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可說是海裡的森林,不只是海中生物的棲身之所、也是重要食物來源。除此之外,這個海中生產者,還有重要任務,它們行光合作用獲取能量、生產的副產品,就是對生物很重要的氧氣。台灣海洋大學研究團隊透過長年監測發現,台灣海藻10年銳減一半。主因是氣候變化的影響,另外也包括人為的過度干擾。
石花菜 東北角特產
不過海藻的生存,正面臨挑戰。
海藻 妝點海岸之美
記者周玲秀「我們現在,在潮境公園旁邊這個海蝕平台,這邊其實一年四季,都會有不同的景象,現在我們是春末夏初來,看到這個綠色覆蓋岩石的,都是石蓴,而白色部分就是因為陽光太熱了,讓石蓴提早白化死亡。另外在旁邊還有一些黃黃 看起來像是草皮的東西,其實是珊瑚藻,原本都是珊瑚色的。」研究團隊用尺拉出觀測範圍,沿線拍攝,海藻覆蓋率、種類的長年變化,就是靠耐心一點一滴,積累出來的。
海大海生所博士生劉麗嘉「這個測線範圍裡面,每一公尺就會去進行一個方框的拍攝,那所以從高潮線一直到低潮線,都有這個垂直線的量測之後,我們可以回到實驗室,根據我們所拍攝的這些方框,去進行藻種的鑑種,以及藻種覆蓋率的調查。」
觀測海藻 11年不斷
海洋大學林綉美老師研究團隊,在潮境公園旁這塊海蝕平台,已經進行了十一年的量測、觀測研究。在他們眼中,光是現場目測,就有明顯差異。海大海生所博士生劉麗嘉「這些藻類它並不是天生就這麼短,它可能是後天,就是死亡之後,它的上面比較高的藻體部分已經脫落了。所以在它生長狀況比較好的情況下的話,它的藻體這麼高,它會覆蓋住週遭的岩石。」
比對歷年資料,更可以明顯看出,海藻變少了。2008年五月的高峰,覆蓋率還有超過80%,2015年五月卻只剩40%,研究結果剛在國際海洋生物期刊發表。海大海生所教授林綉美「到了2012年之後,因為我們總共有六個調查點,你就發現了這個關係,並沒有呈現得像之前那麼規律,開始慢慢變得,有時候忽多忽少,這個就是我們最近幾年在談極端氣候的開始。」
歸咎原因,很可能就是氣候變遷、極端氣候惹的禍。讓敏感的大型藻類凋零,空出的空間,由小藻類、或是耐熱品種給遞補上,所以覆蓋率減少,種類多樣性卻提高。
海大海生所教授林綉美「你看這2014年、同樣一個地方、同樣的4月份,本來的很多的紅藻都不見了,2018年就是體形越來越小,由紅藻為主的,慢慢轉為褐藻跟綠藻為主。」
復育海藻 池內試養
海大水產養殖系助理陳奕榮「我們通常會先把石蓴的苗,附在這個藻繩上面,然後再拿到戶外池這裡,做復育的動作。」一根繩子就能附著生長這麼多海藻,這些漂浮物或是固定鐵架,都是海藻生長的基質。
海大水產養殖系助理陳奕榮「很多小魚,下面會有很多小魚。」噗通跳下水,海藻邊環繞活潑的海洋生物,復育海洋第一步,自然是要復育生物的食物和家。而且,海藻行光合作用產生能源,副產品就是對其他生物很重要的,氧氣。
海大水產養殖系助理陳奕榮「這個海葡萄是我們近期復育的成果,這個品種是跟我們平常在日本沖繩所吃的不一樣,這個品種是我們東北角的當地原生種。」復育當地原生種,希望結合東北角當地71戶九孔養殖戶,在池裡混養,九孔的排泄物成為藻類營養鹽,讓藻類能夠養殖量產,提供人類所需,也能夠產業升級。
海大水產養殖所學生張富傑「因為它們都會釋放孢子,釋放孢子它有一些苗,就會隨著潮汐或是海水,就會漂流到九孔池外面,附著之後它就會像這樣慢慢生長,沿岸或是一些礁岩上 也會開始長出這種很茂密的海葡萄。」海大藻類培育暨生技實驗室,從海藻培育開始,尋找有效人工養殖法,要做的其實是海藻在生技產業的應用。
海藻 應用價值高
海大水產養殖系助理教授李孟洲「這些藻蛋白在醫藥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螢光標記的物質,目前這個技術,在產業算是非常純熟的,只而在於說我們如何利用台灣原有的藻種,來進行這些重要色素的純化與分離,它的經濟價質非常高。」關上燈,螢光更明顯。海大水產養殖系助理教授李孟洲 「實際上是相當亮,就是利用這個特性來進行螢光標記。」
研究室已經開發出不少相關專利技術與產品,要串聯起產業上中下游,把藻類資源合理、高經濟價值來運用。海大水產養殖系助理教授李孟洲「台灣四面環海,理論上應該有很豐富的藻類資源,來支持藻類產業的發展,可是因為我們台灣四季,海溫的變化非常的明顯,造就每個季節的海藻生長的時間比較短,那這麼短的時間,就沒有辦法支持整個藻類產業的發展。」
海帶特展 寓教娛樂
在模型裡鋪上白飯,放進餡料,小朋友自己做出的飯糰,也是他們意識到生活中,海藻存在的第一步。這個以海藻、海帶為主題的特展,大人小孩邊玩邊長知識。記者周玲秀「海藻裡面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海帶了,這一條海帶走廊,模擬在海底,海帶從幼齡到衰老期的樣子,可以看到它最成熟的時候,長度是超過兩公尺,比一個人還要高。而台灣(本島)因為水溫的關係,其實並沒有產海帶,但是我們有相當豐富的海藻種類。」
生態解說 親近保育
來到八斗子海邊,跟著當地觀光促進團體,我們換上草鞋,邀請遊客走進海岸,在解說員介紹下認識潮間帶生物。生態解說員趙欣慧「這個石蓴上面,(春天)滿滿都是這個扁跳蝦的身影,有大有小,在那邊跳來跳去。所以很多人說有蟲有蟲,其實不是,那是扁跳蝦在牠們的家裡面,正在覓食。」
這些海藻在市場賣不到什麼價錢,是海邊居民才知道的口味,也就鮮少有人採過量。
八斗子產業觀光促進會理事長 藍麗齡:「你看它有沒有像頭髮一樣一絲一絲的,這個就叫腸滸苔,基本上我們這邊的漁民、居民是比較喜歡吃這個。」分享海洋知識,分享如何親近海洋,想讓更多人 多了解,進而對大海與生物有感情,這才會懂得保育重要。人類與自然,如何共存共榮?第一步,就從每一個親近的當下,對腳下世界,多點呵護。【世界翻轉中】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