有6節課,但12年國教之下,一個禮拜只會上到3節課。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執行秘書李素真:「去年560位指考零分,作文題目是遠方,今年會考5576位也是零分,這個就是一個嚴重的數據證明。」

12年國教課綱總綱草案,教育部終於定調,國、英、數必修學分,從24、24、16,調整變成20、18、12個學分,至於選修學分,分別是4個、6個、4個。教育部長吳思華:「這次是以減少必修增加選修,作為調整的方向,課程學習的內容上,實務上是希望讓他有多元的發展。」

說穿了「適性發展」,是12年國教的基本精神,要調整教育觀念,更要提升教育的彈性。松山高中教務主任劉桂光:「理工科的孩子,跟人文藝術的孩子,在數學這個地方,應該有不一樣的學習,那在這個地方,新課綱給我們,這樣的學校彈性空間,反過來說,人文科的孩子,可能在寫作他需要增強,因為這樣(選修)的設計,也能夠滿足這些孩子的需求。」

這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國教署說12年國教的分科課綱,如果順利完成的話,最快105年就會出爐,教科書107年可以出版,但可怕的是箭在弦上,時程卻趕不上學生上課需求,即便如此想拚出頭,各校也只能摩拳擦掌。

松山高中教務主任劉桂光:「孩子們的主力,可能偏重在人文藝術或者商管領域,它(選修)可能這方面的課可以多一點,好比台北市有個科學高中麗山高中,他們自然科學屬於代表性,那可能這一類的課就會多一點,那事實上他們的老師結構,這一類的老師也相對多一點,所以其實各校,也可以呈現不同特色,我想就是百花齊放。」

因此可以想見,未來將形成高度競爭的環境,促使學校要特色化,也刺激 教學相長,但畢竟紙上談兵,還得經過現實考驗。松山高中教務主任劉桂光:「當我們老師們在原來課綱的,既定進度跟範圍內,未來可能要做壓縮做調整,這個對老師確實是很大的挑戰,那當然對家長那端來說,我們習慣透過上課來做學習,可能也會受到挑戰。」

12年國教,想走開放教學,留給學生選擇空間,第一線執教人員,勢必要面臨更大挑戰。

#課綱#12年國教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25

0.0403

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