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水果大盛產,今年因為天氣好、雨水少,鳳梨、香蕉、西瓜和荔枝等水果產量豐富,但也因此價格低迷,只靠內銷根本無法解決供過於求的問題。台灣一直都是出口型導向的國家,而台灣水果最大的出口市場,就是中國大陸;過去,台灣的水果必須靠貿易商和批發商,一層一層才能銷往大陸市場,現在不同了,出現一種新模式,大陸的超市等通路商直接「下訂單」,由台灣果農直接「代工生產」。
御華果品負責人閆亮:「最遠的有內蒙古、黑龍江,然後瀋陽啊、北京,然後還有鄭州啊、山東這些,因為目前它也會在上海進口。」
不過現在,不需要再經過好幾手,台灣的水果就能直接迎向大陸消費者。
精品超市店長謝棟:「客人他喜歡的是那種產地直供,他的感覺新鮮度會更高,品質更加有保障。」
大陸的精品超市,為節省買賣中間支出,乾脆直接找上台灣的窗口,也就是中國大陸下訂單,台灣果農代工生產,這是對岸採購我們農特產品的最新模式。
台灣第一批春季限定的蜜糖鳳梨,從屏東的產地直接供應到上海的精品超市,100多個貨櫃上架開賣,這一批鳳梨是走小三通到廈門,接著再用冷藏車陸運到上海,耗費的時間只要2到3天。
屏東農業國際運銷公司徐文莉:「他們也希望是按照一種所謂『訂製式的農業』來做合作,我們依據他的需求,他的銷售的預期,我們來規劃我們要提供多少的產品,那這些產品,我們再給到我們的產地,農民就會依據這樣的計劃,做他的生產計劃。」
生產期間,大陸會派人到產地督導,同時先給訂金,告知採購數量,免除了果農的資金壓力和天氣因素帶來的風險。相較於過去,先供貨後付款,兩個月後才能拿到錢,如果又受到氣候影響,風險非常高。
精品超市採購總監張嘉麟:「用契作這個東西來涵蓋的話,其實這是一個所謂的生產保證,確保我們有這些產量,那基本上它不一定是比較貴。」
但再看另外一個數據,台灣水果的前五大出口市場,中國大陸佔比最高,66%超過一半,排名第二的日本13%,跟大陸差了5倍多,香港、韓國和新加坡,也分別只有6%、5%和4%。這背後隱藏的不就是市場高度集中的風險問題嗎?
御華果品員工:「台灣的貨質量把控、品控把握不準,來的時間、它的數量、包括質量,像蓮霧一樣的,它放的時間比較短,然後容易腐爛容易壞。」
御華果品員工:「我們這個東南亞的。」
御華果品員工:「拿多少?阿叔過來開個單。」
尤其當東南亞貨低價、大量搶進大陸市場,台灣水果的下一步又該何去何從?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台灣的水果王國的美名,除了在台灣自己美其名以外,我們也要把這個變成台灣的品牌,所以我們將來的行銷除了注重通路,我們也要把產品的定位,也就是台灣形象的產品的定位,要把它定位清楚。」
產地打通了直供平台,這是好的開始,接下來就要看相關模式能否延續或被複製,從多元管道拓銷其他潛力版圖,讓水果王國的美名,不僅只是美其名。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