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地院前院長王梅英升任司法院副秘書長留下的缺,司法院人事審議委員會11日決議,由最高法院法官何信慶遷調。台北地院今(17)日舉行交接典禮。何信慶致詞表示,未來將以「維護審判獨立」、「優化審判效率」、「提升裁判品質」及「建構溫暖司法」四大核心理念帶領全院同仁向前邁進,使北院不僅是法律的殿堂,更是人民信賴的守護者。
今天交接典禮,由台灣高等法院院長高金枝主持監交,與會人士包括:司法院副秘書長王梅英、法務部政務次長徐錫祥、北院代理院長黃柄縉等人。
何信慶說,他的司法官生涯起於台北地院,1992、1993年間在院內擔任學習司法官,奠定了身為法官的初心。從北院起步,歷經地院、高院、最高法院,如今重回台北地院服務,就像是一場司法的O型縱走。
更多新聞:柯文哲爸爸病逝新竹臺大醫院 台北看守所「3項說明」
他認為,司法的獨立與公正是最核心的信念,更是民主社會的支柱。當法院變得畏懼時,人民便無法安心生活。每位法官都應該能夠無懼外力、不受不當干預,以法律與良知裁判案件。
何信慶指出,在多年的司法歷程中,他見證無數法官在壓力下堅守原則、捍衛法律的勇氣,現今,審判獨立已成為法官的DNA,不容挑戰,但同時也看到外界對司法的誤解或試圖干涉。因此,我們要強化制度保障,確保法官能夠在無懼外界干擾的環境中履行職責,並積極與社會溝通,讓人民了解司法如何運作,以強化社會對司法的信賴。司法革新需要的不只是法律制度的變革,更是司法文化的轉型「一種更開放、更透明、更以人民為本的司法文化」。
此外,何信慶也提到,司法是一項高壓工作,法官、書記官、行政同仁每天面對繁重的案件與極大的心理壓力,法院幾乎成為過勞的工作場域。因此,未來將努力改善工作環境,提供更多心理健康資源,及建立透明的溝通管道,確保每一位同仁都能在友善的環境下工作。他強調「唯有內部氛圍的友善與包容,才是對外傳遞溫暖司法的根本動力。」
何信慶為政大法律研究所法學碩士,司法官班第31期結業,接任北院院長前,為最高法院法官,也是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法官。2023年、前總統蔡英文執政時期,何曾獲司法院推薦擔任大法官,不過未中選。
更多新聞:持鑰匙猛刺頭37下殺人 身背3人命「醉保全」無期徒刑定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