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光氣外洩記取教訓 杜邦成工安楷模

記者 顏偉哲 外電 報導
發佈時間:2014/08/06 22:03

高雄氣爆意外後,各界從不同面向開始檢討,帶您來看看美國杜邦公司的案例,2010年在維吉尼亞州的杜邦工廠發生光氣外洩,事後調查發現,原來是被光氣腐蝕的塑膠軟管,沒即時更換才釀成意外,杜邦記取這次教訓,以「先談安全,再談利潤」為原則,全面加強工廠安全,甚至還因此獲得表揚。

2010年1月23日,從美國維吉尼亞州的杜邦工廠,打來一通求救電話。網路影片:「911,您好,是的,小姐,我是Debra Stanley,我在杜邦西維吉尼亞工廠,我要立即請求救護車支援。」

工廠人員語氣急切,因為化學氣體外洩,有員工身受重傷,員工第一時間雖然被緊急送醫,但經過搶救後,仍然在意外隔天身亡,事後調查發現肇禍元兇,就是這個遭到嚴重腐蝕的塑膠軟管。網路影片:「杜邦的標準處理程序,每30天都要定期更換軟管,然而在意外發生的2010年1月23日這天,塑膠軟管已經有長達7個月沒有更換。」

由於監測軟體被修改,錯失更換軟管時間,加上為了省錢,沒有用不易被光氣腐蝕的「金屬合金軟管」,而是採用「塑膠軟管」,一個個差錯,竟釀成難以挽回的遺憾。網路影片:「(杜邦)公司給人的印象都是安全的領導者,當時化學安全部門,都非常關心這連續三起發生在杜邦的意外。」

以研磨火藥起家的杜邦,一向是工安評等極佳的工廠,經歷這場意外,他們痛定思痛,決定要把「安全」擺第一。網路影片:「像是當你在工作時,如何正確使用防護裝備,你也要開始熟悉新的工作環境,明白有哪些潛在的危險。」

這段影片是杜邦公司製作的員工訓練短片,他們把在化工廠工作時,可能的工安問題點出來,還把影片上傳網路,分享給其它重工業者。網路影片:「給你的員工一份化學安全綜合手冊,還有安全資訊表格。」

而一旦發生大意外,杜邦也有標準SOP處理流程,那就是先降低員工和工廠周圍社區的傷害,再來是清理事故現場,最後啟動意外事件調查,謹記「理性、科學、冷靜」,千萬不要操之過急,找出根本問題才是最重要的。網路影片:「為了讓所有人了解這種安全文化,所以我們一開始,就告訴員工安全的價值,當我第一天進到公司,就和資深員工討論到所有工作、所有任務的安全。」

「安全重於利潤」的經營思維,讓杜邦拿下美國工安界的桂冠「坎貝爾獎」,在追求獲利之餘,讓每位員工都能平平安安回家,或許才是身為雇主的最大責任。

#工廠#氣爆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14

0.0396

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