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來的何承涵穿著白大褂,拿滴管從許多小玻璃瓶抽出不同氣味的液體滴到試紙上,一邊嗅著一邊說,「這些原料裡也有很臭的,像是動物味,但有時加一點點很有用」。
這是她在奇華頓企業(Givaudan)實驗室裡的氣味世界,上千種原料不一定都好聞,但適當搭配,就能創造出喜人的味道,這全靠調香師的專業。
奇華頓是食用香精和日用香精企業,總部位於瑞士,在全球都有分支或工廠,巴黎西北方近郊的阿讓特伊市(Argenteuil)有一個分部,設有「香水學校」。
雖然稱為學校,實際上屬於企業培訓班,專門招收有志從事香精產業的年輕人,錄取者領有薪資,與員工無異。
要進入這所培訓班並不輕鬆,何承涵從報名、面試到獲得錄取,總共花了大半年時間,不僅要飛到不同國家,接受不同管理階層面試,還要通過嗅覺測驗,包括從眾多氣味瓶子裡找出兩瓶一樣的配對。
這聽來很像撲克牌兩兩抓對遊戲,但氣味的世界遠遠不只52張牌,光是柑橘調就有各種變化,有時不只考配對,還要考強弱,依氣味比例多寡排序,其中差異都很細微。
1988年生的何承涵通過考驗,成了奇華頓培訓班錄取的第一個台灣人,在她的實驗室裡,受訓生也只有8人。
何承涵工作的地方,外表看來與一般企業大同小異,普通的玻璃外牆和走廊,普通的簡潔安靜,連辦公室氣味也很普通,不特別香,也不特別臭。
比較特別的地方在於受訓生的實驗室,一人一個小隔間,每個隔間的玻璃架上都擺滿數百個承裝不同氣味原料的小瓶,把人包圍在其中;還有洗手間裡的香氛,幾根擴香竹插在棕色瓶子裡,上面貼了標籤,是員工自己做的樣本。
這裡的課程分為4年,何承涵第一年在新加坡受訓,接著兩年在距離巴黎市中心13公里的阿讓特伊,由公司調香師指導,9月起又要轉往美國紐約,進行最後一年的課程。
何承涵的姊姊也是調香師,但她自己開始接觸香水產業的時間遲了一些。她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亞洲人對調香產業相對陌生,也沒有亞洲調香師頻頻在媒體上出現,接觸這個產業的機會確實很少。
她原本在台灣主修外國文學,後來到英國學習時尚行銷,開始探索香水產業後,燃起興趣,於是到法國「香水之城」格拉斯(Grasse)香水學校就讀,接著進入奇華頓公司。
受訓中,何承涵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熟背500種基本氣味,考試時從其中抽考20個,必須很快分辨,例如「麝香在我們的表格裡有十幾種,對我來說很難,因為麝香要放一段時間,味道才會出來」,但這些氣味現在都已成她的基本資料庫。
在這個行業,最重要的工具自然是嗅覺,為了保養鼻子,何承涵盡量不讓自己感冒,平時少吃辛辣和重口味食物,也不太使用香水,以避免氣味干擾。但她說,也有調香師抽菸,每個人各有自己調整狀態的方式。
在前往紐約前,何承涵要發表第3年課程的期末作業,也就是創造自己的第一瓶香水。
她想起在南投中興新村的童年,常與家人一起泡烏龍茶的愉快回憶,於是花了將近一年時間做出烏龍茶香,命名為「驚蟄」,前調和中調分別使用荔枝與茉莉。
身為新手,何承涵最憧憬的前輩是法國調香師艾連納(Jean Claude Ellena)。他是時尚品牌愛馬仕(Hermes)的專屬調香師,作品包括地中海花園(UnJardin en Mediterranee)、愛馬仕大地(Terre d'Hermes)和愛馬仕之旅(Voyage d'Hermes)等。
何承涵說,艾連納的調香哲學貴在簡單,信奉「簡單才是最難的事」,他只從200種原料中搭配,就可調出多款具有特色的香水。
才踏入香水產業受訓3年,何承涵還未摸索出自己的哲學,但她立志成為調香師,目標是設計出專門適合亞洲女性的味道,「我現在還在學習,希望有一天擁有自己的signature(指個人風格突出的創作)」。(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2024史上最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