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一步一腳印】創意西吃新素食 東方哲學融入料理

記者 徐沛緹 / 攝影 陳柏華 報導
發佈時間:2009/11/01 22:35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如果非得把美味佳餚用二分法,分成中餐、西餐,或是素食、葷食,那在張光騫的廚房裡,將會看到他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混搭哲學。

廚師張光鶱:「我發願要吃素了之後,我在素的這個領域裡面,我發覺了對於西式的素食來講的話,幾乎很少,幾乎很少,不管是中式也好、或是西式也好,這都是一個飲食的文化,可是在素裡面來講,我們常常在坊間看到一些素食餐廳,或者是說素食的自助餐等等,我們進去吃的時候,基本上,它都比較油膩,因為人家感覺嘛,吃素就需要一些油,會比較好吃,那事實上這樣子,是不健康的。」

張光鶱14年前,因為健康和信仰,決定改吃素,那時候,他還只是普通上班族,只是在這段改變飲食習慣的過程中,發現就算信仰再堅定,人性的弱點,經常挑動他,內心最脆弱的神經。

張光鶱:「當我吃素的時候,我整個人的味覺、感覺上,甚至於在我的思緒上,我都會想到,我想到再去吃葷的,可是那必須要靠自己的一個堅定的意志,自己要去克服它,那可是,在口感上來講,就完全不大一樣了。」

張光鶱:「因為一下吃素的時候,那種感覺會天差之別,那我有這樣的感覺,我相信其他剛開始吃素的朋友,也會有這樣子的一個感覺在那個地方,也因為這樣子,所以說,我慢慢慢慢的,對於剛吃素的朋友來講的話,我們也是,去不斷的設計,這樣子的一個菜色出來,希望他們能夠接觸到素的時候,能夠很自然的跨過去,能夠很習慣,吃素不一定就是傳統那樣子的素食。」

張光鶱對料理,有自己的想法,再加上從前因為興趣學過烹飪,才開始了他的素食西吃小廚房。張光鶱:「加鹽下去之後,它的麵會比較Q。」

紅蘿蔔汁裡只有鹽,沒有其他添加物,要全部加進麵粉裡攪拌,張光鶱正在把中午要出的義大利麵,從麵條開始做起。張光鶱:「一般我們坊間買的義大利麵,品質良莠不齊,嚼勁來講的話,他不如我們自己所做的麵的控制來得好,那自己做麵來講的話,也會比較安心,基本上,我們在做麵的口感,就跟我們在做拉麵的口感,是一樣的。」

張光鶱:「我母親來講的話,她本身是北平人,那基本上我們在小的時候,就接觸麵食,一直到大,像這個桿麵棍,就是我媽媽留傳給我的。」

張光鶱有家傳做麵食的底子,到了火爐前,用的又是西式料理的手法,小火邊煨,加進奶油溶化,當東方彈牙的麵條,變成西式口味的義大利麵,張光鶱原本以為這個新創意,應該很容易受到歡迎。

消費者:「我們會比較期待,吃到什麼紅燒麵之類的這種東西,結果進來很奇怪,老闆竟然賣的都是一些西洋的異國料理。」

這位客人問的還算含蓄,張光鶱顛覆素食傳統吃法的挫折,大部分,都來自客人的疑惑。張光鶱:「在早期,我記得很清楚的時候,太多客人進來,第一句話就是說,就是說,有沒有賣便當,我們說我們沒有賣便當,那我要吃點的菜,我說我們這邊也沒有,他說那你們在賣什麼,第一句很直覺的就是說,那你們在賣什麼,我們就告訴他,我們在賣什麼、賣什麼,掉頭就走了,我吃不慣,我吃不習慣,他就走了。」

張光騫沒打算就此改賣素便當,他有自信拿手的素比薩,會讓人改觀,做比薩,還是得從醬料研究起,九層塔是打青醬的基本元素,一般比薩裡的蔥蒜,往往會讓素食者敬而遠之,所以就連醬料,都是張光鶱自己做的素青醬。」

張光鶱:「我們甚至試過,把薑也放在裡面,因為薑的味道是一般我們在吃素裡面,他會常用到一些,可是薑的東西放進來的時候,它的味道會不搭,它會跟我們九層塔的味道會不搭,對,我們在使用,後來,我們慢慢慢慢去試,因為我們在西廚接觸的領域裡面,我們用的香草非常的多,所以說,我們就去用香草去帶。」

櫃子上10幾罐香草,也讓張光鶱發揮研究精神,這些辛香料,肩負著取代葷比薩裡大魚大肉的氣息。張光鶱:「奧力岡的葉子把它加下去,也是一樣加3公克,豆蔻粉,我們大概加1公克左右就夠了。」

張光鶱:「一般在我們做醬汁的時候,我們的醬料裡面,他們會放了一些,好比說是洋蔥啦,好比說是蒜啦,好比說是紅蔥那些,比較重的口味的東西,那可是我們在我們的素裡面來講的話,我們的醬料裡面,我們就是純粹的番茄醬,它本身一點點鹹鹹的,那再來呢,我們就必須靠我們的奶油玉米,所以說,奶油玉米在我們的比薩裡面,它是一個主角。」

拋鍋、翻炒玉米,中式快炒慣用的手法,被張光鶱用來爆香西式醬料,味道得充分炒進玉米裡,因為張光鶱不喜歡烹調過程油脂過多,所有調味工作都在醬料裡完成。張光鶱:「我們在前端作業的時候,做奶油玉米的時候,我們就把鹽加在裡面了,然後,我們再加一些其他蔬菜的時候,蔬菜本身就有一些甜味,所以說我們做出來的口感,就不會這麼重,不會那麼鹹。」

自製的青醬抹上餅皮,紅番茄、黃彩椒、洋菇,還有剛剛爆香用來提味的玉米,加上鳳梨丁,蔬果類層層疊疊,把餅皮堆得高高的,就是怕人覺得吃素容易餓,直到比薩的最上層,張光鶱才放了唯一的素料-素蝦。

張光鶱:「唯一的素料,一般來講,我們的素料,都是針對一些吃葷的朋友,它吃素的話,我們會添加在裡面的一些口感,一般來講的話,我們真正在吃素的朋友裡面喔,他們本身在素料的使用上來講,他們都不大喜歡,而且食用的非常的少,也就是說,一般我們在吃素,素料我們就比較少在涉獵。」

張光鶱希望大家吃到的是,蔬果最真實的鮮甜,而不是用素料,讓人憑添想像的素雞、素鴨。張光鶱:「幾乎都是一些新鮮的蔬菜,我們可以看得到這些所有的東西,加總起來來講,它是完全不調味的,也就是說,利用新鮮的蔬菜,在180度裡面的烤溫,溫度裡面,讓它去融合,在它的過程裡面 ,就讓它把蔬菜,跟蔬菜的味道融合起來。」

張光鶱做的薄餅,概念也相同,青醬上,又是排著毫不小氣的起司、番茄、鳳梨、玉米、洋菇和花椰菜,餡料要豐盛,看起來還要色香味足夠吸引人,這完全是張光鶱當時,改吃素的一番領悟。

張光鶱:「有的人在吃素的時後,他會感覺到說,索然無味,他所吃的東西,好像沒有吃到什麼的感覺。」記者:「這是你剛剛改吃素的時候的心情?」張光鶱:「對對對,甚至於一直會有一種衝動,就是說回來去吃葷好了。」

還好,張光鶱在開發素食西吃的過程中,不段找出新味道,做出興趣,也沒讓他違背吃素的信念;在他每一道看似西式的料理方法中,其實是源自於一番東方哲學。

張光鶱:「我們中式的麵點裡面,可能就是餅啦,餡餅啦、大餅啦,像這些東西,事實上,他跟我們所謂比薩這些一不一樣?非常相像,非常相像,只是中式的口味跟西式的口味,不一樣,只是,它所用的所選擇的食材,是不一樣的,在葷裡面的時候,我可以牛肉夾大餅,這樣折起來,在我們素裡面來講,我可以用墨西哥餅皮去夾啊!」

而讓他一直很擔心的消費者接受度,張光鶱每當出完菜,總會走出他的廚房,就像在自己家招待客人一樣,坐在桌邊向大家解釋,為什麼這不是一家賣自助餐的傳統素食店。張光鶱:「素料在我們店裡面來講的話,我們是用的愈少愈好,因為一般來講的話,盡量使用新鮮的蔬菜,會比較健康、比較自然。」

張光鶱:「傳統的素,就是一些素料的東西,好比說我舉個例子,好比說,一些素的紅燒麵,這些東西都是屬於素料在煮的,好比一些,他們做的一些榨菜肉絲麵,他們也都是素料在用的,可是這些東西都是屬於中式的素材、元素,在那邊,可是在西式裡面來講,這些東西都完全不大適合,消費者要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互相去跟我們的食物去做謀合,那我們也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去跟消費者說明,我們的食材的使用。」

還是得一一說明,從焗烤比薩、薄餅、青醬義大利麵、咖哩飯,張光鶱都試著用素食西吃的方式,重新詮釋,食物裡沒有素雞、素鴨,素食西吃的異國料理,也是張光鶱在表達,對食物的一種信仰。

#一步一腳印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090

0.0434

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