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磺火捕魚豐收難賺 靠技術轉撈觀光財

記者 白汶平 / 攝影 張立陵 報導
發佈時間:2013/06/12 07:24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今天的直擊夜現場帶您看到的是「磺火捕魚」,這項技術又稱蹦火仔,全台獨一無二,在新北市金山區,僅有4艘漁船作業,漁民摸黑出海,再點亮磺火劃破暗夜,沙丁魚就會被吸引,成群躍上海面,只不過這些沙丁魚一公斤也只賣到10元,漁船即使大豐收,也讓漁民大嘆不好賺,讓這項傳統捕魚法逐漸沒落。

漆黑的海面上,突然冒出一道橘紅色的光,火花陣陣噴洩而出,在暗夜裡燃燒,這時海面下出現動靜,成群的青麟魚也就是沙丁魚,一窩蜂地湧出,彷彿跳躍起舞般想接近火光,數以千計,宛如萬馬奔騰的場面,讓人嘆為觀止。

磺火熄滅,魚兒們乖乖自投羅網,這種傳統技法叫做磺火捕魚,全台灣只有在新北市的金山、石門一帶看得到,每到入夜就是這些漁民出海的時刻。

謝船長:「火要晚上才能點,不然白天火光根本看不到。」

為了晚上的大豐收,漁民從下午4點就開始準備,而最重要的就是吸引魚群的磺火;大力地拿起槌子,把這些來自金山特產的硫磺石,砸成碎塊一個個搬上船,漁民將硫磺石加上水後,所產生的乙炔氣體點燃,就會成為噴射火燄,利用魚群驅光的特性撒網捕捉。

謝船長:「外國人用漁網,他才能捕到很多深海的魚,但是在這裡用漁網,只會撈到石頭。」

經過一夜奮戰,漁民將一桶一桶的漁獲從船上卸下,並鋪上碎冰保鮮,船長說這次捕了10噸重,如果運氣好,晚間6點出海,12點前就大豐收,回岸上卸完貨後,還能再出海多捕一次,而這些小魚一公斤只能賣10元,大部分銷往中南部給石斑魚做飼料,工作吃力不討好,也讓這項產業日趨沒落。

謝船長:「做得最好、做得要死,一個月也才20幾萬,所以現在年輕人不做這個。」

漁民很無奈,每次出海包含油耗成本,就要1萬5,有時出海漁獲量不如預期,只能賺到幾千元,讓這項技術快要失傳,近來新北市府則是發展為觀光漁業,帶來新商機,遊客包船費一艘2萬,載一趟就回本。

遊客(2013.05.17):「也許可以再把它變成秀的感覺,讓它更可以像國外不一樣的一種,因為這是屬於台灣在這裡才有的。」

遊客首見都很新奇,去年吸引3千名遊客,也為東北角帶來3千萬觀光收入,也讓萬魚奔騰的熱鬧景象,繼續在深夜裡傳承。

#捕魚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23

0.0400

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