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電影起源法國 法語片力拚好萊塢

記者 董向九 外電 報導
發佈時間:2008/06/05 22:40
最後更新時間:2008/06/05 22:40

「透視法國」專題,今天我們要帶您來看法國電影,喜好電影藝術的觀眾應該知道,許多電影經典大片,其實不是美國片,而是法國片,也只有法國電影能夠和多金的好萊塢片相抗衡,因為法國政府採取高額補助和限制外國片播映數量的雙重政策,才保住了這個曾經有輝煌歷史的法國電影地位。

今年的坎城影展最高榮譽,暌違21年後,大獎終於再回到地主國手上;這齣描寫多文化背景下,巴黎師生關係的電影,全是業餘學生演員演出,卻因此肯定了法國電影的地位。

法國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電影出口國,也是難得可以和好萊塢競爭的對手,詮釋法國傳奇女歌手故事的「玫瑰人生」,女主角就獲得今年的奧斯卡肯定,法國女星茱莉葉畢諾許,也曾經以「英倫情人」拿下奧斯卡。

只不過,法國作為電影的起源地,再加上60年代帶起了法國電影新浪潮,產生了許多電影大師,對現在的好萊塢大導演,像是史蒂芬史匹伯等人都有啟蒙。

只是在好萊塢大片的銀彈攻勢下,法國電影還是得靠著政府補助,和管制外國片輸入的數量,才能勉強維持自己的一片天。製片人:「每個國家有自己的,電影產業很重要,要能看見自己的影像,和出口自己的影像,電影其實就是一個國家,所有的私生活的一面,讓它能為外界所知是很重要的。」

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政策不同,法國積極保護法國電影,也讓法國人多了一項驕傲。

#法國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36

0.0405

0.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