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房價,讓許多民眾只能「望房興嘆」,買不起房,只能靠「租屋」,找個安家居所!為了讓弱勢家庭和低收入戶也能晉升「有殼一族」,內政部計畫在10年內協助10萬戶民眾居住需求,其中包括興建「社會住宅」3萬4千戶,不過這個數量在專家看來還是太少,根本供不應求,但蓋房只是治標不治本,要如何導正台灣「高房價」以及「高空屋率」的問題,學者建議還是得從「政策」下手。
要讓台灣人住的起房,內政部定下10年計畫,將協助近10萬戶民眾居住需求,包括興建「社會住宅」3萬4千戶,租金補貼6萬4千多戶,不過這樣的數字,看在專家眼中還是太少。
政大社科院副院長林左裕:「遠遠不夠,就是我覺得政府的態度,還可以再更積極一點,政府他所提的要提供十萬戶,還不到這個『空屋率』的十分之一。」
社會住宅是「公家出租房屋」的概念,房東是政府,房客就是社會弱勢家庭以及低收入戶的民眾,希望讓他們能夠有個安家居所。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組長江尚書:「『社會住宅』也許是一個過渡性質的居住的選擇這樣子,所以它是在這段時間,他(房客)付比較便宜的租金,在這段時間他存錢,也許不久之後,他有機會到市場上租房子,或是到市場上去買房。」
社會住宅逐漸成為世界各國趨勢,荷蘭是第一名比例佔了全國34%,其次是香港29%,第三則是英國20%,但瞧瞧台灣僅僅只有0.08%,不過根據政府公佈2012年的「住宅自有率」,台灣民眾有近8成都有自己的房子,租屋者只佔2成。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組長江尚書:「那當然這2成裡面,還有一部分是他沒被統計到的,包括現在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他還和家裡住在一起的,這種會被算在『自有』的住宅裡面,所以這部分是被低估的,所以如果我們這樣子來看的話,其實社會住宅的需求或者是租屋市場的需求,是還不低的,至少是台灣的家戶數量的2到3成左右。」
表面上數字很好看,但實際上台灣民眾因為高房價的壓力,多數人只能「望屋興嘆」,不過全台建案卻還是一棟棟蓋。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組長江尚書:「有很多人可以持有很多間房子,然後他每年繳非常少的稅,那變成他是一個資源的囤積,他沒有拿出來用。」
台灣「空屋率」到底有多高,2010年營建署公佈約有92萬戶,但主計處跟依據「人口及住宅普查」,得到的空屋數是156萬戶,隔了3年後營建署數字下修到86萬戶,不過主計處的空閒住宅,仍舊還有144萬戶。
政大社科院副院長林左裕:「囤房他的成本很低、非常低,那他只要一年漲超過5%,他這樣子就能夠獲利,我們不是要打房地產業,我們要導正房市,因為這個跟我們整個下一代的這個存活,跟他的努力有關係,假如政府他真的有心想要做的話,我會建議短期之內,我們這些年輕族群,還沒有買房子的,還是以租屋為宜。」
台灣民眾「無殼一族」越來越多,要如何改善,學者提出「房市三箭」目標,第一從財政著手,提高「囤屋稅」,第二央行干預,降低二房以上貸款成數2到3成,第三從內政部及地方政府改變,提高「公租屋」數量,或者是祭出稅賦優惠或者是利率補貼,鼓勵民間出租,希望能夠降低空屋率,也達到平衡房價目的,不能做到「人人買得起房」,但至少也要達到「人人有房住」的目標。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